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汽车、交通、科技等领域的代表和委员们,已纷纷公布提案,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建言献策。
作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历届两会议题都会对汽车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自动驾驶自2016年首次写入两会提案至今,一直是热议的焦点话题。今年,关于自动驾驶,代表委员们又带来了哪些提案建议?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今年,冯兴亚计划向全国人大提交7项建议,其中2项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密切相关。
自动驾驶汽车凭借其在便捷、安全、高效、低碳等方面的优势,成为未来汽车产业演进的必然形态,牵动着整个汽车产业技术升级转型。现阶段,我国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运营缺乏具体法律法规的支持与规范,且我国各地方出台的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运营试点规定各自为政,使得自动驾驶汽车难以商业化落地实施。
建议将自动驾驶汽车立法纳入下一个五年立法规划,并尽快成立专项立法工作组,探索制定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运营专项法律。在法律层面肯定自动驾驶汽车的合法性地位,明确自动驾驶汽车的商业化运营的特殊规则,优先完善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运营情形下的各类主体责任问题,为当下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商业实践提供可预期的行为指导。通过立法探索和制度建设,助力我国汽车产业在全球信息化、智能化浪潮中抢占先机。
发展智能驾驶汽车对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智能驾驶汽车商业化运用需要足够的数据积累和场景训练,但现阶段,智能驾驶汽车数据采集存在障碍,算法升级迭代受阻,目前针对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道路场景的测试运用政策鲜有明确,影响后期产品应用可靠性验证及准入试点。
建议:一是国家对智能驾驶汽车需要收集的场景及地理数据的权限进行适度放开,对不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的普通场景数据允许车企在合规范围内自行收集,国家可以加强相应监管。二是统筹各地尽快放开高速路、快速路测试场景,支持试点城市先行先试,并匹配智能驾驶道路测试需要,完善道路测试过程中管理配套要素的建设。
朱华荣表示,目前关键原材料高度依靠进口,车规级芯片等产品国产化亟待破局,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安全。国内方面,建议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有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的企业加快国内高品质锂资源的探测和开发。国外方面,鼓励和引导国内矿产资源企业、整车企业和电池电芯企业等市场主体,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海外锂矿等矿产资源战略布局与开发。
今年两会,何小鹏带来《关于探索加快自动驾驶应用落地体系化保障的建议》,从自动驾驶法律法规保障、安全机制保障和基础设施保障三个方面呼吁多方合作,共同探索推动自动驾驶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消费者享受到便捷、安全、舒心的智驾出行体验。
针对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加速发展和落地这一趋势,何小鹏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推动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相关立法工作,建议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制定修订,加快相关标准、技术规范要求落地;二是探索建立自动驾驶技术及自动驾驶汽车保险产品体系,建议制定自动驾驶汽车保险纲领性规划,鼓励部分地区开展自动驾驶保险创新先行先试,鼓励自动驾驶汽车企业参与保险产品创新;三是推动加快城市高精度地图审核流程,建议允许地图增量更新集中审核,建立线上备案流程和先用后审机制,允许和鼓励众源方式更新地图。
在连玉明看来,我国自动驾驶已进入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节点,应立足中国实际,充分鉴别和借鉴国外自动驾驶立法经验,尽快推动自动驾驶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针对构建和完善自动驾驶法律保障体系,他认为,可以从推动《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与颁布,更新涉及自动驾驶车辆保险、交通事故定责赔偿、网络和数据安全等领域配套立法制度,以及适时启动《自动驾驶法》立法进程来进行。同时,应该进一步鼓励、支持和引导地方自动驾驶领域创新实践,促进地方立法先行先试。
另外,连玉明认为,自动驾驶数据是消费维权的重要凭证和依据,消费者有权知悉、查阅、获取相关原始数据,要保障消费者的数据知情权和查阅权。可以制定自动驾驶数据分级分类安全规范、数据共享规范和数据流通规范,以此实现差异化的数据保护,保护企业竞争的公平性,并促进自动驾驶技术和产业发展。
从目前公布的提案来看,加快自动驾驶立法、促进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保障数据安全等依旧是今年全国两会关注的热点。除此之外,高精地图、车规级芯片、自动驾驶保险等议题也被提及,凸显出两会提案建议更深入、更聚焦、更精准。未来几天,预计将有更多与自动驾驶相关的提案公布,届时我们将进行全面汇总分析,与您一起回顾历届两会提案,洞察自动驾驶发展脉络与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