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选票请从2018年11月26日的《扬州日报》上剪下或复印选票,填写后寄往:扬州市教育局办公室(地址:扬州市淮海路54号,邮编:225009)。请在信封左下角注明“教育大事评选”字样。
网络投票请登录扬州教育网(或扬州市教育局官方微信(微信公众号“扬州教育在线”)、官方微博(“扬州教育在线”)按相关提示进行投票。
所有投票限选10条,多选无效。截止日期为2018年12月5日(填写选票以邮戳为准),组委会将根据得票多少,确定“2018年扬州教育十件大事”。
教师节前夕,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代市长夏心旻分别走访了城区部分中小学校,与教师代表亲切座谈,向全市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
2. 高考万人口普通类本二以上达线率蝉联全省第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喜结硕果
2018年高考,我市普通类本二以上达线多人,本科达线率近九成,每万人口普通类本二以上达线点多,再次位列全省第一。全市400分以上高分人数实现倍增。扬州中学有10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全市录取15人。今年我市被C9高校录取比去年增加50多人(我市增加数占全省增加数一半以上)、985高校录取增加60多人(我市增加数占全省增加数近一半)、211高校录取增加144人(我市增加数占全省增加数约四分之一)。高中数学、物理、化学学科竞赛获奖人数大幅上升,14人获全国一等奖,156人获省一等奖,4人进入省集训队,宝应中学刘方轩同学摘取全国物理奥赛金牌,列江苏省第一名。
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积极开展体育训练项目进校园活动,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全面提升。在江苏省第十九届运动会青少年部竞技体育项目中,扬州获金牌77枚,奖牌总数223枚,总分2493分,均居全省第6位,创历史最好成绩。市教育局获省运会优秀组织奖第一名。
全市普通高中扩大招生规模,其中“老七所”高中每校增加100人,全市共招生23530人,包括综合高中在内共比上一年增加3235人,增加8.8个百分点。
扬州市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三增一减”,全面增强学生体质,有效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抽样检测男女生近视率分别比上年下降3.96和4.07个百分点。扬州市“青少年茁壮成长工程”工作经验两次作为唯一一家地级市代表在全国会议上进行介绍,得到教育部陈宝生部长等与会领导肯定。扬州防近视策略登上教育部简报。
我市大力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推进会,市纪委、市监委、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联合印发《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在全市摸排的基础上,重拳出击,目前已突击检查了全市1109家校外培训机构,集中整顿在办学资质、安全隐患、收费管理、教师聘用等方面的违规行为。
百名机关干部“排忧解难”大行动;千名仁爱教师“家访故事”大分享;万名教职员工“解放思想”大讨论;百名校长微讲坛、千名骨干教师课堂大点评、万名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我市连续十三年开展的师德师能建设双“百千万”工程荣获省教育厅师资建设案例特等奖。
我市大力倡导全市小学到高中十二年基础教育阶段学生阅读百本名著,背诵百篇名篇,了解百位名人,欣赏百首名曲百幅名画,观赏百部优秀影、视、剧。通过研制目录、培训教师、整合资源、活动推进、全员落实,丰富学生的人文积淀与科学素养,为培养高素质学生、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2018年,全市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9所,新创省优质幼儿园16所、市优质幼儿园8所,省、市优质园占比达97.3%。全市65个乡镇和6个行政村的181所幼儿园均实行了服务区制度,让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
市教育局出台了《“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具体操作指导意见》,推进低收入农户(含建档立卡和农村低保)子女免学费、免住宿费、免伙食费、免书本费工作。全年为4800余名低收入农户子女减免就学费用1100万元。
7月30日,市教育局被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表彰为省双拥模范单位。
2018年,我市首次委托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面向全市招收五年一贯制大专学历学前教育专业委培生20人。学生就读期间免培养费(含学费、住宿费),毕业后需回扬自主选择幼儿园就业。录取考生中最高分达四星高中分数线,全部超过三星高中分数线. 法治教育结硕果全省赛场显扬名
10月20至21日,在全省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省级决赛中,我市梅岭小学西区校的陈鹏宇、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的朱星羽同学分获小学组、初中组特等奖,斩获了全省4个特等奖中的2个,他们即将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总决赛。
年轻教师专业成长平台见成效,在省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共有9人获一等奖,获奖人数居全省前列。梅岭中学李敏老师获道德与法治省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第一名。
2018年,12期家庭教育大讲堂活动邀请多位知名专家为广大市民普及家教方法,活动视频近25万人点击观看。100张“家庭教育微处方”面向社会征集,180名家庭教育志愿者走进社区辅导站、家长学校,助力亲子共成长。
市教育局紧密围绕“青少年茁壮成长工程”,扎实推进每天一节社团课计划,专项投入400万元,市直10所初中约1.37万名学生参与近500个活动项目,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促进教育公平,加强随班就读,全市普通学校建设融合教育资源中心45个。出台《关于开展适龄重度残疾人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对290名不能到校的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实施送教上门服务,实现残疾人义务教育一个不少。
2017年至2018年,市教育局按“分段推进、逐段落实、层递检查、总体检测、全面评估”的工作流程,建立健全了市直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强化规范教育财务管理,防范廉政风险。
2018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江苏分会场活动在我市举办,扬州“我是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展示活动展现了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成果,活动视频在全国学前教育学会网站展示,《中国教育报》进行了专题报道。
扬州市纪委、市教育局组织专家编写扬州市《小学生家风读本》,遴选22位历史名人及其家庭,把家风建设延伸至校园,城区4所小学首批试用。
24. 扬州开通首条“亲子公交专线日,我市首条“亲子公交专线”正式开通,该线路起点为育才小学东区校,中途串联汶河小学东区校,全长12.5公里,覆盖28个居民小区,仅限学生和护送学生的家长乘坐。
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加强扬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新时代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职教德育“真、善、美、健”方向,建立“德智并修、德技并修、德体并修”机制,职教德育工作“校校有品牌”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2018年,我市又有28所学校成功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通过率100%,列全省首位。
召开了全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联席会议、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会议,落实高校安全稳定和意识形态责任制,开展了防范抵御宗教向校园渗透工作专项排查,全市高校政治稳定,助推扬州教育高质量发展。
“百名特级教师牵手乡村教育”行动如火如荼,200多名省市特级教师走进乡村,支持农村学校教研组建设,38个市级名师工作室、69个县级名师工作室和33个乡村教师培育站开展吸纳培养,5000多名乡村教师受益。
为校园营养改善计划保驾护航9月,市教育局、市卫生计生委、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出台了《扬州市中小学校营养配餐暨食品安全管理指导意见》,通过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安全和营养配餐管理制度,为校园营养改善计划保驾护航。
教师发展又添新平台扬州中学等6所学校被评为首批省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广陵区教师发展中心通过省评估,全市教师发展又添新平台。
60名家智慧共享60余位知名教育专家来扬讲学,20场教育讲坛传播经验,第二届特级教师论坛启迪智慧,先锋课堂展示、学术沙龙和专家讲座陆续举办,6000多名一线教师在家门口享受教育盛宴。
“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县(市、区)”近年来,我市强化校园“三防”建设、严格校园安全管理、提升师生安全素养,平安校园建设成效明显。7月20日,高邮市被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综治办评为“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市”。
2018年,全市升级改造标准化考点23个、标准化考场1590个,实现网上巡查高清化、身份验证多元化、作弊防控智能化,高考、自考考生首次通过“身份证+刷脸”方式验证入场。
2018年中考,我市在全省率先推出网络查分方式,第一时间为3.7万考生及其家长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服务。
2018年,全市普高共有5名学生被录取为空军飞行学员,出飞人数列全省第二。另有3名学生被录取为扬州首批海军飞行学员。东部战区空军政治工作部专程给扬州市政府发来贺信。
2018年,市教育局出台《关于2018年全市普通中学招收优秀运动员的意见》,首次规定四星高中优秀运动员和艺术特长生招生计划不低于学校招生计划的1%,今年全市普通高中招收优秀运动员180多人,比去年增加50%。
“扬州市实验教学名师工作室”承载实验教学的研究、督导、培训、竞赛、送教下乡等多种活动,向各县(市、区)送出实验教学课程52节,惠及师生2000多人。
全市中小学校重视好习惯养成教育,60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近60万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宣传“扬州文明有礼二十四条”,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文明有礼二十四条。
扬州新疆新源学校网上结对工作全覆盖,两地师生共享优质资源,共研教育教学,共同开展德育活动。
2018年,全市共有28万多名考生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成人高考报名考试、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等各类社会教育考试,学习型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全市开展了第四批校本教研星级学校评审,评定四星级学校9所、三星级学校13所、二星级学校11所。评审注重教研实效,有力推动了学校内涵发展。
全市中小学生阳光体育比赛吸引超万名中小学生参与,足球、篮球、乒乓球、田径、排球、羽毛球、武术、游泳和新增的小学生击剑等项目陆续开展。
通过“绿色飞行”视导、样本检测、课堂教学研究和调研考试等方式开展质量监测,利用大数据提高质量分析科学化水平,分析教育教学优化策略,完善具有扬州特色的基础教育质量保障链条。
2018年全市共招收宏志班26个,其中市区17个,宏志班办学质态进一步提升。
2018年,扬州教育国际交流活动丰富多彩。扬大附中师生参加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总督府欢迎仪式;美国硅谷东区高中学区与邗江中学缔结友好学校;扬州旅游商贸学校师生赴法国学习法式大餐、法式甜点制作及红酒品鉴。来自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外方校长代表团与我市多所中小学签订了友好交流协议。
高一新生军训会操展演8月31日,全市普通高中新生军训会操展演成功举办,20所普通高中学校代表队近2000人参加了活动,规模创近三年之最。
8月至11月,扬州市教育局、扬州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扬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总台)联合启动2018扬州市小学生经典诵读大赛。全市小学生的诵读声借由近30场扬帆直播和“FM985”的电波展现了传统文化多样的魅力。
2018年,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等3所市直学校建成市标准化医务室。“十三五”期间,市直各学校医务室力争全部达到标准化医务室建设标准。
我市宝应邗江江都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全年吸引超过六万人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邗江基地被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