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盘点全国两会十大关键词透视…
 2022 年全国两会你最关心的话…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最新时政…
 美军公布中方驳斥!近日加拿…
 2021年河南小伙被牧羊人救下…
 中国队夺得杭州亚运会男子4×…
 人民日报聚焦报道!21岁田径…
 儿女双全!内马尔宣布女儿降…
 国家卫生健康委:14家大型公…
 中国已与39国签署46份气候变…
 来了!新闻早班车10月19日
 出口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占…
 【新闻早茶】冷空气携大风、…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又有新…
 新科技与新开始:两岸媒体人…
 天舟六号进入“发射倒计时”…
 世界最新资讯-快科技--科技改…
 2023年10大科技趋势哪些技术…
 国家接连出大招三四线城市房…
 两大信号表明三四线城市房价…
 虚高的三四线房价即将迎来下…
 部分三四线城市房价开始下跌…
 中国住房月度报表部分三四线…
 江西教育网登录入口-http:j…
 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入口_ntc…
 2024北京高考报名入口官网:…
 2021年安全教育平台登录入口…
 安全教育平台登录入口官网
 百年征途 续写华章 中国旅行…
 这16家企业长期霸占中国旅游…
 海南省中国旅行社
 中国十大旅行社出炉!
 海口市中国旅行社
 今日《遵义新闻联播》速览
 10月19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
 有点意思!今天的新闻联播信…
 央视新闻联播头条:习在江西…
 10月19日《新闻联播》主要内…
 《线·我的家在这里》在央视…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召开本科教…
 中国九寨沟第十九届国际冰瀑…
 总台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
 50条国内简短新闻报道
 分量最重、范围最广……中俄…
 2022年度“双十”特刊 十大新…
 近日新闻简短摘抄五篇
 国内外时政新闻30条简短
 经济热点新闻(2023年经济热…
 继往开来虎虎生威广软学院20…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时政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盘点全国两会十大关键词透视国计民生要点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0/20 17:33:22 | 【字体:

  中新网北京3月15日电 从开幕前一日即走红的“铁帽子王”,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创客”,再到“两高”报告中的“呼格案”,以及频被提及的“任性”……伴随着这些关键词在会场内外被持续热议,今年全国两会将于今日上午全部落幕。从这些词汇中,外界亦可窥出当下中国国计民生的要点难点。

  所谓“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这是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提出并形成的战略布局。今年2月2日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中共中央、国家主席、主席习首次集中阐述了“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

  在此次两会上,中国领导人对此作出具体部署,更加明晰地提出以“四个全面”统揽全局、谋划工作,同时“四个全面”也引起了代表委员的热议、点赞。

  有媒体分析,“四个全面”概括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中国现代化、推动改革开放的关键问题,拉高了民众“幸福感”。“四个全面”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当然会成为民众关注的热点。

  “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习6日在江西代表团的这句话,成为代表委员和媒体舆论持续热议的线日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习再度谈及这一话题,并警醒,“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

  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也强调了“政治生态”问题。

  “净化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引申出来的必然含义。”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分析称,政治生态这个概念的提出很有意义,实际是对党和整个政治体制运作提出的系统性思考。

  在全面从严治党、净化政治生态的背景下,反腐话题备受瞩目。两会开幕前一日,政协大会新闻发言人吕新华就以一句“没有不受查处的‘铁帽子王’”走红网络。

  “铁帽子王”拉开了此次两会反腐话题的序幕。此后,这一话题持续高热,代表委员有关反腐的议案提案层出不穷,“两高”报告更是大篇幅论及。

  两会会场上,中央高层亦是频频厉声反腐。其中,习指出,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使领导干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

  而就在此次两会进行期间,又有两名省部级官员落马。两会开幕前一天,军方也公布新一批共计14只军中“老虎”名单,包括备受关注的浙江省军区副政委郭正钢。

  “7%左右”,这是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也是两会期间最受关注的数字。

  事实上,7%左右的增速考虑了需要和可能,这与经济潜在增长速度潜力相吻合,也能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

  在下调GDP目标的同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三双”的思路,即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的“双结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双引擎”。

  中国希望以上述着力点,在新的一年里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除了“7%左右”之外,“创客”一词也成为此次两会的热词。

  在提到“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时,李克强提到“众多‘创客’脱颖而出”。这也是“创客”一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随后,“创客”一词迅速流行起来。

  “创客”,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创客”热衷于创新,也可以说,是指有梦想、更有行动的创新创业者们。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正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而作为推动创新的主要力量,“创客”的流行恰逢其时。

  就像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必将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一定能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让中国经济始终充满勃勃生机。

  其中包括2020年之前有望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2017年有望推出延迟退休具体方案,力争年内出台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方案,上半年有望出台存款保险制度、出租车改革方案,等等。

  此外,根据两会会场上释放出的消息,备受关注的国企改革系列实施方案、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也是出台在即。

  除了上述改革方案出台的“时间表”,此次两会期间还明确了一些改革具体实施的“时间表”,譬如,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养老金并轨今年将进入正式实行阶段。

  “时间表”倒逼改革落实。在两会期间相继披露的各项改革信息中,中国强力推进改革,啃下“硬骨头”的决心已清晰可见。

  习6日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

  此外,政协与人大会议开幕前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都遭遇“环保”提问,政协会议新闻发言人吕新华回应称“期待留住‘奥林匹克蓝’”;人大会议发言人傅莹则“搬”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称其“有牙齿”、对污染“零容忍”。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则在记者会上表示,一个好的法律不能成为“纸老虎”,要让它成为一个有钢牙利齿的“利器”,关键在于执行和落实。为此,他指出,要把过去环保执法“过松、过软”的状况彻底改变过来。

  此次两会上,“两高”报告对司法个案的关注无疑是一大亮点。这两份报告均提到了2014年沉冤昭雪的“呼格案”。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表示“我们深感自责”,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则表示“首先深刻反省自己”。

  连续八年到北京参会的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安顺市文联主席姚晓英表示,两高报告出现这样的话并不多见。

  与“呼格案”一并被最高检提及的,还有“徐辉强奸杀人案”、“黄家光故意杀人案”、“王本余奸淫幼女、故意杀人案”等几起冤错案件。

  谈及2015年工作安排时,周强表示,将“完善冤假错案复查纠正、国家赔偿、责任追究机制”。曹建明则表示,畅通在押人员控告申诉渠道,探索建立刑事申诉异地审查制度,健全冤错案件及时发现和纠正机制。

  立法法是关于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工作的一部重要法律。3月8日,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正式提请大会审议,成为该法自2000年实施15年以来的首次修改。

  在立法法的修改中,“税收法定”的内容因为关切民生,最受舆论关注。在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提交本次大会审议后,代表就有关条款的表述提出了意见。

  草案第三条中规定“税种的开征、停征和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一些代表建议将税收要素中的“税率”予以明确列举。

  12日,全国人律委员会主任委员乔晓阳作了审议结果的报告。法律委员会按照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要求,根据代表们的意见,建议将这一项的表述修改为:“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

  今日上午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将表决立法法修正案草案。针对这部“管法的法”,分析认为,通过立法法修改可以倒逼制度改革,严格规范立法程序,防范“任性”和“自由落体”。

  “任性”本是普通词汇,近一年跟随“有钱任性”的调侃风靡网络,最近更是火到全国两会。

  “任性”首次亮相今年两会,是3月2日的政协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大会新闻发言人吕新华说,党和政府以及群众在反腐问题上态度一致,“大家都很‘任性’。”

  三天后,3月5日,它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李克强谈简政放权时这样指出。

  当天下午,习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以一句“也不能那么任性了,否则靠什么可持续发展”,指出在经济发展上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转方式调结构。

  观察“任性”的这三次“现身”,一次秀出了中国“打虎”力度,一次简明形象地表明对公权力的约束,一次阐释了经济为何要转型升级。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详细】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详细】

时政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时政新闻:

  • 下一个时政新闻: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时政新闻 盘点全国两会十大关键词透视国计民生要点 (10-20)
    普通时政新闻 2022 年全国两会你最关心的话题是什么?想对哪… (10-20)
    普通时政新闻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最新时政热点必备看了让你… (10-20)
    普通时政新闻 2022近期时事热点素材(2022大事件盘点年十大… (10-19)
    普通时政新闻 2022年七月八月时政热点大事2021年7月8月十大… (10-19)
    普通时政新闻 2023十大热点时政2022时政热点事件 (10-19)
    普通时政新闻 李文龙冬奥会摘银、青岛海牛重返中超……2022… (10-19)
    普通时政新闻 2022年交易者关心的十大热点事件! (10-19)
    普通时政新闻 10月13日新闻早知道|昨夜今晨·热点不容错过 (10-19)
    普通时政新闻 涉恒大贷款34亿储户排长队取款?沧州银行辟谣… (10-19)
    普通时政新闻 2022-2023区县融媒体发展观察报告 (10-19)
    普通时政新闻 造谣沧州银行被恒大欠34亿致储户排长队取款 多… (10-19)
    普通时政新闻 封面评论 持续治理网络暴力击退仇怨集结的暗黑… (10-19)
    普通时政新闻 2022国考公考时政常识积累汇总(12月) (10-18)
    普通时政新闻 2022年国考必看时政热点!考前过一遍! (10-18)
    普通时政新闻 2022国考公考时政常识积累(12月02日) (10-18)
    普通时政新闻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国考国内时政… (10-18)
    普通时政新闻 国考时政热点常识积累(2022年12月27日) (10-18)
    普通时政新闻 近期时事政治:2020国内时政常识积累(12月4日… (10-18)
    普通时政新闻 近期时事政治新闻热点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