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3年秋季开学季的到来,一股学费涨价的热潮席卷了全国的公办高校。从上海到四川,再到吉林,公办高校的本专科学费标准都有所上调,涨幅在10%-54%之间。这一变化引起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关注,为何学费会有如此大的涨幅?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涨价的具体情况。调整后,全国多所公办高校的学费范围在每学年4000-8000元。其中,华东理工大学部分专业的涨幅甚至达到了54%。这样的涨价幅度,无疑给了许多家庭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涨价现象呢?多年未调整的学费已经制约了高校的高质量发展。高校的经济来源主要包括学费、校办企业、国家财政拨款和社会捐赠。其中,普通高校主要依赖学费和财政拨款。如果财政拨款不足,学费上涨就成为了必然。
事实上,教育部的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的财政拨款为1354.7亿元,比2022年减少了24.7亿元。主要原因是国家发展与改革部门安排的基本建设支出有所减少。这意味着,高校在得到的财政拨款上已经面临了压力。
除此之外,近年来,高校的办学成本不断增加。新的课程、师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投资。教职工的工资和其他开支也在上升,这使得高校必须提高学费以维持日常运营。再加上政府补贴的减少,高校学费上涨的趋势变得难以避免。
对此,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表示,高等教育应该收费。他认为,一方面,高等教育本质上是职业教育,学生在这里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可以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如果高等教育不收费,学校的支出将由国家财政补贴,这对那些没有上过大学的年轻人是不公平的。
总的来说,多地高校涨学费的背后,是多重原因的叠加。从财政拨款的减少,到高校办学成本的增加,再到教育的价值认知,这些都是导致学费上涨的原因。对于广大学生和家长来说,理解这些背后的原因,或许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学费的上涨,同时也为高校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人间尤物玛利亚,被普京隐藏30年,竟是45亿美元跨国公司女CEO
妈妈陪孩子做英语题被一道瑱空难住,孩子写出答案 妈妈惊到了,网友:Lao字出来的时候我小脑萎缩了
传音 TECNO MEGABOOK S1 炫彩版笔记本亮相,A 面可动态变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