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带娃旅游一边崩溃一边自愈
 山东共青团:“请党放心强国…
 天大学子在抗疫一线上好“大…
 最高法发布反家暴典型案例解…
 国防部:日本加快扩军备武引…
 “110万乌军人阵亡和失踪”乌…
 国防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
 娱乐综艺_嘻哈
 世卫报告:2022年全球130万人…
 热点新闻事件钟祥(钟祥市新…
 正能量“在线”中国梦向前
 中国国防部:维护中缅边境地…
 中国人日均在线小时!你是多…
 延续向好态势 多领域数字见证…
 重磅!广西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吉林:制定20条举措服务东北…
 早上听新闻用哪个app好用的早…
 好用的看新闻软件 类似于今日…
 每日经济新闻APP“深读100”…
 房地产税再引热议:专家建议…
 深圳二套房首付款比例从11月…
 长沙买房资格新政策是什么?…
 巨量算数上线万高考生最关注…
 今日头条热搜榜周通2球谭龙破…
 今日头条热搜榜WNBA历史难寻…
 与捷克人物切赫并列21世纪国…
 ``令人惊讶的结局FIFA排名第…
 冬日浪漫~中国冬季十大最美旅…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今晨突发…
 突发!曝湘西女子当街杀害男…
 今日茂名一男子当街杀害一女…
 紧盯战备建设开展科研攻关
 把推进科技强军摆在我军建设…
 解密中国军事科技:从海上巨…
 上海今日社会面新增2例新冠肺…
 刚刚上海传来好消息!
 上海一小区竟发生野蛮一幕!…
 关于关注国内国际时事50字【…
 关注国际国内时事50字范文五…
 新闻办就《政府工作报告》修…
 周乃翔调研康复大学建设工作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
 给老师“减负”谨防“纸上谈…
 免费知网、万能掌上图书馆、…
 飞傲发布磁吸耳机升级线:可…
 科技头条Most
 品牌地产领跑龙年楼市 19大高…
 这些楼盘自持物业 5字头起买…
 好看不如实力品质有理 品牌楼…
 山东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旅游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带娃旅游一边崩溃一边自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2/1 23:06:54 | 【字体:

  小时候每年最期待的就是寒暑假爸妈带着自己出去旅游了,出门的头天晚上总是兴奋地睡不着觉。

  多少年后翻出当时的照片,看着爸妈年轻的模样,和扭成麻花的自己,也想跟自己的娃创造些特别的回忆。

  但在小红书上搜索带孩子旅游攻略,除了家庭出游的温馨时光的分享,可能更多的是其他家长泼的冷水——“带学龄前的孩子旅游不如在家门口挖沙子”、“确实很开心,累也是真累”、“很难评,在崩溃和快乐之间来回切换”......

  你带着一丝迟疑,兴冲冲地踏上旅程后,会发现,原来这些经验贴全是苦口婆心的“预防针”,带娃旅行仿佛注定“痛并快乐着”。

  在补习班度过假期,已经是老观念了。在年轻的父母眼中,旅游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能够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即使学龄前儿童很难记住看过的景色,也能在旅途中开拓眼界,留下一些快乐的回忆。

  因此,“和父母一起出发”变成了许多家庭假期的固定活动,在众多旅游项目中,亲子游、研学游越来越流行。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联合携程集团发布的《2022暑期旅游总结及趋势展望报告》显示,小学生和初中生群体年纪尚小,主要跟随家庭亲子出游。从2019年至2022年,小学生和初中生暑期出游的平均同行人数基本在3人以上[1]。

  到了今年,随着旅游业恢复,亲子和研学旅游领先复苏。《2023年暑期旅游市场监测报告》指出,许多家长采用“以游代学”“边游边学”的方式,带着孩子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文化熏陶、探究自然与天文奥秘、参观国防军事成果[2]。

  寓教于乐的亲子游看起来放松而美好,但现实是,假期带娃旅游就像“加班加点服务甲方”,再苦再累也不敢怠慢,任劳任怨还可能吃力不讨好。

  踏上旅途,照顾孩子永远是最费心力的。尤其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除非睡觉,不然想让他们不哭不闹、乖乖地在高铁、飞机上坐到目的地的可能性,非常小。在公共场合,家长不但要担心孩子哭闹对其他乘客造成的影响,而且能采用的安抚手段也很有限。

  中国旅游研究院曾在《2021年上半年自驾旅游市场趋势报告》中提到,自驾出行正在成为刚性消费,其中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游、亲子游将不断壮大自驾游队伍,推动自驾游成为一种潮流出游方式。

  《报告》还指出,自驾更适合家庭的原因在于,对比飞机和高铁这样的公共交通,汽车的空间相对封闭与安全。在这样的空间里,家长不用担心孩子哭闹给其他人造成不便,也可以自主支配更大的游憩空间,让旅程更加轻松[3]。

  的确,自驾对带娃家庭来说是个好选择,孩子能在家庭私密空间中自在玩耍,不断和父母交流互动。但对于父母而言,自驾也有着“无法言说的痛”。

  比如大包小包的行李塞满了后备箱,大人的衣服没几件,大部分是给孩子准备的日用品、玩具,找一包纸都费劲;开车时前排的家长往往忍不住不断地扭头留心后排孩子的动态,增加了交通安全隐患;如果碰上堵车,再加上孩子坐不住哭闹,家长的焦虑和烦躁简直达到了顶峰。

  在景区,你会经常看到两个家长神色匆匆,领着孩子找厕所,或者因为害怕孩子走丢在景区追着孩子跑。爬山时,总有家长迈着沉重的步伐,弯腰背着走不动的孩子上下阶梯。假如碰上孩子水土不服生病,整个旅行基本泡汤。

  带着孩子出过一次远门的家长都悟了:旅游,就是换个地方带娃,甚至比上班还累。

  过来人一定深有体会,带娃旅游,可以让原本和睦的家庭瞬间从“父慈子孝”切换成“鸡飞狗跳”。

  如果带年纪小的婴儿出去旅游,几乎相当于随身携带一个随机播放的哭闹“扩音器”。《儿童发展》(Child Development)杂志曾发表过一个涉及17个国家的57项研究,涵盖7580名婴儿的荟萃分析。其中对婴儿哭闹时长的分析发现,在一岁前,婴儿平均每天的哭闹时间达到一个半小时左右,其中第5~6周的婴儿哭闹时间最长,达到两小时左右[4]。

  对于这么小的孩子,哭是不可避免的天性。我们能经常看到家长为了尽量不影响其他乘客,将哭闹的孩子抱到车厢尾部进行安抚,甚至从上车后就需要一直站着到目的地。

  虽然大一点的孩子已经能够和大人用语言交流,但面对“乖乖坐着”的要求,他们还是会忍不住在座位上扭动、翻滚。毕竟对儿童而言,他们的注意力还是“稀缺品”。

  一项关于注意力的研究发现,儿童注意力的执行功能要到15岁,才能发展到成年人水平[5]。所以要求孩子像大人一样在座位上安安静静看书、睡觉,忍受长达几个小时的无聊旅程,实在有些不现实。

  只要孩子还醒着,家长不管多困多累也不敢合眼,生怕自己一不留神孩子就“闯祸”。

  除了要克服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天性,家长们的困扰,还来自许多公共场合不完善的硬件设施和规则。

  比如当孩子需要喂奶或换尿布时,却迟迟找不到母婴室。有调研显示,即使在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诸多大型商场仍未设置母婴室,甚至将母婴室关闭上锁。在调研中走访的上海市108家娱乐文化场所中,同时有管理条例和清洁记录的仅占10%[6],有时推开门你还能看到被丢下的烟头。

  对于推婴儿车的家长来说,带娃旅游更是一种体力上的考验。2017年,一项涉及中国102个主要城市的调查报告发现,景区无障碍设施的普及率还不足40%[7]。十几公斤甚至更重的婴儿车成了一件沉重的行李,靠人力抬着上上下下。

  出行的不便,同样延伸到了交通上。乘坐飞机这样的公共交通出行时,你可能会因为刷脸摄像头太高而需要把孩子抱起来识别;有的航空公司规定只有成人可以线上选座,于是家长只好陪着孩子排几十分钟队在柜台值机[8]。

  不过,纵然有种种不便和辛苦,仍有很多宝爸宝妈对带娃出行乐此不疲,他们崩溃过,但也甜蜜着。

  因为一家三口在一起时的温馨快乐,是别人无法比拟的。在父母的陪伴下,孩子能在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中近距离感受世界、尽情奔跑游乐,在自驾旅行中真切地感受沿途风景变换,享受旅途带来的兴奋感。

  尤其是对于自驾来说,一切美好体验的前提,是载你远行的这辆车更懂家庭、更懂孩子的需求。

  目前许多车最大的局限在于车内空间有限,小到孩子的水杯、零食、绘本,大到婴儿车、行李箱等,一到出门旅行的时候塞得满满当当。想要拿瓶水或者哺乳、换尿片等,变得非常局促。

  小空间还有扩大的可能吗?答案是肯定的。不论你想妥善放置婴儿车、滑板车、行李箱这样的大件行李,还是随手拿取纸巾、水杯、绘本这样的零碎小物,全新红旗HS7上共27处存储空间都能满足,为空间扩容的同时让车内更加井井有条。

  克服了有限的空间,车内空气环境也是大问题,长时间的行驶中,即使关上窗户屏蔽行驶中的粉尘,孩子脆弱的呼吸道也可能受到伤害。比如汽车零部件和内饰材料会产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研究发现,长时间暴露其中可能造成鼻子和喉咙不适、头痛头晕、呼吸困难、皮肤过敏等[9],许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室内的浓度始终高于室外达十倍[10]。

  长时间处于封闭的车内环境使孩子脆弱的呼吸道很容易受到伤害 / 图虫创意1498

  而如此重要的车内空气健康很多时候却被忽视了,像红旗HS7这样关注出行健康的车型,则把安全落实到了每一个细节中,真正意义上从源头保护我们的身心。

  还有一个潜在的风险,就是对后排孩子动态的查看。由于许多车未配备后排可视功能,而车内后视镜视野又很有限,驾驶者往往不自觉地扭头查看孩子状况,增加了驾驶安全风险。

  由此可见,带孩子旅游的累,几乎贯穿在各个环节。想要松弛出行,真的不可能吗?

  孩子的东西多不可避免,同时家长们也想在有限的空间内坐得舒适。罗兰贝格联合汽车之家发布的《汽车人群洞察与购车决策白皮书》显示,家庭需求导向消费者重点关注的是用车空间和性能,大尺寸、大空间很受青睐,因此以全新红旗HS7为代表的SUV凭借舒适、空间、性能的综合性价比,成为有娃家庭的首选[11]。

  而一辆真正适合带娃的车,不仅能够照顾到家庭成员的需求、便于出行,更践行着生育友好社会的必然要求。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母婴友好型汽车》团体标准(T/CMCHA 009-2022团体标准)对汽车的安全保障、呼吸健康、接触健康、便利舒适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都做出了明确规定[12],为的就是保障母婴人群健康,让汽车功能更加适配家庭群体。

  出行友好、母婴友好、家庭友好,这些“品质”在全新红旗HS7身上,你都能看到。

  准备出发时,把行李安置好后,你不会有空间被塞满、转不开身的局促感受;行驶在路上,当孩子想吃零食或需要换尿片,家长也不用费劲地侧着身子操作。

  行李少的时候,这辆车还能变成一个临时的“帐篷”让全家人休息片刻。你完全可以把全新红旗HS7的二三排放倒并纯平固定,“变形”后空间体积可达1870L,再将座椅上的头枕掉转过来当作枕头,安全舒适地睡上一觉完全不是问题。

  座椅的另一个妙用,是当孩子饿了需要准备辅食,你不用再把东西放在腿上,或侧身在旁边的狭小空隙中操作,可调节座椅靠背能够集成折叠小桌板,让家长更加从容。

  出门在外,不论大人还是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安全感。不管遇到复杂路况还是突发状况,全新红旗HS7都能尽全力护你周全。可抵抗冲击的“刚柔并济”的安全结构、全维柔性乘员保护系统、辅助驾驶系统等为旅途保驾护航,给予家庭成员全方位的安全感。

  行驶中,后排孩子的哭闹会让人忍不住回头,孩子想喝水、想吃糖等需求也需要第一时间被回应。当驾驶位家长想查看后排孩子的动态,只需要通过方向盘上的后排可视按键开启后排可视功能,就能在中控屏上查看实时车内图像,降低注意力分散带来的风险,保障驾驶安全。

  前面提到过,车内的VOC是无形的健康杀手,长时间的车程更会影响空气流通。但坐在全新红旗HS7内,你能感受到的是森林般持续清新的空气。

  其奥秘就在车内NAPPA真皮材料上,这种材料能够永久释放生态级负氧离子,让“空气中的维生素”不断净化车内空气,保护家庭成员尤其是儿童的呼吸健康。如果你了解得更深入,会发现这部“空气净化器”的工作模式,属于全新红旗HS7首创,其VOC各项参数限制也均高于国标要求,八项物质达标率100%,车内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综合浓度A级,为同行业最高水平。

  此外,按照《GB/T 30512-2014汽车禁用物质要求》,这辆贯穿健康理念的车用丁基橡胶替代了沥青成为阻尼材料,关键零件无铅化、无铬钝化等环保技术从源头上切断有害物[13],为家庭提供健康安全的车内环境,让每一次旅途都成为安全无忧的享受。

  从家庭的出行实际出发,全新红旗HS7让每一次带孩子的旅行不再是令人头疼的难题,让松弛自在行程始终,为家庭留下美好的回忆。

  全新红旗HS7打造的出行友好体验,是对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关照,更是对建设生育友好社会的“托举”。

  [1]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 携程集团.(2022).2022暑期旅游总结及趋势展望报告.

  [2]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2023).2023年暑期旅游市场监测报告.

  [3]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2021).2021年上半年自驾旅游市场趋势报告.

  [6]澎湃研究所.(2023).超大城市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的管理困境与优化路径.

  [7]中国消费者协会,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2017). 2017年百城无障碍设施调查体验报告.

  [8]北京日报客户端.(2023).孩子不能线上选座,童车怎么托运,带娃飞行的小烦恼不

  造车新势力11月成绩单出炉:小鹏汽车再创单月交付新高,理想汽车同比增172.9%

  项立刚:ChatGPT就是聊天机器人,没鸟用!周鸿祎:美国都在赌AI~

  11月成绩单:理想提前达成全年销量目标、比亚迪交付30辆、小鹏再创单月交付新高

  小米电视S Pro体验:千级分区MiniLED面板 高屏占比显示效果惊喜

旅游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旅游新闻:

  • 下一个旅游新闻: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旅游新闻 带娃旅游一边崩溃一边自愈 (12-01)
    普通旅游新闻 与捷克人物切赫并列21世纪国家队十大不失球记… (11-30)
    普通旅游新闻 ``令人惊讶的结局FIFA排名第73位英格兰U-17国… (11-30)
    普通旅游新闻 冬日浪漫~中国冬季十大最美旅游景点!银白的世… (11-30)
    普通旅游新闻 头条搜索发布2020年十大热门问题 北斗、个税话… (11-29)
    普通旅游新闻 2020年食品安全和健康十大热点发布 冷链食品、… (11-29)
    普通旅游新闻 专家聚焦2020年全球三大热点议题 (11-29)
    普通旅游新闻 上海市文旅局发布2019中秋出游指南 (11-28)
    普通旅游新闻 为啥很多人以为丁真在西藏 丁真是藏族 故乡在… (11-28)
    普通旅游新闻 又要火了!鹤山文旅亮相浙江卫视! (11-28)
    普通旅游新闻 不止是冰雪—新疆冬季旅游推介会新闻稿 (11-23)
    普通旅游新闻 爱情朝圣地浪漫淄博游 (11-22)
    普通旅游新闻 乡村行·看振兴丨既“踩油门”又“设路标” 上… (11-22)
    普通旅游新闻 “数字+文旅”跨越千年的双向穿越——文化遗产… (11-22)
    普通旅游新闻 10年之约等你奔赴! (11-22)
    普通旅游新闻 农场推一晚8888元“猪景房”:已累计接待旅游… (11-22)
    普通旅游新闻 青海文旅部门多举措确保游客安全出游 (11-21)
    普通旅游新闻 旅游迈步世界级 毕节阔步正当时 (11-21)
    普通旅游新闻 【新闻随笔】文旅深度融合激发旅游消费新活力 (11-21)
    普通旅游新闻 【启航2021·新春基层行】系列报道: 旅行在路… (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