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步入智能教育新赛道 中小学校…
 杨浦建发海宸2025闪亮登场-杨…
 今天刚刚发生的新闻
 今天刚刚发生的新闻2023 MBA…
 关于开展2025年度甘肃省工程…
 九部门联合发布扩大服务消费…
 女孩酷似刘亦菲走红3条视频涨…
 创新从“原点”生长|了不起…
 宇信科技:公司拥有一支和各…
 探索科技成果轉化 上海孵化A…
 今日《新闻联播》速览〔2025…
 9月15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
 9月15日东方财富财经晚报(附…
 国际新闻早知道丨波兰同意北…
 国际新闻早知道丨委内瑞拉指…
 国际新闻早知道丨乌加入欧盟…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
 中国章程
 时政微观察丨牢牢守住耕地保…
 最新动态_央广网
 中国军情动态忠实“跟班”炒…
 最新动态:乌克兰说一军事学…
 驻马店新闻
 阿拉伯-伊斯兰峰会将谴责以色…
 《军报每天读》20220331
 山东_山东中公教育
 山东省云教育服务平台 MBA智…
 山东教师招聘公告
 亚马逊海外购微信小程序:活…
 “利润率要么是0要么为负”!…
 从张楠到蒲燕子“女将们”打…
 长汀新闻_长汀县最新新闻-闽…
 特色浓、立体化、多功能………
 县域景区如何承接”非热门目…
 理论天地 - 中国日报网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
 2025年注册入学政策公布!资…
 今天全世界都在看的新闻 202…
 今日《新闻联播》速览〔2025…
 就在今天 9月15日早上 CBA传…
 张希良:将全国碳市场建成“…
 AAAI:2025年全球AI论文中国…
 中国人XXXNXXX18中文
 时政新闻眼丨从“上合”到“…
 半岛网政事-提供权威实时国内…
 时政新闻眼丨胜利纪念日习重…
 增强“三性”:让党的创新理…
 盘点2024年军事科技竞争热点
 军事晚报AI速递:今日军事热…
 2025考研政治单选题解题技巧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教育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步入智能教育新赛道 中小学校如何“驭浪前行”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9/17 12:01:25 | 【字体: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站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历史节点,基础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根基,既不能做畏首畏尾的观望者,也不能成为盲目跟风的逐浪者,而是要在技术创新与教育规律之间找到平衡点,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建立连接点,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数智时代找到适切的发展坐标,让每位教师都能在人机协同中实现专业升华。唯其如此,方能真正驾驭人工智能教育浪潮。

  人工智能的本质仍是工具,而非教育的全部。2024年11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明确了中小学加强人工智能教育的总体要求和实施路径。面对不断升级的人工智能技术,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拥抱、引导善用、趋利避害”的基本原则,通过试点先行,因地制宜探索,逐渐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从“小切口”突破,持续丰富技术应用场景。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能力与技术素养奠基的关键期,若能从具体场景切入,通过“小切口”试点,逐步拓展技术应用场景,既能降低改革阻力,又能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积累本土化经验。今年春季新学期开学,全国共计超2000所中小学校将人工智能融入“开学第一课”,覆盖开学仪式设计、教学展示、管理服务等环节,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展现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成果。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凸显出各地各校正在“动起来”,结合区域特色和实际教学场景,积极创设培育学生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的应用场景,推动技术应用从宏大叙事回归真实需求,让创新实践从“展示性工程”变为“生长性探索”。

  在“关键处”发力,持续赋能教师素养提升。任何教育的落地和实施,都离不开教师的作用,教师是学校落实人工智能教育的关键推动力量。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人工智能素养的“木桶效应”正制约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部分教师困于技术焦虑,将AI工具束之高阁;有些教师陷入“技术至上”误区,课堂沦为设备展演。破解这些难题,亟须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让教师真正成为“人机协同”教育新生态的构建者。要坚持分层分类,根据教师群体的差异化需求建立“三阶赋能”机制:面向新教师开展“AI工具应用速成培训”,比如30分钟掌握智能批改、课件生成等基础技能;面向骨干教师设计“学科融合工作坊”,如数学教师掌握机器学习辅助习题设计,美术教师研修生成式AI创作指导等;面向“种子教师”组建跨校研究共同体,攻关智慧课堂重构等前沿课题,努力培养一批懂技术、会教学、善引导的人工智能教育骨干力量。

  以“大协同”为支撑,持续汇聚家校社企合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是重构教育生态的系统工程,需构建“家校社企”四位一体的协同网络,通过机制创新实现资源融通、优势互补,为人工智能教育注入持久动能。家校协同层面,学校可以通过家长课堂、AI体验日等活动,帮助家长理解技术工具的教育价值,引导家庭合理利用智能设备开展亲子探究,从“单向输出”转为“双向共建”;校社联动层面,学校可以与科技馆合作开发“AI+科学探究”主题日,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体验机器人编程、数据可视化等技术应用;校企合作层面,学校可与头部科技企业共建“AI实验室”,联合开发校本课程,将企业真实案例转化为教学资源;政府层面需统筹协调多方资源,建立“教育产业社区”协同平台,制定AI教育合作标准与激励机制。通过“大协同”,人工智能教育将突破校园围墙,促进家庭的情感纽带、社区的场景资源、企业的技术力量与学校的教育智慧深度融合,形成技术赋能、资源共享、价值共育的教育新生态,为学生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AI对基础教育的重大挑战,是如何在技术狂潮中守护人性的温度。未来的教育图景中,人工智能不应是冰冷的工具,而应成为照亮教育理想的火炬。这既是教育强国的应有之义,更是智能文明时代人类智慧答卷的底色要求。

  坚持科技与人文融合。人工智能教育若仅聚焦技术,则容易导致学生陷入“工具理性”的陷阱;若忽视科技发展,又可能使教育脱离现实需求。唯有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深度融合,才能培养出既懂技术,又具人文情怀的新一代,使其在技术浪潮中保持理性思考与人文温度,真正成为面向未来的人才。

  坚持守正与创新并重。应对挑战的关键不只在于技术升级,更在于教育理念的重塑。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需在“守正”与“创新”中寻求平衡,既要坚守教育本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又要以创新思维拥抱技术变革,为教育注入新动能。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坚持个体与群体共生。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推进需打破“个体孤立学习”或“群体同质化”的单一模式,通过个体发展与群体协作的共生机制,实现教育生态的良性循环。个体与群体的共生,既是技术赋能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能力的关键路径。唯有在技术赋能中既尊重个体差异,又重视群体协作,才能培养出既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又能协同解决问题的未来人才,真正实现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作者:王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教育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教育新闻:

  • 下一个教育新闻: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教育新闻 步入智能教育新赛道 中小学校如何“驭浪前行” (09-17)
    普通教育新闻 山东_山东中公教育 (09-16)
    普通教育新闻 山东省云教育服务平台 MBA智库 (09-16)
    普通教育新闻 山东教师招聘公告 (09-16)
    普通教育新闻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立德树人 为教育强国建设… (09-15)
    普通教育新闻 早安东坡故里·天府眉山! (09-15)
    普通教育新闻 《新闻联播》报道:立德树人 为教育强国建设贡… (09-15)
    普通教育新闻 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并介绍教育… (09-14)
    普通教育新闻 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办“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09-14)
    普通教育新闻 湖北中教教育集团的个人主页 (09-14)
    普通教育新闻 上海本地宝-爱上本地宝生活会更好 (09-13)
    普通教育新闻 保利虹桥和著售楼中心首页网站(上海嘉定)保… (09-13)
    普通教育新闻 旗帜润心凝师魂守正创新向未来!嘉定区教育系… (09-13)
    普通教育新闻 中国教育新闻网:宁波职业技术大学——以语言… (09-11)
    普通教育新闻 铸魂强师托举教育强国梦 (09-11)
    普通教育新闻 千帆竞发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09-11)
    普通教育新闻 浙江银行招聘-中国建设银行总部2026年度校园招… (09-10)
    普通教育新闻 2026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公告… (09-10)
    普通教育新闻 2026中国建设银行惠懂你平台运营中心校园招聘… (09-10)
    普通教育新闻 上海老年教育课程建设联合体工作推进会在华东… (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