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论道短视频 环球时报:在复杂…
 央视用AI翻拍《周处除三害》…
 “近期重要军事事件概述”
 揭秘美国私人军事公司 深度介…
 军情点评:美将向以提供35亿…
 中职教育的基础地位及新使命
 “高等教育学是棵树他用一生…
 法制教育内容摘抄 法制教育内…
 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就菲律…
 27岁重庆男子徒步玉龙雪山失…
 大事件发生!每日国内最新六…
 今日生物科技新闻速览05月20…
 这个暑期科技场馆为何如此热
 2024数博会将发布全球十大领…
 深市上市公司公告(11月2日)
 促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
 八、投资及房地产统计(18)
 旅游乱象 ;云南西双版强制购…
 74人旅游团游丽江被强制要求…
 【旅游维权案例】获旅游赠券…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中共…
 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春节团拜…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主…
 国际识局:乌军进攻库尔斯克…
 2024最近国内国际新闻大事件…
 2023年国际国内重大新闻事件…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科技…
 全球股市反弹暂歇!港股科技…
 留学归来月薪四千:回国薪资…
 针对目前台海局势他们不约而…
 东部战区在台岛周边海空域组…
 台军近日试射多型导弹结果出…
 国外学费“涨”声一片
 国外教育紧跟政府事实再次证…
 国外爱国教育速览
 新华时评|绿色发展共绘中非…
 时事点评|美国再次出手报复…
 评论_学习贯彻习讲话精神_时…
 科大这五年④丨执着攻关创新…
 创新故事说|许元红:向有害…
 【盘点】2020人工智能十大新…
 二手房中介有哪些骗局 要警惕…
 问政济宁房子也会玩“照骗”…
 广西10多名业主刷脸买房被骗…
 新闻8点见丨文旅部公布国内旅…
 广东中山与贵州六盘水开展东…
 2021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收入达…
 广州沥心沙大桥事故原因披露…
 7死27伤!记者采访遇阻!三河…
 大事件回顾 - 中国日报网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时政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论道短视频 环球时报: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准确捕捉热点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8/26 14:24:19 | 【字体:

  原创优质内容是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短视频形式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新闻生产流程再造, “论道短视频”栏目聚焦主流媒体关于深度报道的短视频新闻实践,探索碎片化呈现与深度性内容之间的融合张力。

  利用视频形式做好国际传播:采用“短视频+深度内容”的模式,把握时度效,结合对内、对外传播特点,不断增强国内国际影响力。

  环球时报肩负“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责使命,持续追踪国际热点,一系列高质量、强时效、具有全球视野的原创输出,使环球时报在国内外媒体平台上获得大量关注,目前环球时报全媒体综合覆盖受众超过5亿,境外社交媒体粉丝超8000万。

  今年6月28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活动的分论坛现场,菲律宾“中国了解协会”主席兰比诺哽咽发言“不希望自己的国家沦为战场”引起强烈反响,环球时报在会议结束后立刻与该学者取得联系、策划专访,在海内外媒体平台同步推出融媒体作品《专访哽咽落泪菲律宾学者:我不希望自己的国家沦为战场》。该作品在环球时报短视频账号全平台总阅读量、播放量超过202万次,海外平台播放量超15万次,获得超2500次赞转,既引起了国际共鸣,又借“外嘴”表明了中国立场。

  本期“论道短视频”栏目邀请环球时报英文版视频部主任杨若愚、全媒体记者部记者赵觉珵分享融媒体作品《专访哽咽落泪菲律宾学者:我不希望自己的国家沦为战场》的创作心得,探讨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迅速捕捉新闻热点,精心策划采访内容,通过短视频等多种传播形式,完成兼具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优点的新闻报道。

  Q1:6月28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的论坛现场,菲律宾学者兰比诺表达出对当前中菲关系的格外担忧,哽咽落泪。7月初,环球时报对兰比诺进行专访,在国内外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了专访视频,获得广泛关注。在事件发生时,环球时报如何迅速识别其新闻价值并做出反应?

  赵觉珵:环球时报社领导经常提醒记者编辑,报道中既要坚决反击外界的攻击抹黑,又要重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争取更多国家、更多人民对中方立场的理解支持。

  在具体操作层面,首先,长期的积累和经验至关重要。如果记者对某一领域或某一问题有长期关注,那么往往能够第一时间识别新闻点和有价值的采访对象。这个过程一定程度上是经验性的,在现场就可以生成一个直观判断。

  6月28日论坛上,我们在现场的记者邢晓婧、刘欣第一时间就达成了共识,从这段简短但感情充沛的发言就能看出,兰比诺是一个值得深挖的采访对象。

  环球时报从创刊(1993年)至今,一直专注于国际时政新闻,近年来也对涉南海和中菲关系话题保持密切关注,并与相关部门和学术机构紧密合作,站在相关议题对内对外报道的最前沿。今年3月,环球时报派出报道团队前往菲律宾进行实地采访。记者深入菲律宾马辛洛克镇开展调查,展示出当地渔民友好对待中国人,希望中菲和平相处的真实情状,并成功联系上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进行独家重磅专访。可以说,这条专访兰比诺、涉南海问题的国际新闻取得成功,得益于环球时报在该领域长期积累经验、投入精力。

  其次,在我个人看来,在报道现场评判一条线索是否具有新闻价值通常可以考虑两个标准:一是信息增量,即是否有此前未公开的信息或事件的最新进展;二是情感共鸣,即人物和故事是否能打动和震撼读者。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活动上,兰比诺因为忧心自己的祖国而落泪。在这个备受关注的场合,他的眼泪和言辞不仅在情感上感染人心,也反映了他对维护中菲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性的深刻认知。这种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使得他成为了一个值得深入采访的对象。以往,在中菲关系或者南海问题上,国内媒体的采访报道侧重“晓之以理”。想要单靠“说理”说出彩是不容易的,着重“动之以情”,或能产生新的亮点。

  Q2:环球时报在菲律宾学者兰比诺“落泪事件”之后抓准时机对兰比诺进行了采访,在策划这次专访时,主创团队是如何确定采访主题和角度的?

  赵觉珵:首先,需要提前做好功课,详细了解兰比诺的过往经历,比如他曾经担任过哪些公职。在前期案头工作中我们了解到,他在杜特尔特执政期间担任过北吕宋岛地区总统顾问,因此推测他的立场与当时的政府立场相近。这样,就可以基本预见他的观点倾向,把握住基本的政治立场。这是第一个关键点。

  第二,问题设计不仅需要结合他的个人经历和已公开发表过的相关观点,而且还要考虑中菲关系的最新进展。例如,在7月2号,即正式采访的两天前,中国和菲律宾举行了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第九次会议。这些最新情况必须考虑在内。

  第三,从国内国外两个舆论场受众所关注的角度设计访谈。专访的采访提纲经过环球时报全媒体团队反复打磨,包括英文版评论部的记者苏雅瑄、环球网的视频记者何卓谦都参与其中,兼顾了双语传播和视频呈现的需要。对外传播更注重直接明了的锐利观点,让外国媒体感兴趣,引发他们跟进报道;而国内受众更关心为什么这个菲律宾人会落泪、他和中国有怎样的情感联系等。

  兰比诺专访视频在抖音、YouTube等海内外社交平台上推出,引起网友积极评论互动。

  Q3:国际传播类视频报道制作的难点是什么?与对内传播的视频报道相比,有什么不同的侧重点?

  其次,得将自身带入受众角度,分析他们想看什么。海外受众和国内受众不一样。从环球时报的海外受众画像来看,他们更愿意看犀利的观点,能用事实说服他们的作品才是一个比较好的对外传播的作品。

  另外,在制作上,视频风格要注意有所区别。对于国际传播,环球时报采用多类型视频结合产出的报道方式,一方面注重“犀利”时评观点视频的传播效果,一方面也兼顾专访、专题片等长视频。产出类型主要根据传播需求来定,比如YouTube以长视频、观点视频为主,社交平台X(原Twitter)则偏爱短视频。

  Q4:请具体介绍一下环球时报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在融媒体报道上做好国际传播?

  杨若愚:观点评论一直是环球时报的优势之一。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我们也在不断创新评论形式,通过文章、漫画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在国际传播中全方位呈现环球时报的评论优势。例如,除社评等拳头报道产品外,在社交平台X(原Twitter)上发布280字符以内的“微社评”;创立“英勇熊猫”漫评工作室,邀请国内外漫画家参与创作,涵盖多个时政议题;打造多档时评短视频栏目,邀请国内外各领域专家进行深度访谈,以不同声音,有理有据地展现中国媒体立场,具有垂直深度和线:环球时报的短视频制作如何有机结合传统媒体的专业性和新媒体的灵活性?

  拍摄完视频素材之后,记者也会和视频编辑相互配合,例如将英文采访的翻译文案整理好、采访稿件编辑校对好后发给视频编辑参考;前后方也会深入沟通、相互启发,挑选哪些素材更适合做视频、要不要做“切片”等。

  整体而言,保持品牌调性非常重要。如果只是一味地迎合流量、迎合受众,站在长远角度看,读者和受众会对这个媒体的评价越来越低。大家会觉得这只是一个博取观看量、点赞量的媒体,从长期来看,这对于整个品牌的塑造是不利的。环球时报会花费许多人力、时间来做一些长视频、专题片,就是为了兼顾媒体的流量和媒体品牌的公信力、美誉度。

时政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时政新闻:

  • 下一个时政新闻: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时政新闻 论道短视频 环球时报: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 (08-26)
    普通时政新闻 央视用AI翻拍《周处除三害》太牛了! (08-26)
    普通时政新闻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科技常识中国复眼 (08-25)
    普通时政新闻 全球股市反弹暂歇!港股科技股遭重挫发生了啥… (08-25)
    普通时政新闻 留学归来月薪四千:回国薪资高不高关键点在哪… (08-25)
    普通时政新闻 今日看点|国台办将举行新闻发布会就近期两岸… (08-24)
    普通时政新闻 网号、网证热点六问——详解《国家网络身份认… (08-24)
    普通时政新闻 每日甘肃网8月23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08-24)
    普通时政新闻 前瞻中国2024:这些大事值得期待! (08-23)
    普通时政新闻 21CC肿瘤情报(第54期):抗癌新药“米托坦片… (08-23)
    普通时政新闻 党的十九大以来大事记「2022年」 (08-23)
    普通时政新闻 我们这代人在春天的故事里长大-韩毓海 (08-22)
    普通时政新闻 吉林一号卫星眼中“未来之城”雄安新区:7年大… (08-22)
    普通时政新闻 施小琳任四川代省长现任女性省级政府一把手增… (08-22)
    普通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眼丨习再访“高山之国”这些细节见证… (08-21)
    普通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眼丨新征程对外工作怎么干?这场重要… (08-21)
    普通时政新闻 【时政专栏】眼要看远脚要近迈。 (08-21)
    普通时政新闻 2023年度重大时政事件盘点【正文】 (08-20)
    普通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眼丨习今年首访回眸:一次意义非凡的… (08-20)
    普通时政新闻 我对当前几个热点问题的看法 (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