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岸津声】网聚文明力量 争做中国好网民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0/2 4:29:34 | 【字体:小 大】 |
根据《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网络的加快普及,网络聊天和游戏成为了流行娱乐,网络购物、数字健康、网上就业、政务网络平台等领域发展也为大家的生活提供便利,而国家不断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更是让网络与未来长期发展相联系,网络在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存在日益重要。
但繁荣之下,也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负能量”,网络暴力,网络攻击等情况时常发生,严重影响了网络安全和网络环境,打造清朗网络空间已经成了大家急盼。
网络环境由全体网民构建和维护,每一位网民都是打造清朗网络空间的主体,争做中国好网民,才能从根源上清正网络风气。习曾经多次强调要加强全党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发动全社会参与维护网络安全,培育“中国好网民”。中央网信办也提出要做“四有”网民,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
“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只有先树立了观念,才能在网络活动中,有意识地规范自身行为,每位网民都应该认识到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将维护网络安全付诸实际行动。“有文明的网络素养”,许多网民以网络上的虚拟身份作为遮掩,进行一些低素质的发言和行为,挑起争吵辱骂等,并认为这是私人行为,在数量庞大的网民中不值一提,但实际上,网络是公共空间,中国好网民包含的是十亿多的网民的各种网络大事小情,行为会互相影响,只有每位网民都提高网络素养,自觉文明上网,才能以点到面,从而全面提升网民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通过培养习惯,习惯性自觉网络守法,抵制非法信息的诱惑和侵害,使文明上网成为一种常态。“有必备的防护技能”,如今,网络暴力、编造谣言、网络诈骗等乱象层出不穷,网民尤其是青少年和老年网民,面对这些侵害,要具备防护技能进行抵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才能保障中国好网民建设。
目前我国网民的数量庞大,网民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建设全体“中国好网民”任重道远,我们就要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以“四有”的标准,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勇于承担自己的网络责任,在网络活动中保持高素养,自觉遵循法律和道德,在网络上打造正能量,传递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
“南岸津声”为津南区委网信办“网信津南”官方微信公众号下设专栏,聚焦时事政治、社会热点、理论前沿、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等主题,鼓励全区好网民和网络文明志愿者等群体积极创作,推出一批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原创网络评论文章、图解、H5、微视频等网评作品。
|
|
 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