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今年贵阳教育的关键词,可能很多人会脱口而出:最长寒假、上网课、全面摇号、高考延期……的确,这一年,我们共同经历了许多的教育大事件,每个家庭都因此有了一些或大或小的改变。
毫无疑问,这是不平凡的一年。就好像段子中说到的一样,我们明明什么都没做,却每一天都在见证历史。今天,就跟随记者的脚步,带你回顾这一年来发生的影响每个贵阳人的教育大事吧!
年初,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学校大面积停课,学生经历了“史上最长假期”。直到3月,我市初三、高三年级陆续开学,其他年级则延迟到了5月下旬才开学。
❶3月16日,全市11个区(市、县、开发区)316所学校(271个教学点),近8万初三、高三学子朝气满满地走进期盼已久的校园,正式开始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❷5月3日,贵阳市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的同学们启程返校,为梦前行。贵阳各校层层“把好防疫关”,让本校学子安心“回家”。
❸5月25日,我市小学、幼儿园阶段学生正式复学复课,学生终于进入久违的课堂,开启新学期的校园生活,一起来看看学生们的返校现场吧!
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在教育部政策统一指引下,“空中课堂”成为全国中小学生“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的学习新方式。在贵州省教育厅统筹部署下,贵阳市教育局扛起省会责任,汇集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全力以赴高位、高效、高质为全省录制网课资源,用行动书写教育初心,诠释育人使命,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4月,根据国家、省、市新冠肺炎防控和开学准备工作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教育领域疫情防控组下发《关于印发高校、普通中学、中职学校、校外培训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指南三方案”的通知》,根据分类指导、分校施策、分时错峰、封闭管理、外防反弹等多项原则,构建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秩序,把疫情挡在校门之外,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贵阳市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学子返校复学前,贵阳市各中学的准备工作如何?都采取了哪些周密的疫情防控措施?学校教学如何安排?学生到校后如何上课、就餐、如厕……通过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一张张图片,展现了我市各中学有条不紊的防疫复学准备工作。
11月2日上午8:30,受疫情影响,被推迟的贵阳市2019级初中学生体育考试正式开考。这场考试是《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考试实施办法(试行)》出台,中考体育开始实施“一年一考”后的第一场考试。
根据《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考试评分标准(试行)》文件,“一年一考”就是将考试内容按1+N模式分散到各年级中进行,把之前的“三年一考”调整为“一年一考”,并由统一现场考试和体育综合素养评价两部分组成。
其中,统一现场考试项目采用1+N的模式,“1”为长跑项目,“N”为其他体育考试项目。
● 七年级考试内容与项目有长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和一分钟跳绳;
● 八年级考试内容与项目有长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和足球、篮球、排球(三选一);
● 九年级考试内容与项目有长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和立定跳远。
5248人电脑随机派位成功!在7月16日举行的贵阳市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电脑随机派位中,全市共有11134人参加派位,其中5248人派位成功。
早在5月,全市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下发《贵阳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0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推进义务教育招生入学“一张网”平台建设,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实行“全摇号”招生,公民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实现全覆盖。
关键词:中考招生线日,由贵阳市教育局主办的2020中考线上招生咨询会直播活动圆满结束。
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全国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始建于1954年的贵阳市第六中学在今年8月,成功通过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升级成为一类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这也是高考恢复几十年来,首次延迟高考,疫情在家复习+延迟高考,对高三学子的心里素质是一个考验。与此同时呢,我们贵阳市的中考也跟随高考脚步,延期近一月举行。
积极化解“入园贵”“入园难”,6月,贵阳市教育公布了贵阳市2020年春季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园数,共有404所。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补齐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短板,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夯实脱贫攻坚根基之所在。为此,贵阳教育积极推进对外帮扶,强化省会担当。
为更有效地提升纳雍县勺窝镇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11月17日,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开展纳雍智慧教育帮扶工作“送课送培”活动。
贵阳聚力长顺教育脱贫攻坚战,通过组团式帮扶、开办长顺班、建立大数据+教育精准扶贫等形式,构建起了长顺教育帮扶体系,为长顺学子点亮前行之路,让优质资源辐射长顺教育。
9月,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贵阳学校正式开学,迎来第一批学生。该校是贵州省人民政府、贵阳市人民政府与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签订战略协议、合作办学而引进、创办的一所贵阳市教育局直属全日制、全寄宿公立完全中学。
同时传来好消息的还有,10月,贵阳市与中国人民大学在北京签订共建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国人民大学将充分发挥附属中学联合学校总校、附属中学、附属小学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探索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在筑与贵阳市共建全日制公办中学、小学各一所,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在筑的共建校、联谊校、友好校。
11月,我省出台施行《贵州省外来人员随迁子女报考普通高等学校规定》,积极解决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高考问题,遏制“高考移民”、促进教育公平、引导人口合理有序流动产生了积极影响。新《规定》将从2023年(含)高考起施行。
12月12日、13日,贵阳市2021届中考英语听说能力等科目上机适应性考试举行。今年3月,贵阳市教育局印发了《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音乐、美术基本素养测试实施方案(试行)》,进一步明确,我市2018级及以后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科目将在标准化考场中进行计算机辅助考试,每学科满分均为30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