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明确提出,内江市将建设成渝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成为内江争创省级创新型城市的一项重要部署。为此,内江市通过抓示范、育主体、聚才智、促转型等一系列措施,积极探索独具内江特色的城市创新发展新路径。
位于资中县银山镇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的医学实验用猪(内江)产学研基地是国内首家高标准医用基因编辑小型猪试验基地,于去年9月落户内江。该基地利用基因编辑和体细胞克隆等先进技术,为异种供体、低免疫源性生物材料、人类疾病模型等提供研发产品及服务,是内江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点项目。
据了解,基因编辑小型猪试验基地占地约100亩,一期工程目前已建成隔离、妊娠、分娩、保育共十栋圈舍以及粪污处理区和办公用房,于今年5月投入运营,包含10种基因修饰小型猪共200余头。该基地着力实现医用猪的繁育、研究和应用转化,建立医用猪饲养的规范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助推我市生物科技创新发展。
四川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潘登科:“项目的成功进展得益于内江市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使我们的高精尖技术成果得以在内江落地。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生物医学领域转化;同时吸引和聚集了更多的农业和医学领域的科研院校和技术专家入驻内江,为内江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和提升协同发展能力做出积极贡献。”
在培育创新主体、推动成果转化的政策指引下,像基因编辑小型猪基地这样的重点科研项目在内江市还有很多。今年第一季度,内江市成功争取省级科技项目立项资金2000万余元,今年以来全市共有15家企业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助力经济2020”科技项目的申报。
同时,内江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倍增行动,构建“在孵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梯次培育机制,力争到今年底,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入孵企业和研发机构达到570家,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5家。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背景下,内江市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为省级创新型城市创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撑,加上厚实的产业基础和坚实的创新载体,内江市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和建设成渝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得到了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邓玲:“内江的创新资源是比较丰富的,因为内江一直是我们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城市,工业、文化特别丰厚,而我们在整个工业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创新资源,我们又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丰厚的城市,这样的话从要素来讲我们是比较齐全的。”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汤继强:“内江作为一个开放型的现代型的城市,这些年牢牢地把握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通过科技创新去助力城市的产业和经济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去服务于成渝主轴重要节点城市的打造,我们相信未来的内江一定可以以科技为魂、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来助推我们内江的进步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