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经过的2005-2010年的疯涨年代,踏入2011年,经历了国家一系列的调控后,房价只是停下来上涨的步伐,现在的房价还在跟政策博弈中,交易在观望,量少价不跌。紧缩的货币政策迫使开发商降价销售回笼资金还银行贷款。政策的目的达到了初现成绩----抑制房价过快增长!今年下半年房价会有所下跌(一线%左右,二三线%左右)。未来的房价怎么走呢。
1.未来几年中国经济还得房地产带动;2人民币还在不断的**;3国内的需求还在扩大;就这三点而言,未来中国的房价还是慢牛上升的行情。满意请采纳!
从现在开始,至少连降三年,先不说太远。 如果是投资买房的话,去二线城市,一线城市基本上已经到顶了。
从货币的属性来讲,中国房价的定价权是人民币,不是美元。美元只能影响中国房价的很小一部分,即购买力和部分建材原材料。中国房价的**大的部分是地价和税收部分,约占房价的60%。这就决定人民币的发行增速决定房价的涨幅。2009年人民币的发行增速为29.7%,而2011年人民币的增速为14%左右,大约下降一半。全国房价走势从金融学的货币理论来解释,房价也将下降一半。从货币传导市场的时间看,2009年超发的货币影响的是2010年的房价,那么,2011年货币紧缩将影响的2012年的房价,房企降价潮全国房价走势不排除跌回2009年水平。也就是说有60%的权重决定房价走势2012年必定比2010年要下降一半。
房价下降要分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全国房价狂降 房企降价潮,区域性泡沫破灭。温州、通州、义务、鄂尔多斯、香港、海南等地,房价泡沫正在以各种形式破灭,这一步的特征是市场在考验开发商的资金链,过程要延至本年末。第二步是全国房价走势大跌,货币紧缩政策的响应传导到市场,全国房价将出现局部大跌,地价开始普跌,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出现大幅降低,中小企业开始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资金流出房地产。这个过程全国房价走势将持续一至两年。第三步是普跌,市场开始根据购买力进一步校正市场的供求关系,房价回归常态,三四线城市房价会被打回原型。
年底之前,全国房价不会出现整体大幅下降,但是,会出现局部和个盘的降价销售,很多楼盘会跌去30%左右。这时开发商开始分批出逃,从这可以看出房价走势2012年“降”局必定。
我们首先看见的是第一阶段,此时全国房价走势是市场的冰冻时期。将要持续到2011年底,政府将要充当房价下跌的救火队,哪个城市快要下跌,政府就会去救火,采取的方法就是限购,冷冻起来再说。全国房价走势的表现是不涨不跌,个别区域和楼盘将会有开发商降价出逃,炒家开始割肉,但是,房价不会普跌,经济开始滞涨,通胀有所遏制,时间将会持续2012年4月。
第二阶段,政府将会去房价泡沫化。政府开始稳住阵脚,试图恢复经济增长。但是,全国房价不降,通胀不可能得到遏制,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持续高涨,压制了全社会的购买力,长期下去将导致经济大萧条,迅速去除房价泡沫,有利刺激消费,拉动实体产业。他们知道,生产是有周期性的,工业产品很多周期要3到6个月,农产品要6到12个月,再拖下下去,将会严重影响新政府交接,所以,在2012年5月至10月这半年,房价走势2012年必定是个去泡沫的一年。这时会有一些便宜的资产投进市场,现金为王;同时,公租房开始启用,租金涨价的历史结束。
第三阶段,全国房价开始普跌,因为体量巨大,在一年拉平普跌超过20%根本不可能,但是,区域、个盘跌去50%的楼盘比比皆是,房价下跌会持续两三年。这时市场正式进入买点,全国房价走势在此阶段持续三年左右。95后婚龄到来之时,中国彻底告别高房价。当年日本房价泡沫破灭,愤怒的日本国民烧毁象什么《楼市》一样的杂志《炼金术》的情景,将成为房价泡沫**后的葬礼。
短期是一種向下跌的趨勢..長期還是一種上升的格局.,,中國的經濟發展,,.. 始終還是推動著樓价..房价出现局部小波动是很正常的,我不认为房价会降,首先我们来分析以下,在做决定: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再加之我国已经加入WTO,外来人口也会倍增。
虽然国家进行了调控,也出台了一些房改措施,但效果依然不明显。所以分析未来几年内房价肯定还会稳中增高。具体涨多少很难预计。房价为什么会暴涨?**近一年多以来,各地的房价基本上都翻了一翻,有人说这是炒作,有人说这是泡沫,我不这么认为, 试想一下,想把什么东西炒起来绝不是几个奸商能做得到的,这一定是有着巨大的社会需求为后盾的,否则要是没人买,你房价再涨也是每人买,房子要是真的多的买不出去自然会跌。
那到底是什么样的需求在推动房价呢?我来告诉你,80年代初期,大批的知识青年返城后成家立业,基本上6-70年代十几年的积累的年轻人都集中在80年代初结婚生子,而25年后的现在正是那一批独生子女成家立业的时候了,这年头没有年轻人在愿意和父母住一起了,又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就是倾家荡产也要为孩子们置办个小家的,所以说有如此大量的社会需求为后盾才是奸商们爆炒的基础,谁让你非要结婚呢?结婚没房子行吗? 还有现在谁不想在繁华的街市里生活,也是人的思想变化,认命吧,房价短期内不会跌的。
朋友,我真的很能理解你的心情,我前一段时间也很纠结,我觉得房价降不降真的不好说,但是,我认为买房还是很划算的。
像我一个月租房子在软件园附近,2室的房子,要2000多元,而买一套2室的房子,**20多万,贷款20年的一个月才还2000元,和租房差不多,**后还能剩个房子。
除非你是大连本地的,和父母一起住,不着急买房,不过现在通货膨胀这么厉害,人民币**,所以房价如果不涨的话,就算是变相降价了吧。
现在是不可能跌的,首先,2008年还没到,在奥运举办之前肯定是一路狂涨,其次,北京就那么大(市区),地皮有限,房子就有限,有限的东西永远不会降价。
据说已经出台了规定,现在开始计划建造的楼房不允许盖90平米以上的了,也就是说居民用房不允许面积太大,当然价格也不会太高,所谓不太高是不超过15000。大面积的公寓当然也盖,一般是300平米以上,价格也定得十分高,是给有钱人用的,也就是或不会再有现在这种7、8千一平米一共100多平米的房子了,要么经济些,要么豪华些。
1、房价正在下降,只是下降得比较少。看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虽然6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价格同比涨幅仍然达到11.4%,但较上月减少了1个百分点,自4月份出现本轮房价同比增幅的高点之后,这已经是连续第二个月出现回落。更值得注意的是,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由5月份的环比上涨0.2%,转为6月份的环比下降0.1%,较5月回落0.3个百分点,这是近15个月来全国房价环比增幅首次由涨转降。
2、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是房地产价格指数,也显视房价在微降。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同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房地产景气指数为105.06,比5月份回落0.01点,是继今年3月国房景气指数达到本轮高点以来连续第三个月回落,不过依然连续11个月运行于100点以上的景气区间。
答:中国房地产经过的2005-2010年的疯涨年代,踏入2011年,经历了国家一系列的调控后,房价只是停下来上涨的步伐,现在的房价还在跟政策博弈中,交易在观望,量少价不跌。紧缩的货币政策迫使开发商降价销售回笼资金还银行贷款。政策的目的达到了初现成绩----抑制房价过快增长!今年下半年房价会有所下跌(一线%左右,二三线%左右)。未来的房价怎么走呢。
1.未来几年中国经济还得房地产带动;2人民币还在不断的**;3国内的需求还在扩大;就这三点而言,未来中国的房价还是慢牛上升的行情。满意请采纳!
中国的房地产本来就是政府,开发商,投机贼催生出来的杂种!它没爹(跌)。大家都在找他的爹。国家的数据都是拿来忽悠百姓的,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郊区,地段不好的地方是跌了点。看看二三线及一些精品城市,不跌反涨。国家的空头政策出来后,开发商只是降低了拿地的幅度。政府的口号:搞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没说不能搞死百姓呀! 房地产搞活了,百姓累死了!!中国房地产就是扯蛋,政府扯开发商,开发商扯投机贼,投机贼扯老百姓,**终蛋疼的是千万百姓!
答:随着二手房交易市场的进一步完善,人们将更能容易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理想,二手房交易市场像其他市场一样将为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
消费者需求的实现,二手房市场的正常运行,都会促进二手房业的发展。而二手房业的发展,又将从投资和消费两个角度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推动作用。因为在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二手房业都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构成部门。研究二手房市场营销,认识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合理配置土地、资金以及劳动力等资源,提高二手房开发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都将促进房地产业和国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很多人都认为开发商都是些借着政策发不义之财的奸商,可是,事实上,开发商在全国性的房价上涨风潮中一直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地位。一方面,他们要冒着巨大的风险来面对一天比一天高的土地成本和政策成本,忍受着政府和政府官员的盘剥;另一方面,还要忍受着消费者的各种指责,当着黑心肝的代言人。我在做第一个房地产项目时,除了地价,我们要交六十四项行政性收费。我和莫小平在核算成本,她深有感慨地说,如果这些收费减少一半,中国的房价至少降三分之一。为了少交或者免交某些费用,开发商必须想方设法拉关系走后门。我一直认为房价过高**大的问题,在于开发商对政府官员的行贿贿行为由买房者承担。而国家对房屋价格的控制事实上是加大了税收,但是高税收**后转嫁到了购房者身上。中国**大的房地产商是谁?各级政府,它们利用手里的土地批租,然后再向房地产商收取各种名目繁多的费用,等房子建好了,卖出了它们还要向房地产商和购房者收税。房地产商有风险,可是,各级政府那是包赚不赔啊。其实房地产也是风险投资项目,只是和股票等玩意相比,它不会一夜之间让你血本无归而已。
作为一个房地产开发商,我真希望中国各级政府的官员不要自从数据去分析GDP的增加,而是从当地普通家庭的年收入和当地的房价的比例去看。我一直想问他们一句话,你们政府认为用一个普通家庭20-30年的全部收入去换一套只能用几十年的房子,正常吗?一套房子,**掏空了上代人的积蓄,分期付款让这代人没有什么积蓄,这是哪个国家能干出来的事情?可是这奇妙的事情就发生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房产只是众多产业中的一个,但却掏空了人们大量积蓄和未来收入。房价当然与开发商有直接关系,可是,那更多的是一种无奈。提高房价,使他们为了抵御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不得不做的自我保护。资金是有成本的,做生意的人都知道,做生意是需要流动资金的,没有流动资金,再大的企业也无法运作。所以对于开发商来说,他们更关注的是现金流,房子涨了当然好,可以赚得额外的利润,但是,你要明白一个楼盘的销售时间越长,对开发商本身越不利,只有傻瓜才会捂盘惜售,那要捂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企业及时套现才是正路。开发商必须遵循生意规则,你如果硬要开发商要有良心,不能涨价,那我要说,这话你跟中国政府说**好。谁控制了土地,谁就控制了房价。所以,中国的房价不是控制在开发商手里而是控制在政府手里的,只是这个道理一般人不明白。囤积土地是需要巨额资金的,就像生意人所说的压货,你能压多少货?卖几十年?对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商来说,适当压一两块土地,保证公司开发的延续性,节约运营成本是完全必要的,压多了,谁有那么大的资金?有这个能力的只有政府!
房地产行业的大部分利润都被收到政府的口袋去了,尤其是在现在以拍卖拿地的现状下更是如此。说个**简单的,某城市的地王,44亿的标价,土地面积1.3709万平方米,容积率4.8,总建筑面积6.58万平方米,楼面价就是6万多。也就是说,房子还没建,政府就已经揣到自己口袋这么多钱了。国土局为什么那么容易出贪官,受贿原因全是那红线内外一米,或者容积率那零点几的小数!很多朋友都以为,开发商是想咋建就咋建,可是事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国家政策在那里呢,土地竞拍就是一把刀,容积率又是二把刀,直接就限制了房屋总量的提高。地价是楼价构成中的一个主要因素,它的高低决定了房地产市场的走向。所以,一道政府搞房地产市场所谓的宏观调控我就发笑,他们不是少收点地价,而是加税,你说,这不是更加推动房价高企吗?
经常有朋友问我,一个平方米的房子的成本有多少?我告诉他,其实,直接成本很小,比如我这个项目,建筑成本大概在1850-2500之间。包括:土建,装饰,园林,水电!土建是指毛坯大概1200元m2,包括地下室和基础;装饰部分80元/m2,包括外墙砖,入户门,栏杆和铝合金窗等;园林大概550元/m2;水电大概250元/m2,包括电缆,智能安装,及室外排水设施。 其实,要算房子的成本还要加上营销成本、财务成本、各种营业税、土地增值税等等。 就说,那容积率吧,我要不是通过卿至泰把它提高了,就原来批的1.7,我根本赚不到什么钱。
说到这里,我不免又要罗嗦几句,说说什么是容积率。容积率就是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可是,国家还有个规定,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3。嘿嘿,要是都按这个来,在考虑到光照指数,开发商根本赚不到钱。所以,大家就各显神通提高容积率。关键是送多少钱。容积率相对真实的只有别墅。所以更加卖得死贵。放眼全国,无论哪里,开发商和规划局都在一起愚弄人民。当然其中的公关费很可观,但与房价利润相比实在是太划算了。 正因为容积率是可以托关系修改的,所以,没有哪个开发商会傻傻的按照既定好的容积率来开发。 我曾经跟卿至泰说过这样的话:“面粉涨价了,包子馒头能不涨?”他笑了,我也笑了。
大家在骂房地产商黑心致使房价猛涨的时候,谁也没有注意土地现价早已涨过房价的涨幅了。现在地方财政就是土地财政,地方政府拼命要卖土地赚钱,中央想控制都控制不了,你看现在全国各地哪个城市的城区面积都在不断蔓延。房价的高低有无标准。答:房价乃政府能够忍受的价格,房产现象只是中国政治经济体系的一个表征。 我有时觉得政府官员真的是很蠢,一块地,如果作为住房用地来卖,那么他所得到的税收只有卖房那么一次的税收,而一套房子可用年限至少有4-50年,甚至70年也就是说政府这4-50年就收这么一次税。但如果作为工业用地,做厂房,做企业,那么政府可以年年向企业商家收税,所以对于政府来说卖地建房是下下策的方法。但是,为什么他们还要买呢?因为一个地方的一届领导做多干五年,他做事只管这五年自己的财政收入,至于五年以后,他都不知道调到什么地方去了,所以,一届又一届政府是只管现在不管将来啊!
现在**搞笑的还是那个招挂拍制度。据说这个制度是向香港学习的,可是人家那是民主社会,法律多健全啊?可是在内地,这制度一出台就为政府官员游戏法律提供了更多的空间。没实行这个制度以前买土地,一般只需要出个10来万撑死100来万忽悠贿赂一下国土局的实权人士乃至一把手,那么土地譬如说本来价值1000万的土地,一把手银子捞足大笔一挥也许2,300万就搞到手了,反正都是公家的地。而现在呢?实行的正规的招拍挂,一般人就不大敢便宜卖了,你要敢这样做,不是下台也得双规,官员们心里也是有点忌惮的。
那么,价值1000万的土地可能就的掏出1500万银子才能摆得平,即使你有关系后台够硬那么**少也得7、800万才能堵上众人的嘴巴。因为能够搞房地产资质,能拿到土地的老板哪个是没有后台的,哪个是后台不硬的?你以关系拿到了,那我拿不到我可以利用我的关系在后面捅你一刀还可以名正言顺的把你身后的后台给拉下马。所以土地这块上多出来的价格是谁来承担?当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开发商不可能善良到自掏腰包,当然的把房价抬上去。 制度是决定资源分配的根本原则,可笑某些人还在寄希望于宏观调控,根本的原则不调,怎么调都是空调!
我问过一个规划局长,“作为一个规划局的局长,你从你的角度说说,政府能不能暂时不卖地?”
他笑着说:“不卖地,哪里来钱养活那些公务员?” 在房地产行业,对于地产商追求高回报大家不能有过多指责,因为逐利是企业的本能。大家应该关心的是,一些地方政府特别是个别贪官不顾国家的一系列制度规范,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他们凭什么滥用公权利?用公权利牟利呢?在地方政府政绩观的支配下,特别是一些官员在金钱诱惑下,都能想出应对、变通的对策。
比如说:招拍挂制度,很轻易地就被地方政府架空,当做摆设。另一方面,对于土地的违法行为,恫吓的多,实际上处理过软。国家确实处理了一批土地违法者,但是,轻描淡写地给省级干部、主管领导一个处分,起不了太大作用。一些受处分的领导干部,不但毫发无损,有些官帽子还越戴越大呢。 以前我只是一个搞建筑的,现在做上了房地产,干什么吆喝什么,我现在就不得不研究国家关于房地产的有关政策,就不能不千方百计地和对我有用的各级部门官员打交道。
作为一个做房地产的商人,我的脑子里一直有一个声音:“一套房子会压垮中国。” 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我开始加入房地产行业的时候,正值香港经历亚洲金融风暴不久,香港很多老百姓正经历负资产的风暴。什么是负资产呢?我现在简单说一下:房价一旦提高,你要它降那是非常困难的,为什么?因为银行跟房价捆在一起呢,房价一旦升高,你买房子,如果你要做贷款,是不是要以市值做贷款?肯定不是拿净值做贷款吧?得,这就出现了问题,一旦房价大幅度下跌,就像97、98年的香港,遇到到亚洲金融危机,当时100万的房子只剩40万的价值,可是你的贷款是七成,也就是,这时候你借了银行70万,可是房子现在的价值只有40万!现在,你把房子卖掉还给银行,你还欠银行30万,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做呢?你应该不还了,把房子给银行算了,我何必再赔30万呢。可是,香港老百姓当时并没有把房子给银行,为什么?因为香港有很完整的信用体系,你一旦把房子给银行,你的信用就完了,以后你找工作、创业、纳税甚至生活都会出现问题,你不能拥有私家车,不能到高级消费场所等等。所以,香港老百姓没有办法,只好硬抗着。
可是,中国大陆就不同啦,因为没有完整的信用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如果出现了负资产,老百姓立刻就会把房子扔给银行,那时候,比亚洲金融风暴和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风暴马上就席卷全国,中国经济马上就到退三十年。 所以,很多朋友总寄希望于宏观调控,认为国家出了重拳房地产价格就会降下来,可是,你不明白,中央可明白宏观调控政策所带来的金融风险以及把金融机构搭上去的银行风险呢。 再说,各地方政府能让房价下来吗?房价一下来,GDP立刻就降好多个百分点,政绩怎么算?税收怎么收?地方财政怎么来钱?银行坏账是不是又要超过国际标准若干个百分点?
但是,不宏观调控好不好?也不行,那就是第二个日本泡沫。二者泡沫就会造成经济过热,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企业运营成本提高。所以,还要调控,而调控的主要手段就是紧缩银根,提高利率,而这样的做法作打得一个恶果就是叫制造业赚不到钱,使得制造业老板把钱从制造业抽出来投入股市、房市从而使泡沫越来越大。
这不是似乎进入了一个怪圈?永远也解决不了问题?老百姓就要坐等灾难的到来而无能为力?其实有办法,这办法就是让这房价高企的始作俑者放弃对房价的操控。
大家知道,房地产项目,立项到开工,一直到峻工验收合格包括期间的销售等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政府的影子,就连**后的房地产交易中心,那本来应该是个类似市场之类的东西吧?那也是国土局下属的事业单位。
大家知道只要有政府影子的地方就一定有滥用职权,而滥用职权就意味着腐败,而这样也就提高了交易成本。所以,让政府推出这些所谓的监管,或者减少监管,或者公开监管,都会让房地产市场减少腐败,减少成本,**主要的就是那么行政性的收费项目能不能取消呢?我就不明白一件事,在房地产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你收了建筑公司的税、验收合格以后你又收了房地产公司的税、交易过程中你又收了房地产公司和买房者双方的税,这些税不就是用来支付你那些行政机构的费用的吗?你政府为什么还要重新再收一遍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