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好生态让山南群众富起来(辉…
 同比下跌44%中国车在俄罗斯遭…
 民航一句话热点新闻
 新闻联播资料?新闻联播是什…
 2025年7月23日每日时事政治新…
 三分钟速览《新闻联播》2020…
 2025年5月6日全球热点头条消…
 世界首例!海上无人机击落战…
 绝对将载入史册!俄方损失70…
 7月26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
 2025年5月31日国内外新闻摘要
 最新消息!今日必看10条要闻…
 财政部发布会释放房地产重磅…
 公积金贷款利率↓、政策支持…
 中国旅游新闻app
 中国金融新闻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2022学生实习报告范文
 2026安徽公务员考试考试流程…
 时政新闻眼丨习出席“金砖+”…
 2025年网站建设公司口碑排名…
 二十大最新国内网站建设公司…
 十大顶尖网站设计公司推荐:…
 “美国例外论”崩塌声中全球…
 为保住美国的不沉航母“一整…
 乌承认俄罗斯海参崴军营的爆…
 新闻评论:防灾减灾——每个…
 今日发生事件之解析--202559
 今日发生事件之解析--202553
 专家:日渲染周边威胁暴露军…
 这次空战印度吃了大亏
 解放军少将:不接受对中方的…
 我们的美丽城市 我们的宜居家…
 170家欧资企业与江苏无锡高新…
 中方另起炉灶拉60国成立新组…
 《开学第一课》直播在线最新…
 中央电视台直播录播2025年5月…
 今晚8点!在CCTV-1看安徽
 中央最新会议释放重磅信号!
 中央部委定调!5月开始关于房…
 政研观察 落实好中央政治局会…
 市场持续升温旅游行业动作频…
 旅游市场蓬勃兴旺 “流动”中…
 2025年中国旅游产业高质量发…
 陕蒙两地检察机关爱心接力托…
 今日早报每日热点15条新闻简…
 【新闻晚餐】六安一公职人员…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约20%员…
 把利润变成权利!搅动美国防…
 集体拉升!刚刚特朗普签了!
专题栏目
湖南视觉网络"模板城"--汇集CMS、EShop、BBS、BLOG等系统模板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国际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好生态让山南群众富起来(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7/28 20:38:14 | 【字体:

  盛夏,沿着雅鲁藏布江岸边的公路驶入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扎囊县,绿树、碧水和蓝天相映成景。不远处,自动灌溉设备正在给树木浇水,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

  曾经这里黄沙遍地,每到冬春时节,河道裸露、风沙肆虐。老人们回忆,种好的庄稼总是被埋在沙里,或是被大风吹跑。在当地干部群众的接续奋斗下,治沙带来了好生态,也成为居民增收的“致富经”。

  扎囊县阿扎乡章达村,一座座现代化大棚内,近一人高的芦笋在“流沙地”里生长正旺。

  芦笋为何能在此茁壮成长?原来,这并非普通沙土。大棚经营方绿之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当地丰富的牛羊粪改良沙性土壤,经过多年深耕细作,流动沙地成为有肥力、适宜作物生长的土壤。

  公司西藏事业部总经理喻莹介绍,目前改良沙化地1200余亩,建成智慧玻璃温室及联栋大棚18座、采摘棚20座,驯化、筛选出适合西藏种植的芦笋、网纹瓜、辣椒等多个果蔬品种。

  随着公司发展壮大,周边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挣钱。村民卓玛到公司工作后,跟着技术员学育苗、定植、打岔、采收等技术,成长为一名主管。“我们就近就业,既能挣钱,又能顾家。”卓玛很有干劲。

  “每天有50多名员工在大棚工作。我们带动当地380户农户增收,户均增收2万元。”喻莹说,公司将持续改良沙地,让绿色发展惠及更多群众。

  扎囊县扎其乡朗塞岭村,4000亩矮化苹果基地里,苹果挂满枝头、果香四溢。

  4年前,为防风治沙,扎囊县投资5.45亿元,在扎其乡朗塞岭村和桑耶镇洛村引进适宜在河谷沙地中生长的矮化苹果,种植面积上万亩。

  “这里气候独特,紫外线强,苹果花青素和果糖含量都很高,不用打农药。”扎囊县粮油公司技术总监李世银介绍,苹果上市后很受欢迎,30%在本地销售,40%销往区外,还有30%出口海外。

  苹果红了,村民们的日子甜了。用工高峰期时,在朗塞岭村务工的村民多达400名。“每人每天工资190元,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来这里工作的。”李世银说。

  索朗仁增从江苏南京的金陵科技学院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工作,跟着技术员学果园管理。“我选择回来,是因为熟悉这里的环境,还能更好照顾家里人。”索朗仁增说。

  一棵棵苹果树,也是防风固沙的屏障。“以前将近半年都是风沙天,一出门,沙子直往头发里钻。”扎囊县粮油公司总经理拉桑说,现在风沙退了,群众生产生活更方便了。

  山南市矮化苹果目前种植面积约3万亩,年产量近3000吨,带动3县600多名果农增收致富。“郁郁葱葱的果树是这片土地的宝藏。”拉桑深有感触。

  上世纪60年代,隆子县隆子河谷流传着一句话:“只要你说话,身上的沙土就会往下掉。”彼时,这里一年有近8个月时间风沙肆虐。

  1964年,时任隆子县新巴乡乡长朗宗带着群众试种柳树、杨树、沙棘等5种树苗,最终只有沙棘活了下来。1965年,隆子县开始推广沙棘种植,一种就是60年,在隆子河谷筑起一道绵延40多公里、占地超50平方公里的沙棘林,被誉为“世界最大人工种植连片沙棘”,成为一张亮丽的生态名片。

  如今的隆子河谷,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茂密的沙棘林在河道旁铺展延伸,岸上是绿油油的青稞田。

  “每年3、4月,我们都组织干部群众义务植树。”隆子县县长巴桑次仁介绍,近3年,隆子县新增沙棘林6000多亩,沙棘种植总面积达8.2万亩。

  树多了、沙少了,农民的收成更好了。昔日沙土地今日成良田——黑青稞亩均产量由300多斤提高到650斤,年产量达1.4万吨以上。

  好生态离不开干部群众的共同守护。多布杰是隆子河谷一带1500多名护林员之一,守护了沙棘林22年。树木灌溉、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每周巡护一次,每次走5小时。这些年,多布杰亲眼见证了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总是把“保护沙棘幼苗,注意环境卫生”挂在嘴边。“希望年轻人能继续保护和管理好林草资源,把好经验好做法坚持下去。”多布杰说。

  如何将好生态、好风景变成“好钱景”?巴桑次仁介绍,隆子县正延伸沙棘产业链,拓展到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同时,培育打造黑青稞、黑藏猪、黑藏鸡、黑白花奶牛“四黑”产业。

  “我们要把‘四黑’产业与旅游深度融合,让游客既能看沙棘林、走巡边路,还能亲手制作黑青稞糌粑、品尝黑藏猪烤肉,让好生态既扮靓高原,又鼓起老百姓的钱袋子。”巴桑次仁说。

国际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国际新闻:

  • 下一个国际新闻: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国际新闻 好生态让山南群众富起来(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 (07-28)
    普通国际新闻 同比下跌44%中国车在俄罗斯遭遇滑铁卢丨一句话… (07-28)
    普通国际新闻 民航一句话热点新闻 (07-28)
    普通国际新闻 “美国例外论”崩塌声中全球股市踏向新纪元:… (07-27)
    普通国际新闻 为保住美国的不沉航母“一整个国家被窃取” (07-27)
    普通国际新闻 乌承认俄罗斯海参崴军营的爆炸行为俄乌战争已… (07-27)
    普通国际新闻 1234tv直播 (07-26)
    普通国际新闻 視頻直播預告 2023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2… (07-26)
    普通国际新闻 凤凰新闻 (07-26)
    普通国际新闻 央视镜头下吉林新玩法引爆春日文旅热! (07-25)
    普通国际新闻 媒体聚焦丨央视关注黄梅龙船 (07-25)
    普通国际新闻 今天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靖江 (07-25)
    普通国际新闻 2025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直播在哪里看? (07-24)
    普通国际新闻 环球圆桌对话:以中俄印三方合作促“南方强音… (07-24)
    普通国际新闻 她是央视第一女主持人分开50年后和初恋重逢结… (07-24)
    普通国际新闻 新华全媒直播胜利日大阅兵 (07-22)
    普通国际新闻 加沙援助点遇害人数日增 国际社会呼吁制止“种… (07-22)
    普通国际新闻 “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竟赛落幕 (07-22)
    普通国际新闻 过去一夜印巴局势最新消息 (07-20)
    普通国际新闻 4月30日18点最新消息丨印度恐在24-36小时内采… (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