他是连续多次登顶中国首富的房产大亨,也是曾身价超3000亿的人物,还是被无数家庭痛骂的阶下之囚,他就是恒大集团创始人许家印。
从中国首富到负债累累,许家印许老板的“恒大帝国”究竟是一场还是一场骗局,“恒大冰泉”的失败是否是他梦想破灭的开端,又或者只是冰山一角?
人们对许家印的熟知,一定还要从他的房产帝国说起,但是如果要说起他的失败,那么他的“恒大冰泉”计划必然榜上有名。
在如今很多经管类的大学讲堂上,“恒大冰泉”的失败成为了无数人探讨的经典案例之一,在快消品赛道中,恒大冰泉仿佛昙花一现,在本已饱和的矿泉水市场狠狠撕开了一道口子,但是最终也仅剩一道口子。
2013年11月9日,恒大足球队在2013年的亚冠联赛中?成功夺冠,以1:1战平韩国首尔FC,然后凭借客场进球优势夺得冠军?。
这是历1990年后中国足球俱乐部再次夺得亚冠冠军的辉煌时刻,对广州恒大和中国足球来说,这一天是足以载入史册的里程碑?事件,也标志着中国足球的一次巅峰时刻。
而在这场万众瞩目的赛事中,恒大冰泉的广告也成为足球场上难以移目的所在,第二天,恒大集团在广州总部举行了恒大冰泉上市发布会,正式对外宣布进军高端矿泉水市场?。
面对外界和媒体的质疑,许老板显得信心十足,作为一个跨领域多渠道发展的企业家,许家印显然有他骄傲的资本,这也是他敢喊出“一年一百亿,两年两百亿,三年三百亿”这样一个在当时的包装水领域根本不敢想的数字的原因。
为了尽快实现自己说下的大话,恒大豪掷六十亿宣传费用,一举将恒大冰泉迅速铺满几十万终端,然而这样大手笔的投入却恰恰为恒大冰泉今后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恒大冰泉入世之初的定位就是中高端市场,在康师傅仅售一元、农夫山泉不过两元的年代,恒大冰泉的最终定价设置为5元一瓶,这个价格在包装水领域算是一个较高的数字了。
然而,就在许老板铺天盖地疯狂营销的时候,他似乎忘了任何一个产品的爆火,营销只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产品品质口碑以及对标的市场需求等等。为了尽快地完成销售目标,恒大冰泉的销售计划显然过快,这就导致了当几乎所有的终端都铺上了恒大冰泉的产品时,消费者对此却无动于衷,进而导致了大量的产品滞销。
面对难以计量的库存积压,许家印作出了降价销售挽回损失的错误决策,从5元到3元再到1元,这样大幅度的降价无疑证明了恒大冰泉的价格体系已经完全崩溃,在快消品领域,对于任何一款产品,价格体系的崩溃几乎就宣判了这款产品的死刑。
2015年,恒大集团在深交所公开宣布,其旗下的矿泉水业务将被出售,这标志着恒大冰泉项目宣告了最终的结果。
回顾“恒大冰泉”项目,从一开始的重拳出击,到最后的黯然退场,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复杂多样,在经管类专业的案例分析课中,也较为详细地分析多个失利原因。
首先是关于市场定位和价格策略的失误?,尽管任何产品都分为低中高不同档次的产品,但是包装水这个产品类别较为特殊,因其成本低廉,即使被誉为“水中贵族”的百岁山定价也不过在5-7元之间,这还是包装水中已经较为成熟的高端品牌。
恒大冰泉虽然定位高端水品牌,但是其品牌在还未受消费者认可之前就高价“出击”,自然而然会使消费者望而却步,久而久之,销量无法上去,库存积压,产品降价处理,彻底将“高端”两个字钉在了耻辱柱上。
其次,营销节奏的失控。在产品营销方面,“恒大冰泉”秉承恒大地产一贯的作风,想要在短时间内将品牌知名度打响,进而快速占据市场,然而让许老板没有想到的是,快节奏的营销手段,在品牌知名度和消费者信任度不够的前提下,完全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由于过度追求规模和速度,还造成了消费者对其品牌的不认可。
当然,“恒大冰泉”内部管理方面的混乱也是其产品走不长远的重要原因,许家印错误地将自己在地产方面的成功经验生搬硬套地用在了“恒大冰泉”这样的快消品行业,忽视了消费者对于包装水真正的需求,进而导致了其产品竞争力的下沉。
当然,以上原因都属于“恒大冰泉”本身的主观原因,客观方面,“恒大冰泉”进入包装水这个市场的时机并不合适,彼时,包装水行业已经相对饱和,康师傅、哇哈哈、农夫山泉、百岁山等知名品牌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市场,这些品牌由于长期的宣传早已经获得消费者的信任,“恒大冰泉”与其相比,几乎没有任何优势。
在这样的主客观原因的影响之下,“恒大冰泉”无法适应市场的竞争,最终被消费者抛之脑后也实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恒大冰泉”项目的破灭似乎也预示了许家印的恒大集团最终的下场。2021年5月,恒大集团爆发了大规模地债务危机,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之后短短几个月内,这场债务危机不仅没有解决,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资金链的断裂更是导致了许家印的公司面临了前所未有的财务危机。
有数据显示,恒大集团的负债规模约为2.4万亿人民币,其中2021年和2022年的亏损分别为6862.2亿和1258.14亿人民币?。
2022年3月,恒大宣布停牌,并在同年申请破产保护,尽管后来撤回了申请?,但此时的恒大集团早已处在破产的边缘。
事实上,恒大集团此次的暴雷事件早在之前就有诸多预兆,在国家政策已经倾向紧缩房地产行业时,许家印依旧不管不顾地扩大规模追求高周转高回报的投资模式,甚至在各个领域都加快了扩张脚步。
以“恒大冰泉”为例,六十亿的天价营销费用还有不计其数的其他宣传费用,产品市场的失利,仅这一项,债务就高达数十亿,更遑论恒大集团所涉及的诸多领域。
尽管恒大集团此前支持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在不少领域都有了不错的发展,例如体育行业,但是因其盲目追求扩张和速度,因此失败远大于成功所带来的收益,加之许家印本人在公司走向巅峰之后愈发自得,很多发展战略都欠缺长远的眼光和考量。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许家印一直以来的高风险金融操作风格,恒大地产的发展也并非一直顺风顺水,相反也经过了不少的挫折,许家印曾多次凭借高杠杆高收益的举措力挽狂澜,所以这也养成了他善于投机钻捷径的工作作风。
恒大集团暴雷并非一朝一夕,也并非一两件小事,而是日积月累之下所必然会引起的后果,许家印的盲目投资,过于追求规模和速度,不计成本地扩张,都是最终公司暴雷的原因。
?暴雷事件后,证监会对恒大地产因债券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案作出了相关的行政处罚,包括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罚款41.75亿元,同时对时任董事长、实控人许家印顶格罚款4700万元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此前,恒大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净负债率和现金短债比等指标就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家规定的“三道红线”,成为了当时监管的重点对象。所以债务危机发生后,尽管恒大公布了境外债务重组方案,但并未得到官方支持,反而引起了有关部门的进一步警惕?。
恒大集团的暴雷对房地产行业、金融行业乃至体育行业等诸多行业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对恒大地产的消费者而言,遥遥无期的房子和每月固定的贷款都成为了无数家庭心中的痛,对诸多金融投资商而言,可能自己的半生积蓄,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毫不夸张地说,恒大集团的出事影响了中国成千上百个家庭,尽管事情发生之后,国家迅速出手,但是对于已经造成的损失也无法挽回,最终也只能以此为鉴。
?2023年9月28日许家印被捕?,中国恒大集团在当天发布公告,宣布其被逮捕是因涉嫌违法犯罪,并且已被有关部门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从全国首富到阶下之囚,造成这一切的不过是许老板的赌徒心理,他的前半生赌赢了,后半生则连同前半生一起赔了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