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盘点中国科技2020
 【科学的温度】AI换脸火爆的…
 房产知识你应该要多了解不怕…
 房产小百科不知道的买房冷知…
 每日房产小知识|什么是二手…
 每日房产小知识|房屋公证处…
 【购房小知识】通过300多个买…
 都是恶作剧吗?十大UFO神秘事…
 喜迎二十大——衡水市第十四…
 三言两语‖ 疫情下的《手抄报…
 社区青春行动丨童心向党——…
 小学生众志成城抗疫情手抄报…
 日本新安保战略背离和平理念…
 早财经丨证监会重启房企借壳…
 合力谱写共同发展新篇章(20…
 外媒评述:中国促COP15成功赢…
 中方呼吁土耳其和以色列立即…
 成都:小学初中一、二年级特…
 中小学新闻
 小学教育改革2021最新消息
 最新!北京小学这项办学经验…
 最新!我市中小学期末教育教…
 搜索量激增12倍!实探广深旅…
 中国旅游服务咨询市场现状分…
 2022-2025年中国旅游服务咨询…
 旅游咨询量上升 新玩法助力旅…
 正略咨询:后疫情时代国内旅…
 视频|为与俄相争开发北极资…
 乌国防部发布视频将港台并列…
 视频:俄国防部展示“郁金香…
 虎贲虎威!东海这两个英雄部…
 乌国防部发布的视频中不仅有…
 2020年上半年全国突发环境事…
 冲刺2020年!国内这10件大事…
 每周大事(2020年8月22日~28…
 2020中国大事前瞻:全面建成…
 生态环境部:2020年上半年全…
 新华视点)当前疫情十大热点…
 人工智能是助力、加分 会解放…
 热点_新华港澳_新华网
 热点_新华台湾_新华网
 新华视点_新华网_传播中国 报…
 中国科学家“灭绝债务”研究…
 科技新闻来看看有那些是你不…
 关于为2022年度“中国世界十…
 这一年科技创新不断塑造新优…
 2022黑科技盘点丨人形机器人…
 房地产必备100条基础知识大全
 土地一二三级开发全流程基本…
 购房百科:买房必备知识大全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科技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盘点中国科技2020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2/22 16:37:37 | 【字体:

  2020,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不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给经济社会发展增加了障碍,也让科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凶险狡诈、捉摸不定的新冠疫魔前,中国科学界挺身而出,用科技利剑阻击疫情,挽救生命。

  2020,是值得铭记的一年。这一年,“天问一号”开启了中国人火星探测之旅,嫦娥五号首次实现中国人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奋斗者”号万米海试刻画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的里程碑,“九章”诞生让中国量子计算机实现算力全球领先

  2020年,也是科技与社会深度融合的一年。5G、人工智能、云计算越来越多的前沿科技开始走进人们的寻常生活,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你我他。

  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这次面对陌生狡猾的新冠病毒,科技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疫情发生以来,全国科技战线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科技、卫健等12个部门组成科研攻关组,确定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等五大主攻方向,组织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科研、临床、防控一线相互协同,产学研各方紧密配合,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就取得了积极进展。

  面对疫情,中科院动物所聚集起一支涉及快速检测、细胞药物、疫苗开发、大数据支持疫情研判等领域的应急攻关队伍。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协同上海营养与健康所,建立起“病毒基因组自动化鉴定云平台(VIC)”。这一平台可以直接对接人体样本的RNA二代测序原始数据,具有对数据全自动质量控制、拼接和病毒组成分析等功能,能够用来全面分析患者的呼吸道病毒组,研究其致病因子,助力临床诊断,为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提供参考。

  我国科学家还采取老药新用、研发新的治疗手段、中西医结合等方式,迅速筛选了一批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案,推荐到临床一线。同时采取多条技术路线并行推进疫苗研发。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第一时间布局了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五条技术路线,规范有序开展研发工作。

  科学家还通过对病毒生存环境、传播途径方面的研究,为制定完善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在较短时间内构建了多个动物模型,为药物、疫苗研发提供了重要支撑。

  同时,科技人员及时发声、答疑解惑,稳定人心、坚定信心,为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2020年3月,全球首张人类细胞图谱在浙江大学绘制成功。该研究首次从单细胞水平全面分析了胚胎和成年时期的人体细胞种类,其研究数据将成为探索细胞命运决定机制的资源库。

  5月5日,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长征五号B首飞成功,验证了火箭总体方案、各分系统方案的正确性和协调性,突破了大尺寸整流罩分离技术、大直径舱箭连接分离技术、大推力直接入轨偏差精确控制技术等一批新技术,为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奠定了重要基础。

  2020年,我国科学家还首次在西太平洋一处热液系统观测到自然状态下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喷发。这是全球首次在自然界发现超临界二氧化碳,为研究生命起源及初始有机质的形成提供了新启示。

  5月15日,《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研究员付巧妹团队独立主导、多家单位参与的研究论文。该论文从遗传学角度揭开有关中国南北方史前人群格局及迁移与混合这一重大学术问题上的若干谜团,填补了东方尤其是中国地区史前人类遗传、演化、适应的重要信息缺环。

  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这也是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完成。

  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167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

  7月26日10时许,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山东青岛团岛附近海域成功实现海上首飞。这是AG600飞机继2017年陆上首飞、2018年水上首飞之后的又一里程碑事件,也为下一步飞机进行海上科研试飞及飞机相关性能验证奠定了基础。

  10月10日起,“奋斗者”号赴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万米海试,成功完成13次下潜,其中8次突破万米。11月10日8时12分,“奋斗者”号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志着我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体现了我国在海洋高技术领域的综合实力。

  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顺利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12月17日,历经23天的在轨飞行,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采集而来的月球样品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的这次探月任务,被国际社会称为“时隔44年,人类再次从月球上带回岩石新样本”。

  2020年,我国科学家在量子计算机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则要用6亿年,研究成果刊发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

  2020年也是新科技走进生活的一年。随着前期布局逐渐完成,5G技术已经开始进入百姓生活。各大电信运营商都开通了5G服务,一些汽车制造商也通过5G实现汽车安全性、智能性的升级。

  某品牌汽车制造商将5G融入车载无线G更快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网络延迟,使整车与外界的“沟通效率”迎来质变,再配合算力更强的高性能芯片,使得整车可以完成更加庞大的数据处理与数据交互,为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带来了技术上的可能。

  还有一些企业将5G融入医疗系统,实现远程会诊、远程超声、远程示教、远程手术、应急救援、远程监护等无线医疗服务。

  2020年,人工智能也随着疫情防控走进生活。比如,百度的人工智能测温系统综合了图像识别和红外成像技术,可以基于人脸关键点检测及图像红外温度点阵温度分析算法,对人流区域多人额头温度进行快速筛选及预警,具有检测率高、速度快、灵敏度高的特点,可以很好地代替人工测温。在北京清河地铁站,百度AI多人体温快速检测解决方案已落地19个检测点,测温误差控制在0.05℃上下,识别准确率达90%以上。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也让远程办公、远程学习变成了常态。根据阿里旗下在线办公平台“钉钉”数据显示,仅疫情初期,全国就有上千万企业、近2亿人使用“钉钉”开启在家办公模式,以减少集中办公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其推出的“在家上课”计划覆盖超过2万所中小学、1200万名学生。同时,“钉钉”还上线了在线服务、无接触考勤以及各行业的解决方案。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尽管年初突然暴发新冠肺炎疫情,但中国科技之树仍然硕果累累,科技对生活的提升与改变也日新月异。■

科技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科技新闻:

  • 下一个科技新闻: 没有了
  •  
     栏目
    普通科技新闻 盘点中国科技2020 (12-22)
    普通科技新闻 【科学的温度】AI换脸火爆的背后:如何防止人… (12-22)
    普通科技新闻 中国科学家“灭绝债务”研究登上国际权威期刊… (12-22)
    普通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来看看有那些是你不知道的 (12-22)
    普通科技新闻 关于为2022年度“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12-22)
    普通科技新闻 这一年科技创新不断塑造新优势 (12-22)
    普通科技新闻 2022黑科技盘点丨人形机器人、仅重38克的AR眼… (12-22)
    普通科技新闻 TCL科技近三年净投逾千亿加快产业布局 前三季… (12-21)
    普通科技新闻 2021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公布“24条产业链”… (12-21)
    普通科技新闻 科技资讯-提供最新科技资讯动态(31)_前瞻财经… (12-21)
    普通科技新闻 跨年投资布局正当时 借基把握科技成长主线 (12-21)
    普通科技新闻 中国高科技领域持续创新突破 (12-21)
    普通科技新闻 广东省壹零壹环保科技以同车时代上市为名 涉嫌… (12-21)
    普通科技新闻 周皓:科技创新让我国深海科技研究取得丰硕成… (12-21)
    普通科技新闻 神奇黑科技便签让你「一辈子都写不完」 (12-21)
    普通科技新闻 中央关于科技政策最新表述该怎么看? 邬贺铨院… (12-21)
    普通科技新闻 京东×重邮基于火星车环境探测提出视觉-激光雷… (12-21)
    普通科技新闻 我国首套盾构机用超大直径主轴承研制成功 (12-21)
    普通科技新闻 十分争气!中国高新科技多次取得突破西方多国… (12-21)
    普通科技新闻 年终盘点:2021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解读 (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