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笔者重点研究“世界向何方去”新课题,得出结论:世界出现10大新趋势。
趋势与物力关系:民众都希望出行更轻松、更便捷。但只有当国家有能力修地铁、修高铁时,民众地铁高铁出行,才能成为新趋势。
民心没有物力支撑,无法成为趋势。即使无数人念念有词千万遍,也无法变成趋势。
比如,新能源方向,是人类经过无数苦难探索后发现的科学规律,凡符合新能源方向的产业,成功概率高;反之,倒行逆施,继续走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道路,失败概率高。
为政者决策符合民意、符合科学,就能有效组织民众,就能高效组织物质生产活动。
趋势就是创造新物力、新系统、新社会、新规则、新思想、新秩序=创造新世界。
趋势要创新,必然要改变旧物力、旧系统、旧社会、旧规则、旧思想、旧秩序=改变旧世界。
趋势必然遇到逆流阻碍;趋势与逆流,是两类势力、两类愿景、两类方向、两类思想、两类利益。
(3)权力:善作为者胜,劣作为者败。刘邦善作为,由弱而胜;项羽虽好汉,但劣作为,由强而败。
(4)斗争:趋势方向再明确,但如果为政者不敢为,不作为,乱作为,世界依然被逆流统治。
不斗争,不作为,逆流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新趋势不会自然形成,新世界不会从天而降。
二战后,民族谋解放、谋独立是强大的新趋势,诞生了132个国家,达到顶峰。
第三阶段:转换,新势力由弱而强,旧势力由强而衰,新势力战胜旧势力,成为世界主导力量、主导秩序。
(2)局部反复,新趋势在全局占主导地位,但在局部领域、局部地区,旧势力占据优势。
以色列是违逆民心、违反法律、违反道德,是逆流,却能在加沙战争中处于绝对优势。因为以色列在战略、战术、外交、物力、财力等各方面,都优于巴勒斯坦,因此,在全球新趋势下,以色列在加沙这个“局部地区”,逆流取得优势。
旧势力即使失去民心,是逆流,但有强大物力、有效组织,逆流在局部领域、局部空间也会获得暂时优势。
和平不是美西方幡然醒悟、痛改前非的结果,而是恶到极端,“恶无所恶”,无可奈何的结果。
经过俄乌战争、哈马斯与以色列战争、美以与伊朗战争后,各方战争能力消耗殆尽,不得不停战。
西方在俄乌战争中,失败惨重:组织了50多国,发动了世界经济史上最严厉、最疯狂的20轮制裁,都无法打赢一个俄罗斯,美西方教训惨重,耗尽了国力,失去了自信。
主要大国的战争能力被耗空了,因此在未来几年内,大国之间的战争概率大大降低了。
由于世界最重要的几对矛盾,一个都没解决,矛盾不可调和,矛盾必然要通过对抗才能释放。
世界安全地图,由“4+2+1”构成,即“4个安全国”、“2个安全带”、“1个被测国”。
(3)朝俄缔结了同盟条约。谁打击朝=打击俄。俄朝同盟,有效遏制外部势力的非份念想。
必须注意,美西方不敢对俄朝发动军事冒险,但会处心积虑地转用软招、阴招、毒招颠覆、分裂俄朝。
周边那么多反以国家、那么多强势反以组织,都打不赢一个国土面积仅1.5万多平方公里(实控面积2.5万平方公里)的小小以色列。他们对以恨之入骨,又无可奈何。
从内部看,美日扶持“6独”:、、、蒙独、港独、汉奸,从内部颠覆中国。
过去,中国以“孔儒菩萨心”对世界,试图以德报怨,对行为,常以“利”息事宁人。
结果,各种恶势力,见不会被处罚,还能得到更多利益,于是,势力越来越多。
中国要想持续稳定的安全,必须彻底改变策略,必须改变“孔儒菩萨”形象,要武装到牙齿,手持戒尺凶器,凡有,虽远必诛。找准对象,找准机会,严厉打击,打出持久安宁。正如毛主席教导:“打出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这个话题概念很乱,有诸多名称:科学革命、技术革命、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工业革命等。
2025年世界进入“人形机器人元年”,AI化(人工智能化)、新能源、新材料、网络化为核心,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动能最强、范围最广的科技变革,已经席卷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
2.新商品:科技能否转换成国力,取决于谁能更快、更优、更廉价地把科技成果转换为有魅力的新商品,占领新市场,转换为新财富。
(1)科技不能转换成新商品,再强的科技成果,都只是专利库资料,与国力无关。
(3)科技转换新商品质量差,无法获得市场认可,再强的科技也无法兑现价值;
(4)科技转换新商品价格高,无法获得市场认可,再强的科技也无法兑现价值。
因此,如何把新科技成果更快、更优、更廉价地生产成新商品,取决如下核心能力:
3.新产业:生产能力强弱,取决于是否拥有新产业(包括新原理、新设备、新材料、新商品、新市场、新制度、新模式、新生产关系等);
环顾天下,唯有中国拥有如此完整、强大的产业链连环配套能力,这就是中国强劲发展动力的源泉。
俄乌战争极大地推动了传统军工向新质军工、新质军备转变,传统的军科、军工、军备被迅速淘汰,取而代之是,新科技创造“7全新”:
3.全新军工产业链:以全新军工产业,重构全新军工产业链,支撑强大的军工产业。
4.全新军事装备:体现“5化”,智能化、无人化、系统集成化、远程操控化、精准打击化。
疫情3年,俄乌战争3年半,各国基建从2020年以来,历经5年停滞,现在和平降临,各国都迸发出空前的基建需求:建路、建桥、电站、电网、通讯等。
上述“四新”,新科技、新产业、新军工、新基建,从各领域为各国创造更大、更新的市场,也为中国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提供脱胎换骨的战略机遇。
主要国家获得和平红利,股市、楼市、汽车消费、餐饮、服装、留学、旅游等市场会空前繁荣。
1.国际领域10大危机:美俄危机、美欧危机、美中危机;军备竞赛白热化;脱钩断链危机,从全球化转向“半球化”;贸易制裁化;关税制裁化;科技制裁化;金融制裁化;市场制裁化。
2.经济领域3大危机:严重财政赤字;严重债务(政府、地方、个人)、严重通胀。
各国都很难彻底解决上述危机,任何一个危机触雷,都会引发连锁暴雷,因此,各国只能小心“避雷”,把“雷”转给下一任、甚至下一代。
尽管拜登与特朗普的内外政策有很大区别,甚至是对立的,但他们的政策都对世界造成严重的倒退。拜登鼓吹LGBT性泛滥、毒品泛滥、动乱泛滥、移民泛滥、脱钩断链,让美国和整个世界陷入严重动乱中;特朗普则对全球征收高关税,彻底打乱世界经贸秩序。
美西方原本是全球化推手,但如今竞争失势,转而要“半球化”,脱钩断链,开历史倒车。
于是,世界出现了制裁与反制的汹涌浪潮,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国际经贸关系。全球化的大舞台,蜕变为狭小的门缝,各国只在最低程度进行合作。
中俄和大部分主权独立的国家,怎么可能接受美国独霸?连欧洲都不同意美国独霸。
当前,新旧势力处在“均势”阶段,围绕上述9大对立轴,谁都无法“说服”对方,谁都无法“打服”对方。于是,世界在7大领域分裂为两大分野:
中美俄形成“新三国”。美国独霸对中俄战略合作,美国处于“1对2”的不利境况。
中俄则以广袤的亚欧大陆为核心,以陆权反制海上霸权,并谋求全方位的空间权力,如天权、网信权。
美西方大市场是以歧视、霸凌、零和为核心,用印刷美元掠夺各国真金白银财富;
广大中间国家,必然会在中国与美国之间,东方与西方之间,即在正义与非正义、和平与战争、稳定与动乱、平等与霸凌、合作与掠夺、发展与倒退、兴盛与衰落之间,做出理性选择,历史浪潮最终会“去西方”、“去霸权”“去战乱”,开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时代,这就是世界必然新趋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