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全国两会即将开幕经济增长、…
 我校师生热议全国两会胜利开…
 【关注全国两会】为什么政协…
 两会受权发布)全国政协十四…
 《留学》国际快讯:中美将优…
 起底OpenAI人事地震背后:两…
 国家级试点!泰安这一项目入…
 2023年福建厦门市文化和旅游…
 旅游企业ESG信息披露将有规范
 台海传来重大消息!大陆首提…
 一天之内两条消息大陆对台说…
 台海风云突变中国大陆对台湾…
 9月21日统一已启动大陆超百架…
 统一进度(5):最后通牒台湾…
 创新开展高校国防教育 夯实全…
 2023国防公开课直播时间几点…
 《军事纪实》栏目获奖榜单
 国防军事理论优秀PPT课件
 国防军事频道特别节目《英雄…
 中澳关系新气象为澳企带来新…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
 3 年要开一万家店?国美零售…
 外交部:敦促有关国家停止盗…
 “期待美中持续深化绿色发展…
 新手入行自媒体这个不可错过…
 2016被严重低估的黑马:透析…
 资讯阅读App哪家强?三款主流…
 自媒体平台哪个好?哪个适合…
 跑7个平台不如别人跑一个平台…
 16581元㎡!城北住宅预售单价…
 海口新一批经济适用房预售价…
 成都最新房价曝光!14区房价…
 9月新房预售最新五大住宅楼盘…
 最新!益阳市发改委发布5大楼…
 太突然!羽生结弦宣布离婚结…
 走近东干人:“东干”的来源…
 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
 《中国涉外法治蓝皮书(2023…
 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
 时政新闻眼丨“中美要好好打…
 在今日的国际关系中中美关系…
 共叙友谊!中美人文交流友好…
 当前的国际形态
 国际学者聚焦中美元首会晤:…
 构建和谐校园 让儿童向光生长…
 乘风破浪 行稳致远合肥伦先小…
 太痛心了!武汉一小学生在校…
 文明聚焦
 网传合肥一小学一年级学生校…
 最新旅游VR资讯新闻_旅游VR热…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教育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全国两会即将开幕经济增长、市场信心等议题受到关注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1/20 2:38:12 | 【字体: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即将启幕。全国“两会”期间,最令市场关注的莫过于政府工作报告会将经济发展各类目标确定在什么水平。政府制定年度经济增长目标不仅对地方政府有指导意义,也对市场主体预期有一定引导作用。

  开年以来,随着防疫政策优化调整后的首轮疫情快速过峰,中国经济快速修复。与此同时,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政策,从财政、金融、投资、消费、营商环境等方面部署,释放出稳增长、全力拼经济的强烈信号。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宏观政策走向备受关注。经济增长目标如何设立,市场信心如何提振,稳增长政策如何落地,财政货币政策如何协同,都是市场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

  回顾2022年,世纪疫情反复延宕,世界经济脆弱性更加突出,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稳住了宏观经济大盘,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持续提高。这充分表明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随着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今年中国经济将持续快速提振。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预计,2023年GDP增长目标会设定为“5%以上”。一是疫情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持续处于潜在水平之下,设定“5%以上”目标有助于提振社会预期和信心。二是各地GDP增速加权平均值和重点省份目标变化,均指向2023年全国GDP增速目标相对2022年或略有回落。三是设定高水平预期目标增速,迎接2023年就业高峰,化解就业压力。

  国家信息中心总经济师祝宝良表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化,突出表现在产业链供应链完整齐全,科技水平持续提升;数字经济、绿色产业、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迅速发展,新经济增长动能不断增强。考虑到我国的潜在经济增长水平、满足就业需求、防范化解风险、提振市场信心等因素,把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是合适的。

  野村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也认为,今年中国经济5%左右的增长是比较实事求是的一个预测,从国家制定GDP增长目标来看,5%也是比较合适的。虽然有些学者或机构考虑到2022年的低基数,以及5%~5.5%左右的年均潜在增长率,预测今年可能会有高增长,但也需要认识到今年复苏道路上存在的不少风险和挑战。

  “目标的设定,它的意义在于给各级政府一个明确的指引方向,告诉大家今年政策工作的重心在哪个方向上。”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对第一财经表示,在疫情干扰下2020年和2021年两年的复合增速是5.1%,经济的潜在增速水平在5%左右。如果考虑到2023年出口下滑会对产业链条产生影响以及其他因素,经济增长目标定在5%左右有一定的合理性。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多家机构纷纷上调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大幅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2%。此外,野村证券从4.8%上调至5.3%,高盛集团从4.5%上调至5.5%,最乐观的摩根士丹利则预计中国经济将增长至5.7%。

  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这是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明确要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强调,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陆挺表示,今年面临的诸多挑战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如何从政策角度恢复市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如果大家的信心完全恢复,那么不仅今年经济会明显反弹,甚至明年和后年也能持续复苏。所以,相信今年对政府来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国际社会和国内经济参与者看到支持整个经济方面的政策,包括对企业、对开放的政策,通过政策给大家建立信心,从而使中国疫后经济回到正常发展的轨道。

  今年以来,从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到近期发布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文件,都提出了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招硬招,给民营经济长士气、添动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日前公开表示,迫切需要加大宏观政策力度,为经济重启注入动力,但宏观政策有效转化为经济增长动能要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为前提。

  他建议,提振企业信心要保持政策稳定性,继续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落实,加强各类政策的协同配合,把握好政策实施的时度效。当前,大量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尚未恢复元气,要继续优化完善助企纾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

  华泰资产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认为,为了更好地提振民营企业信心、稳定民营企业预期、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应持续推动改革开放,用市场办法、改革举措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打破制约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不断优化民间投资的政策环境,营造公平竞争、透明法治、更加便利可靠的营商环境,在全社会培育和形成爱护企业家、尊重企业家的良好社会氛围,从法律上充分肯定企业家的贡献,切实保护产权,特别是保护企业家财产权。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货币政策要更加精准有力。机构普遍认为,今年财政政策可能是宏观政策放松的主体,货币政策则是一方面加强结构性,另一方面配合宽松财政政策的实施。

  汇丰大中华区前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仅靠市场主体自身的修复还不足以实现整体经济好转和稳就业的目标,必须用好财政货币空间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增加对受疫情伤害最大的中小微企业和中低收入家庭的财政补助,适当增加地方债额度支持基建投资和稳住房地产投资都是今年扩内需稳就业的有共识的好的政策选项。

  财政政策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认为,2023年财政政策可围绕以下四方面进行扩张:中央财政赤字比重还可以提高;专项债发行规模应该进一步提高;要考虑通过转移支付以缓解疫情的“疤痕效应”对家庭的影响;并利用好国开行和农发行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

  政府工作报告将确定今年赤字率的目标。为应对2020年疫情冲击下,经济下行财政减收,积极财政政策显著加大力度,其中赤字率提高至3.7%的历史高位,2021年疫情得以控制后下调至3.2%,2022年进一步降至2.8%,重回3%以内,以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2023年财政赤字率如何确定,将统筹考量经济增速、财政收支形势、财政政策力度和财政可持续性等因素。高瑞东告诉第一财经,2023年财政收支矛盾仍较为突出,而可用结余资金相比往年略显不足,因此财政赤字率可以考虑略微提高,或可按3.1%来安排,接近2021年水平,赤字规模或达4万亿元以上。

  祝宝良建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率可从2022年的2.8%左右扩大至3%,适度扩大中央财政赤字规模,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

  减税降费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屈宏斌表示,尽管疫情期间推出了多项减税降费的措施,但我国企业的综合税费负担仍然过重。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措施将有助于制造业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投资。除了减税费普惠性政策外,还应加大对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创新的税抵扣和激励措施。继续增加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地方政府也应增加对先进制造业产业群的政策支持力度,培育区域经济新动能。

  货币政策方面,央行2月24日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效能,重点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货币政策基调没有变化,仍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的要求,但突出“着力支持扩大内需,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成为精准有力的施策方向。在扩内需方向下,促消费、扩投资成为货币政策主要发力点。

  温彬认为,2023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继续配合财政、产业政策稳增长,并扩大精准滴灌范围,呈现“增量、扩面、降价”等特征,在促进宽信用的同时着力调结构、降成本。

教育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教育新闻:

  • 下一个教育新闻: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教育新闻 全国两会即将开幕经济增长、市场信心等议题受… (11-20)
    普通教育新闻 我校师生热议全国两会胜利开幕 (11-20)
    普通教育新闻 【关注全国两会】为什么政协要比人大提早开幕… (11-20)
    普通教育新闻 两会受权发布)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举行新… (11-20)
    普通教育新闻 构建和谐校园 让儿童向光生长 ——市中宇小学… (11-19)
    普通教育新闻 乘风破浪 行稳致远合肥伦先小学十大校园新闻温… (11-19)
    普通教育新闻 太痛心了!武汉一小学生在校内被撞身亡细节曝… (11-19)
    普通教育新闻 文明聚焦 (11-19)
    普通教育新闻 网传合肥一小学一年级学生校内死亡 多方回应:… (11-19)
    普通教育新闻 兰州银行再获“博奥奖”两大奖项 (11-18)
    普通教育新闻 2021第13届中国企业数字化“学习与人才”大会… (11-18)
    普通教育新闻 校园双选会助力毕业生就业 (11-18)
    普通教育新闻 喜报!阔知EduSoho荣获“博奥奖——优秀学习平… (11-18)
    普通教育新闻 第13届CEFE人才峰会聚集行业数字化先驱者共话… (11-18)
    普通教育新闻 甘肃平凉一小学校长强奸猥亵多名学生被执行死… (11-18)
    普通教育新闻 一小学食堂吃出“鼠头”?当地政府:已成立调… (11-18)
    普通教育新闻 吉林“浮桥案”再审将择期宣判检方建议改判部… (11-18)
    普通教育新闻 小学食堂被曝吃出“鼠头”?校方:是兔头!最… (11-18)
    普通教育新闻 一小学食堂吃出鼠头?教育局一工作人员称系兔… (11-18)
    普通教育新闻 不实!记者调查山东菏泽幼儿园女童遭“男童猥…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