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新闻周刊|鲁蜀通达!2561公…
 新闻周刊丨避寒游、看极光……
 速览!今日国际要闻之国外重…
 2024年国际经济大事件:十个…
 国际热点新闻:全球重大动态…
 时政微观察丨火塘边的暖心话
 一见·为何这件事“任何时候…
 每日时政公考热点大放送(2月…
 【三目观点】盘点2024年解放…
 搜狐新闻中心
 全球空军实力排行榜31争议:…
 2024年大庆市大同区“黑龙江…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十大…
 把学生的身心健康贯穿于教育…
 今日要闻!12月30日凌晨2点前…
 今日要闻!2025年1月12日晚上…
 最新消息!今日必看10条要闻…
 2024年全球科技大趋势:你不…
 2024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揭晓:…
 当下不容错过的前沿科技趋势…
 “住福青岛 惠享新春”云端看…
 大胡子说房:助力百万家庭实…
 视频 丨 全国新房销售额下降…
 文旅观察 影响2025年文旅行业…
 年终盘点 2024年文旅行业十大…
 年终盘点|2024浙江文旅十大…
 北方新报数字报-◎一句话新闻
 铃空游戏辟谣虚拟币谣言 腾讯…
 《万物契约》转向单机 天美工…
 全网热榜188体育登录官网_社…
 日本执政党代表团将访华
 从ICS频道到ShanghaiEye全平…
 2月12日新闻联播速览21条
 2月8日新闻联播速览13条
 1月12日新闻联播速览19条
 台岛被全面包围 东部战区突然…
 一周两次“战备警巡”春节到…
 台方:2024年共计5千余架次军…
 @所有家长!快来领取这份让孩…
 2025年3月10日小学生一分钟新…
 2025年3月13日小学生一分钟新…
 最新消息!1月8日新闻摘要我…
 三大消息:中国突收噩耗!外…
 特朗普、普京即将通话俄罗斯…
 2024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
 2024科技热点:重磅揭晓十大…
 2024全球科技十大新闻:人工…
 北京买房网站有哪些排名怎么…
 足不出户也能找房!德保房产…
 网上看房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国内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新闻周刊|鲁蜀通达!2561公里的奔赴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3/21 9:45:37 | 【字体:

  如今,从东方瑞士青岛奔赴天府之国成都,虽然山高海远,相隔几千里,也只需要31小时多一点。

  1999年7月18日,青岛至成都的临时旅客列车L182/3、L184/1次正式开通。次年10月21日,该线路被纳入固定运行图,并调整车次为K208/5、K206/7次,标志着青岛与成都间从此正式实现了直达铁路连接,成为山东首趟入川列车。

  弹指间25年过去,这趟荣誉等身的列车随时代加速,变身Z318/5、Z316/7次,穿梭在胶济线、京沪线、陇海线、宝成线上,一次次跨越崇山峻岭、沟壑大川,深刻影响了鲁蜀两地无数人的生活轨迹,承载了太多的故事和回忆,其背后蕴含的情感与变迁,足以书写成一部丰富多彩的长卷。

  1999年青岛往返成都的列车开通时,纪向东从北京车队调到成都车队,做了乘务班长,负责管理十二三名列车员。“那时候单程运行就要,一个来回近一星期时间。所以我们值班都是上六天,休六天。”

  场景犹在眼前。纪向东还记得从青岛入川的第一趟列车奔波62个小时后,在成都站台停车送客时,一对老夫妇跑到他跟前,不敢相信地问道:“这是山东过来的车吗?”

  当得到肯定的回答时,夫妻俩激动得老泪纵横,“我们是山东人,年轻时来支援大西南的,山东终于有直达车了……”

  彼时,承担这条线运营任务的列车条件有限,没有空调,夏天车厢里就像大蒸笼,车顶的风扇吱呀呀地转,走道上则站满没有坐票的旅客。冬天没有取暖设备,也没有自助取用的热水,锅炉在列车的一头,乘务人员拎着一个大水壶给旅客们送水,走一趟得花两个多小时。

  “烧热水用的是煤炭,每次值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脸洗脖子,脖子上都是灰,洗手盆里第一遍的洗脸水都是乌黑的。衣服上摸一下,手立马能按下黑掌印。”纪向东回忆说。

  那时他的儿子只有两岁。“上完一个星期的班回家,儿子经常看着我发呆,也不叫爸爸,因为他不认识我了。”纪向东说,每次回家倒头就睡,能睡个两天两夜。爬起来刚跟儿子熟络一阵子,又要登车出发了。

  “进入四川境内,最大的风景就是山洞,有一个晚上加一上午都在钻山洞,大约得有300个山洞。”纪向东笑着说。

  2005年1月25日,熟悉的绿皮车更换为25G型空调列车;2024年1月,车底更换为25T型客车,“K”字头的快速旅客列车升级为“Z”字头的直达特快旅客列车——Z318/5、Z316/7次,列车往返运行时间由124小时压缩至63小时。25年前跑单趟的时间,如今基本可以跑个来回。

  “除了比高铁慢点,咱这趟车细节条件都不错。”纪向东笑着说,比如自动取用的热水,座位旁边备上充电插座,这些小的改善也很关键,都极大方便了乘客的出行。

  对比高铁1000多元的车票价格,这趟车现在的硬座票价273.5元、硬卧463.5元——不难看出,它仍是一趟经济实惠的客运列车。

  隆隆的列车,长长的旅程,串连起遥远的寄托,也承载着对梦想的追求。在纪向东眼里,自己服务的这位老伙计,同在中国铁路线上驰骋的上万趟旅客列车相比,并不普通。

  “这趟车之所以特别,因为它给四川彝族同胞提供了来山东打工的机会。”纪向东介绍,从四川上车的旅客以大凉山的彝族同胞为主,这趟列车的开通,使得他们有机会走出大山,到山东济南、潍坊、青岛等地务工,从事建筑、畜禽养殖等工作。

  一过完春节,纪向东就会在车门前迎来外出打工的彝族乡亲,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背着大布包,里面装着百十斤重的腊肉,“他们经常十几个同乡组成一个队伍,坐满一节车厢。”

  但列车上最热闹的时候还数春节前返乡,“那时候他们成群结队拥进车厢,一上车就在餐车里买上成箱的青岛啤酒,一边唱歌一边庆祝。”有彝族同胞告诉纪向东,来山东打工一年,收入能达到五六万元,“他们会骄傲地说:我成当地的大款了。那些挣到钱的年轻小伙子尤其开心,因为家里早寻好亲事,回家就能风风光光地娶媳妇了。”

  “因为语言风俗不同,少数民族旅客如果遇到问题,我们会格外用心帮他们解决。”列车上难免遇到突发事件,让纪向东印象深刻的一次,是他值班时遇到一个彝族小伙子来求助:“我想借你水桶用一下……”

  纪向东感到纳闷,问他要水桶做什么用?彝族小伙子吞吞吐吐,好一会儿才说:“我媳妇在厕所生了。”

  “赶紧带我去看看。”纪向东心里一紧,跟着就来到车厢,发现小伙子的妻子正拿一件外套包着刚出生的孩子。纪向东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在下一站下车就医,可以联系120接站,但这对年轻的彝族夫妻均表示不需要。他只好快速取来药箱,同时安排广播找医生,协助给产妇和孩子做检查。“我还找来新床单,把孩子包裹起来。”来来回回,忙得纪向东满头汗。

  在这趟列车上生孩子的事并非偶发情况,成都车队的巩涛也遇到过,“一个彝族妇女突然在火车上生了,她同行的姐妹们不知道怎么办,找到我们乘务人员。我当时正在值班,生产的女子告诉我,她怀的是双胞胎,在列车上只生出了一个,我们马上联系了下一站附近的医院和120。”那真是一次争分夺秒的抢救,好在后来这两对双胞胎都平安无事。

  “还有一次,一位彝族同胞将钱包绑在腰上,上厕所时,钱包从厕所的洞里掉了出去……”巩涛回忆,那时候的列车厕所都是直排式,手机如果掉下去,基本就摔碎了,钱包还有希望找一找。列车工作人员马上通过车站联系上了路段巡道工,找了一个上午,终于找到了装钱的黑袋子,将彝族同胞打工挣的几千元钱完璧归赵。

  正是这些意外经历,让这列火车有了一个“民族列车”的别称,还获得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的殊荣。

  17岁时她发生意外,双上肢高位截肢,一直辗转在四川当地打工。2004年,22岁的她通过自学考入青岛黄海学院,这趟列车就成为她到山东求学的唯一交通工具。

  “在这列车上,我结识了很多好心人,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的人生之路一点一点变得顺利起来。”刘仕春说,在列车上认识的第一位好心人是列车员王友军,“每次上车,王叔叔都会帮我搬行李,放寒暑假有时候买不上票,我也会打电话求助王叔叔,帮我上车补票。”

  还有同路的热心乘客,他们是到成都进货或者开会的山东老乡,看到自强不息的刘仕春,会给她留下联系方式,经常写信鼓励她,寄钱资助她的学业。

  2006年,刘仕春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小伙,河南南阳人。巧合的是,南阳正是这趟列车途经的一个站点。刘仕春还记得,一年后第一次跟着男友回家,两人先从青岛坐这趟车去了南阳,见完家长后,小伙子又送她返回青岛上学。

  车上,看到刘仕春找到了帅气的男友,王友军非常高兴,还请他俩去餐车吃饭,“点了芹菜炒肉、炒菜花、西红柿炒蛋等,四菜一汤。”其间,王友军还以家长的口气嘱咐刘仕春的男友:“今后,你要好好照顾小刘啊。”

  后来两人结婚,刘仕春大学毕业留校当了老师,在青岛安家生子。很长一段时间,她回四川老家没有再坐火车,而是选择更快捷的飞机或是自驾,差点都快忘了这趟列车。

  去年暑假,刘仕春想着带两个孩子走一下自己走过的路,于是全家订了Z316次列车的卧铺票,从成都返回青岛,“没想到孩子们很高兴,他们觉得在火车上睡觉,这件事很新鲜。”

  交织着久别重逢的感慨和孩子们的兴奋,一家人光顾感受这趟怀旧之旅,结果到站时把一个包落在了车上,这个包里装着亲戚们给孩子的几千元压岁钱。刘仕春发现后马上联系火车站寻找,没想到这趟车的列车员在打扫卫生时,已将她遗落的包妥当保管。

  “这么一个不显眼的袋子,乘务人员还能注意到,真是太不容易了。”原来,这是一个装轮滑鞋的手提袋,里面最初还装着水果,后来水果被吃掉,塞满了果皮,不仔细查看,就会当作装垃圾的袋子。“这趟车的服务还是一如既往的好!”为此,刘仕春专程给车队送了一面锦旗。

  “这是一趟可以看到很多风景的列车。以秦岭为分水岭,过了秦岭,南方的气息更浓,风都是柔软的、暖暖的。列车进入河南后,一马平川,让人辨不清方向。”刘仕春难掩激动地回忆,“上学那会儿,每年放完暑假坐这趟车时,都会感慨窗外风景的变化,比如秦岭以南的稻子都收完了,北方的玉米还没开花呢。”

  随着列车缓缓启动,窗外的风景开始变换,从城市的高楼大厦逐渐过渡到郊外的绿野山川,这趟车陪着刘仕春走过很多人生重要节点,对她来说,车窗外的风景也是人生的风景。

  的确,列车不仅是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承载着人间百态。每一天,从清晨到深夜,穿梭于高山大川之间的列车上,演绎着一个个或温馨或感人或惊险的故事。

  2024年5月10日,由成都车队成都五组值乘的成都西至青岛北Z316次列车,在引镇站开车后,列车员陈雨彤注意到,软卧车厢里携带一名女婴的两名女子,整晚没有出过包房,也未听见孩子哭闹声。两人持有成都西到济南的车票,陈雨彤觉得孩子太小,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声音有点奇怪,便向列车长司磊作了汇报。

  司磊得知情况后便和陈雨彤来到包房,以帮助旅客打水为由进入包房查看情况,发现婴儿被放在床尾位置,旅客对其照料看护并不上心。这让司磊觉得事有蹊跷,便将情况告知列车乘警,乘警随即到场了解情况。

  经调查,女婴是其中一名女性所生,因是未成年,家长不知此事,孩子父亲不肯承担抚养责任,自己又无能力抚养,便通过网络找到愿意收养孩子的人家,约定以9000元将孩子卖给济南的收养人。由于列车乘务人员的警觉性,一起贩卖人口案被及时破获。

  “因为运行时间长,这趟火车上的突发情况也是最多的,遇到的最常见问题是帮旅客找东西,几乎每趟车次都有落东西的旅客。”纪向东说,手机、电脑、身份证,这三件是最常见的遗失物品,“还有很多拿错包的。行李架上并排的黑色双肩包,旅客到家了打开一看,物品一样也对不起来,才知道是拿错了。”

  南来北往的乘客多,纪向东早已习惯了帮大家解决各种大小问题。曾有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来到车厢对我说,叔叔我饿了,想吃饭。我一看他的车票,是一张救助站的证明车票。”纪向东摸了摸口袋,正好有50元钱,都塞给了男孩,并带他到餐车吃了盒饭。送到站后,纪向东又把自己带的4包方便面给了他,“这个孩子和我儿子年纪相仿,真希望他以后能有好的去处。”

  一幕幕场景在列车员们的娓娓讲述中具现,所有大事小情在这趟列车2561公里的风驰电掣中,化作对工作和生活最温暖的记忆。

  1月12日中午12时许,阳光穿透冬日薄雾,洒在站台上,再过一小时,青岛往返成都的旅程又将开启。

  火车站内人来人往,行色匆匆的人们怀揣着各自的目的和梦想,准备登上通往远方的Z318/5次列车。他们有的是为了生计奔波,前往大城市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有的则是归心似箭,结束一年的辛勤劳作后踏上回家的路;还有的是充满好奇与期待的游客,渴望探索未知的风景。无论目的如何,列车都成为了他们共同的旅伴,承载着他们对生活的期许。

  又一年春运大潮即将于1月14日开启,综合研判,2025年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90亿人次,铁路客运量有望分别突破5.1亿人次,规模有望创历史新高。

  在中国,高铁与绿皮火车不仅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出行方式,更彰显了国家发展的双轨并行——既有令世界瞩目的高速进步,也有温暖人心的传统坚守。犹记2023年,一张照片引发网络热议:一列高铁呼啸着快速超过一辆绿皮火车,这一刹那,被誉为“中国速度与中国温度的完美碰撞”。这不仅是技术的飞跃,也是人文情怀的体现。

  随着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高铁已成为国家的一张新名片,而那些行驶在大山深处、服务偏远地区的绿皮火车,则以其特有的温度,成为不可或缺的民生线。

  在科技不断刷新纪录的今天,中国的高铁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比如复兴号CR450AF型电力动车组是中国铁路自主研发的电力动车组,设计时速可达400公里每小时。中国高铁的迅猛发展,不仅提升了国内交通效率,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与发展速度。

  与此同时,绿皮火车依旧以它独有的节奏,在广袤的国土上缓缓前行。这种“慢”不是技术的滞后,而是温情的选择。在一些边远地区,绿皮火车是连接外界的重要交通工具。它们常在崇山峻岭间穿行,虽然相比高铁很慢,却能到达最需要的人群中,提供最大的便利。

  淄博至泰山的7053次旅客列车,就是一列网红火车,它是山东省唯一的公益性“慢火车”,乘客们坐着火车赶大集,吃农家饭、买土特......多年来为鲁中山区百姓提供交通便利的同时,在助力沿线脱贫攻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绿皮火车的存在,反映了中国对均衡发展的承诺。它们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传递关怀与温暖的纽带。比如这趟往返于青岛与成都之间的列车,为两地居民提供了实惠的票价和必不可少的生活出行服务,促进了东西部协同发展。

  无论是飞速发展的高铁还是温馨坚守的绿皮火车,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独特的交通生态。高铁象征着中国的速度与效率,而绿皮火车则代表了中国的温情与包容。这两种看似对立的存在,实则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在未来,高铁和绿皮火车还将继续在各自的轨道上奔跑,一个是速度的极限挑战者,另一个是温情的守望者。双轨并行,共同构建了南来北往的铁路大脉络。

国内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国内新闻:

  • 下一个国内新闻: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国内新闻 新闻周刊|鲁蜀通达!2561公里的奔赴 (03-21)
    普通国内新闻 新闻周刊丨避寒游、看极光……一起解锁冬日文… (03-21)
    普通国内新闻 北方新报数字报-◎一句话新闻 (03-20)
    普通国内新闻 铃空游戏辟谣虚拟币谣言 腾讯副总裁王波退休 … (03-20)
    普通国内新闻 《万物契约》转向单机 天美工作室架构调整丨一… (03-20)
    普通国内新闻 2024最近国内国际新闻大事件汇总 最近的新闻大… (03-19)
    普通国内新闻 好消息!大事!1月6日凌晨2点前中国传来20条好… (03-19)
    普通国内新闻 1月7日周二《新闻联播》要闻22条 (03-19)
    普通国内新闻 人民日报金句摘抄(931) (03-18)
    普通国内新闻 2025年2月8日《人民日报》摘抄 (03-18)
    普通国内新闻 人民日报金句摘抄(919) (03-18)
    普通国内新闻 长的55字短的仅两字!财经新闻标题怎么取 (03-17)
    普通国内新闻 1月22日·上海早新闻 (03-17)
    普通国内新闻 现场短新闻 雪夜中的温暖守护 (03-17)
    普通国内新闻 今日早报每日热点15条新闻简报每天一分钟知晓… (03-16)
    普通国内新闻 今日早报每日热点15条新闻简报每天一分钟知晓… (03-16)
    普通国内新闻 今日早报每日热点15条新闻简报每天一分钟知晓… (03-16)
    普通国内新闻 织密虚拟世界法网 对“按键伤人”说“不” (03-15)
    普通国内新闻 南昌详细通报“李某雪事件”情况 (03-15)
    普通国内新闻 2022下半年转运的生肖 (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