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3日,距离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了84周年,这一天也是我国第八个国家公祭日,我们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 以国之名追思逝者,擦清历史之镜,走好未来之路。
1937年12月13日,对当时南京城内的50多万同胞来说,是一个噩梦般的开始,在仅仅六周的时间里,日军用各种残暴的手段屠杀了30多万军民,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残暴罪行,是全民族,全人类都不能忘记的悲伤日子。
为了铭记这个悲痛的日子,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
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 ,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战后,中国国民政府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其中,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经调查判定,日军集体屠杀有28案,屠杀人数19万余人;零散屠杀有858案,死亡人数15万余人,总计死亡人数达30多万,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特大惨案。
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国家层面举行公祭活动和相关纪念活动,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艰苦卓绝,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属于人类的浩劫,3000万人口伤亡、6000亿美元损失仅仅是冰冷的数字,造成30万人死难的南京大屠杀也仅仅是日本法西斯极端残忍暴虐的典型案例之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共同消除了威胁世界和平的法西斯邪恶势力,壮大了人类的进步力量,促进了全球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世界和平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必须铭记这个屈辱史,铭记这个悲壮的抗争史。
如今日本的右翼分子不承认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这场暴行,企图抹去这段历史。
以中国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公祭,其世界意义在于,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无论是近代史还是古代史都对现实有着巨大的警鉴价值,对历史铭记,就是树起了一面镜子,无论是对企图颠覆历史的人,还是渴望和平的人,都需要这个镜子随时折射提示,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国的“国家公祭”,小而言之是中国人对自己同胞的记忆、缅怀,是对国人应有历史价值观的培养;大而言之,是中国人在替世界保留的一份珍贵遗产,是中国人就此确立与国际社会相处的尊严方式。
1.“南京大屠杀并不存在,一切都是正常的战争伤亡。”这是多年来日本右翼分子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辩解之词。
2.原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2014年2月26日上午举行的记者会上,就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将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草案一事表示:质疑中方的用意何在,对为何在战后69年才设立国家公祭日抱有疑问。称“南京大屠杀”为“南京事件”,质疑死亡人数30万的说法,狡辩称死亡人数是无法查证的,变相否认“南京大屠杀”。
● 习主席曾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一切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不论说了多少遍,不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是对人类和平和正义的危害。对这些错误言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必须高度警惕、坚决反对。
●作为一名中国公民,我们铭记这段血与泪交织而成的屈辱史,以史为鉴,珍惜和平,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
河北2022年军队院校在冀招生参加军检考生最低分数线年军队院校在冀招生参加军检考生最低分数线
河北:2022年军队院校在冀招生参加军检考生最低分数线年高职分类考试(面向中职毕业生、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7月1日开始网上填报志愿
天津:2022年高职分类考试(面向中职毕业生、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7月1日开始网上填报志愿
天津:2022年高职分类考试(面向中职毕业生、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7月1日开始网上填报志愿
天津2022年高职分类考试(面向中职毕业生、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分数范围确定
天津:2022年高职分类考试(面向中职毕业生、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分数范围确定
天津:2022年高职分类考试(面向中职毕业生、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分数范围确定
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深入解读《山西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有关内容
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深入解读《山西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有关内容
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深入解读《山西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有关内容
云南艺术学院2022年艺术类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适用于云南省考生)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2022年艺术类本科音乐表演专业招生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