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新闻观察网报道,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近日明确表示,任何与乌克兰达成的未来和平协议都必须承认,俄罗斯占领的领土为莫斯科的合法部分。这次的强硬立场再次凸显了俄乌冲突和平谈判面临的巨大挑战。
拉夫罗夫在最新声明中强调,新的领土现实必须在国际法框架下得到正式确认。他特别提到了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扎波罗热以及2014年并入的克里米亚。俄方认为,这些地区通过公投已经成为俄罗斯联邦的组成部分,任何和平协议都必须反映这一既成事实。
乌克兰方面对此予以坚决拒绝。基辅政府重申,永远不会放弃被占领土地的主权,这些地区在国际法下仍属于乌克兰领土。乌方坚持,在进行任何领土问题谈判之前,必须首先实现全面停火。这一立场得到了西方盟友的普遍支持。
从实际控制情况来看,局势更加复杂。根据战场最新态势,俄罗斯军队控制着卢甘斯克的大部分地区、顿涅茨克的相当部分,以及赫尔松和扎波罗热的大片土地。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赫尔松市和扎波罗热市这两个州首府仍在乌克兰控制之下,这使得俄罗斯对这些地区的完全控制主张在实际层面存在争议。
国际社会对俄方这一立场反应不一。联合国和大多数西方国家明确表示,不承认俄罗斯通过武力改变国际边界的行为,认为这违反了国际法基本准则。联合国大会曾多次通过决议,谴责俄罗斯的吞并行为,要求其尊重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领土问题已成为俄乌和谈的最大障碍。双方在这一核心问题上的立场相去甚远,几乎没有妥协的空间。俄罗斯将这些地区的归属视为不可谈判的红线,而乌克兰,则将领土完,整视为国家主权的根本体现。
当前的军事态势也影响着谈判立场。随着冲突的长期化,双方都面临着巨大的人力和经济成本。这种消耗战的状态可能会迫使各方重新评估自己的底线,但目前还看不到明显的转机。
一些国际调解努力仍在继续。土耳其和我国等国家都曾表示愿意为和平谈判提供平台。但在领土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得到解决之前,这些努力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
未来,和平进程面临多重挑战。首先是如何在不损害各自核心利益的前提下找到妥协方案;其次是如何确保任何协议得到有效执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最后是如何处理战后重建、难民返回、战争赔偿等一系列复杂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