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科学的温度】AI换脸火爆的…
 房产知识你应该要多了解不怕…
 房产小百科不知道的买房冷知…
 每日房产小知识|什么是二手…
 每日房产小知识|房屋公证处…
 【购房小知识】通过300多个买…
 都是恶作剧吗?十大UFO神秘事…
 喜迎二十大——衡水市第十四…
 三言两语‖ 疫情下的《手抄报…
 社区青春行动丨童心向党——…
 小学生众志成城抗疫情手抄报…
 日本新安保战略背离和平理念…
 早财经丨证监会重启房企借壳…
 合力谱写共同发展新篇章(20…
 外媒评述:中国促COP15成功赢…
 中方呼吁土耳其和以色列立即…
 成都:小学初中一、二年级特…
 中小学新闻
 小学教育改革2021最新消息
 最新!北京小学这项办学经验…
 最新!我市中小学期末教育教…
 搜索量激增12倍!实探广深旅…
 中国旅游服务咨询市场现状分…
 2022-2025年中国旅游服务咨询…
 旅游咨询量上升 新玩法助力旅…
 正略咨询:后疫情时代国内旅…
 视频|为与俄相争开发北极资…
 乌国防部发布视频将港台并列…
 视频:俄国防部展示“郁金香…
 虎贲虎威!东海这两个英雄部…
 乌国防部发布的视频中不仅有…
 2020年上半年全国突发环境事…
 冲刺2020年!国内这10件大事…
 每周大事(2020年8月22日~28…
 2020中国大事前瞻:全面建成…
 生态环境部:2020年上半年全…
 新华视点)当前疫情十大热点…
 人工智能是助力、加分 会解放…
 热点_新华港澳_新华网
 热点_新华台湾_新华网
 新华视点_新华网_传播中国 报…
 中国科学家“灭绝债务”研究…
 科技新闻来看看有那些是你不…
 关于为2022年度“中国世界十…
 这一年科技创新不断塑造新优…
 2022黑科技盘点丨人形机器人…
 房地产必备100条基础知识大全
 土地一二三级开发全流程基本…
 购房百科:买房必备知识大全
 买房知识汇总你想知道的都在…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科技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科学的温度】AI换脸火爆的背后:如何防止人工智能技术被“恶用”?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2/22 16:37:30 | 【字体:

  中新网12月22日电 (记者 李金磊)数字化3.0时代,人类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人工智能。如何防止人工智能技术被“恶用”?越来越多的虚拟人是否会取代部分真人职业?如何克服算法歧视,让人工智能实现可知、可信、可控、可用?

  围绕上述热点问题,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梁正接受了中新网专访,进行解读。

  AI换脸、AI换声、三维重建、智能对话……深度合成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催生了美颜美妆、影视制作、智能客服、虚拟主播、元宇宙等应用服务,但也存在着被恶意利用的现象,一些不法人员用来制作、复制、发布、传播违法和不良信息,诋毁、贬损他人名誉、荣誉,仿冒他人身份实施诈骗等。

  怎样抵御这些可能的“恶用”?梁正表示,对于深度合成,AI换脸是一个典型的应用。最近三部门出台了《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对于规范深度合成服务提出了明确要求。

  根据规定,提供人脸、人声等生物识别信息显著编辑功能的,应当提示使用者依法告知被编辑的个人,并取得其单独同意。提供智能对话、合成人声、人脸生成、沉浸式拟真场景等具有生成或者显著改变信息内容功能服务的,应当在生成或者编辑的信息内容的合理位置、区域进行显著标识,向公众提示信息内容的合成情况,避免公众混淆或者误认。

  梁正指出,使用个人肖像如果没有征得同意,就去公共互联网上采集使用的话,这属于违法行为。平台上如果有类似应用,平台就有责任去监督。即使是合法的使用,也要打上标签,让大家知道这不是真的,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深度合成内容产生的认知偏差和社会误导。如果平台自己去提供这一类服务,还要求用相应的工具去识别它不是真实的,这就对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合法合规,而且还要合意。” 梁正表示,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严格落实相关规定,建立健全惩罚制度,个人要有维权意识,通过救济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从而减少AI被恶意利用的现象。

  近年来,虚拟代言人、虚拟主播、虚拟演员歌手,越来越多虚拟人在被推向市场。人们担心,虚拟人在未来或将取代部分真人职业。

  “在娱乐、新闻领域,虚拟人的应用越来越多,因为它是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在梁正看来,虚拟人越来越多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而且已经在替代部分真人职业了。比如,现在很多虚拟新闻主播,还有电话客服越来越多使用智能语音服务。“这个替代它一定是会部分发生的。”

  新生事物发展背后也存在一些隐患。梁正提醒,大家不要把真假弄混了,虚拟人的形象、内容、对话都是基于训练的结果,或者是事先编好的,如果把它当成真人的话,就会产生误导。

  “比如说,跟对话机器人去对话要非常小心。对于有些敏感话题,因为它背后没有意识,是顺着你说的,如果没有干预就可能产生误导,但它没有办法承担责任。所以要对虚拟形象的深度合成打上标签,并限定它的使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医疗这样一些敏感的高风险场景,人工干预是必须的。”梁正说。

  梁正认为,虚拟人的应用总体要分场景,在游戏、天气预报、新闻播报等一些低风险场景问题不大,但如果是高风险场景,就要非常小心,虚拟形象能够做什么,什么不能做,要把界限划清楚,比如心理陪伴机器人,要评估它说的话带来的长期心理影响是什么样的。

  人工智能不离开算法,算法公平和算法歧视话题也备受关注。国外一些研究和媒体报道提到,算法开发者或算法本身根据大数据积累存在种族、性别、文化等歧视的可能性。

  对此,梁正表示,算法是依据数据训练出来的,数据的有偏性是导致算法本身有偏性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算法歧视不是算法造成的,是社会本身造成的,是算法本身的技术特点所导致的,使用大量已经带有倾向性的数据,算法也就会作出一种倾向性的判断。

  梁正指出,要想改变这种偏见,首先要纠正社会偏见。所以在使用数据的时候,要进行人工干预,在统计学上可以通过一些模拟数据来做一个平衡,但根本上是要赋予人工智能以常识,要把一些因果的因素考虑进去,而不是单纯只依赖于这种数据。

  “绝对的算法公平并不存在。” 梁正认为,算法公平具有多维性,常常面临“不可能三角”式的挑战。在公共管理领域中,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三者同时实现基本是不可能的。绝对的公平实际上在算法的设计中其实也是做不到的,关键取决于你要什么样的目标。

  梁正表示,要实现人工智能可知、可信、可控、可用。可知也就是可解释,这是最基础也是最复杂的层面,下一代人工智能应该是可解释的,如果说它不能够被解释的话,就会限制它很多方面的应用和大家对它的信任。算法可解释,这种条件下才能够放心去使用它。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黑箱,现有的人工智能是基于数据训练出来,你不知道中间发生的事,而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就是要在数据的基础加上知识,甚至要加上我们的逻辑,让它能够按照我们可理解的方式运行。”梁正说。(完)

科技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科技新闻:

  • 下一个科技新闻: 没有了
  •  
     栏目
    普通科技新闻 【科学的温度】AI换脸火爆的背后:如何防止人… (12-22)
    普通科技新闻 中国科学家“灭绝债务”研究登上国际权威期刊… (12-22)
    普通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来看看有那些是你不知道的 (12-22)
    普通科技新闻 关于为2022年度“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12-22)
    普通科技新闻 这一年科技创新不断塑造新优势 (12-22)
    普通科技新闻 2022黑科技盘点丨人形机器人、仅重38克的AR眼… (12-22)
    普通科技新闻 TCL科技近三年净投逾千亿加快产业布局 前三季… (12-21)
    普通科技新闻 2021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公布“24条产业链”… (12-21)
    普通科技新闻 科技资讯-提供最新科技资讯动态(31)_前瞻财经… (12-21)
    普通科技新闻 跨年投资布局正当时 借基把握科技成长主线 (12-21)
    普通科技新闻 中国高科技领域持续创新突破 (12-21)
    普通科技新闻 广东省壹零壹环保科技以同车时代上市为名 涉嫌… (12-21)
    普通科技新闻 周皓:科技创新让我国深海科技研究取得丰硕成… (12-21)
    普通科技新闻 神奇黑科技便签让你「一辈子都写不完」 (12-21)
    普通科技新闻 中央关于科技政策最新表述该怎么看? 邬贺铨院… (12-21)
    普通科技新闻 京东×重邮基于火星车环境探测提出视觉-激光雷… (12-21)
    普通科技新闻 我国首套盾构机用超大直径主轴承研制成功 (12-21)
    普通科技新闻 十分争气!中国高新科技多次取得突破西方多国… (12-21)
    普通科技新闻 年终盘点:2021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解读 (12-21)
    普通科技新闻 科技最新资讯:中国人也能实现上九天揽月飞天… (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