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菜刀不能拍蒜 “价格刺客”套…
 解读!最完整的2020年楼市政…
 2020最新房产政策
 2020年直系亲属房产过户交税…
 地方国资囊中羞涩青岛部分共…
 刚出的新政!贷款买房的淄博…
 我国的海洋旅游文化资源极其…
 人民日报金句摘抄时评
 地产创新的3条路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
 暴涨20倍!眼皮底下的商业
 2020年的末尾世界发生了3件大…
 盘点2020年发生的十件大事!…
 习亲手接过的这份证书引出一…
 2020年庚子年的五一节中美俄…
 盘点 2020热点事件回顾这一年…
 2022有些动荡 最近又有三件大…
 深圳工业经济发展成果登上《…
 头条新闻太阳交易获得杜兰特
 【山东新闻联播】头条关注德…
 热点时评素材摘抄:满分题目…
 2022年3月16日时事热点素材摘…
 时评素材2022热点积累 最新时…
 2022年4月26日时政热点材料摘…
 2022年3月17日时事热点素材摘…
 十大新闻
 今日早报 每日热点15条新闻简…
 今日热门新闻 (22) 资讯
 陕西十大热议榜单 资讯
 今日十大热点新闻2022年十大…
 流言板]哈利霍季奇:韩国足协…
 今日国际新闻大事20条简短
 2022最新国际新闻10条简短
 今天全世界都在看的新闻2022…
 国内外新闻大事20条简短(最…
 2021年这十大热点事件易考新…
 2021年度十大热搜
 2021年国内外重大新闻十大热…
 2022手机行业十大热点事件盘…
 2021年10大新闻事件
 时事点评 以反恐为名土耳其与…
 吴说周精选:Kraken质押被禁…
 京东加入ChatGPT热潮确认推出…
 【时事点评】经济修复进行时
 美国加州一输油管道发生泄漏…
 昭通两会丨干出政协新样子 奏…
 喜迎两会丨履职为民践初心 实…
 诗画两会丨书写2022年精彩答…
 【聚焦象州两会】象州法院20…
 2022年中国全国两会吸引全球…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科技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菜刀不能拍蒜 “价格刺客”套路买单 中消协公布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热点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2/13 1:02:57 | 【字体:

  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涉及“价格刺客”有违明码标价诚信原则,“科技与狠活”折射消费者对食品非法添加的担忧,医疗美容风险与陷阱阻碍“求美”消费需求释放,预制菜产品品质及应用场景存在侵权隐患等。

  1月30日,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基于大数据与舆情社会影响力测算结果,共同梳理出“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分别是:“价格刺客”有违明码标价诚信原则;“科技与狠活”折射消费者对食品非法添加的担忧;医疗美容风险与陷阱阻碍“求美”消费需求释放;预制菜产品品质及应用场景存在侵权隐患;主播售假问题暴露直播带货侵权乱象;“菜刀不能拍蒜”争议警示企业须尊重消费者权益;电商平台保价服务被指“套路”消费者;“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沉浸式娱乐形式隐藏不安全因素;知网涉嫌垄断被罚事件警示平台发展不可忽视消费者权益;网络游戏停服删档引发虚拟财产侵权争议。

  中消协希望通过对这些热点舆情的深入解析,引起社会各界对消费维权问题的关注,以促进各方更好地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活力,助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2022年夏,网上“雪糕刺客”一词迅速走热。消费者用其来形容一些高价雪糕平时“藏”在冰柜里,待结账时才发现其价格高得超出预期,感觉被“宰了一刀”。此后在社交平台,还出现了“水果刺客”“文具刺客”等,这反映出消费者对一些价格虚高的普通商品的讽刺,也显示出消费者对现实生活中某些商家不明码标价、计量单位不统一、价签不规范等问题的不满情绪。

  中消协分析指出,“价格刺客”就是利用不规范标价等手段,将一些高价商品伪装成普通商品,从而“套路”消费者买单,实质上是一种变相价格欺诈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2022年7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明确要求,经营者应当以显著方式进行明码标价,明确标示价格所对应的商品或者服务。此规定被誉为可用来有力回击“价格刺客”的“价格卫士”。

  中消协呼吁各地监管部门应当严格执法,把上述规定真正落到实处,杜绝各类变相价格欺诈的“套路”,让消费者能够明明白白去消费。经营商家应当恪守道德底线,遵守价格法规,严格规范明码标价行为,避免消费者花“冤枉钱”,营造一个诚信、安全、放心的良好消费环境。

  保价服务成为2022年各大电商平台在“双11”促销活动中的宣传“卖点”,但其实施效果却引发舆论广泛质疑。2022年10月下旬,一些电商平台在“双11”相关活动宣传中强调平台保价服务,保价时间从27天至34天不等,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消费者对于“双11”促销力度的信心。然而,有媒体调查发现,不少商家的保价服务事实上附加各种条件,有的将价格先升后降,有的修改商品链接逃避价保责任,有的随意设定满减规则,这些“花样”不仅让消费者对保价规则“雾里看花”无所适从,还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嫌疑。

  对此,中消协指出,保价服务的初衷本是为了缓解消费者对商品“先涨价后降价”的疑虑,让消费者吃下一颗价格“定心丸”,也让商家能够平衡促销期间带来的人手、物流等压力。但“双11”期间呈现的保价服务却成为电商平台和商家的又一种营销手段,不仅没有提升消费体验,反而多了一个“消费陷阱”。

  中消协呼吁平台和商家要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明示保价除外情况,不断完善保价制度。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双11”等促销活动中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监管,各地消协等组织还应持续监督商家、平台,督促其做好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工作,并持续引导消费者重视自身权益,提升理性消费、绿色消费意识。

  近年来,具有方便快捷、种类丰富、降低经营成本等优势的预制菜站上了风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尝试进军布局。然而,消费者的质疑之声也日益上涨。

  2022年7月,媒体报道称一些消费者发现自己在餐厅花大价钱消费的菜肴,换个环境出现在超市的冷柜中,可能只需要餐厅三分之一的价钱。还有一些消费者在消费后发现餐厅菜品居然是用预制菜制作完成的,感觉受到了欺骗,认为自己本身是奔着“现做餐品的烟火气”而来的消费初衷落了空。而且,对于使用预制菜,尚无哪家餐厅主动在就餐前告知消费者。

  对此,中消协分析认为,预制菜之所以引起争议和关注,关键在于当前消费者在餐饮选择上追求高效便捷的同时,也愈发重视品质安全和营养。而预制菜却屡次被曝出质量参差不齐、口味欠佳、标识信息残缺不全等问题,引发消费者担忧;由于一些餐饮商户或有意或无意地隐瞒了餐品由预制菜制作的情况,导致希望品尝厨师现炒餐品的消费者感觉“受到了欺骗”。

  中消协呼吁有关部门、行业协会要探索构建预制菜质量安全的监管机制,共同研究制定预制菜相关标准,守牢食品安全底线,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预制菜生产、销售企业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坚持健康、绿色、环保等理念,提升预制菜的加工、保存、运输等技术,让预制菜既健康又美味。使用预制菜的餐饮企业也要做好事先告知工作,保障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从而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2022年7月,知名老字号品牌张小泉因“消费者投诉菜刀拍蒜断裂”引发舆论热议。“拍蒜”本是餐饮做饭最常见的场景之一,张小泉作为以传统刀具闻名的老字号,客服一句“不建议使用这种菜刀拍大蒜、拍黄瓜”,让消费者“陷入认知迷惑”,引发一片“不能拍蒜的菜刀还算菜刀吗”的质疑声。

  舆论分析认为,质疑声说明公众对张小泉没有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批评。该事件也暴露出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之下,一些商家强推性价比畸低的产品,再通过所谓“消费者教育”完成“收割闭环”,这既让消费者花了冤枉钱,又有苦说不出。

  对此,中消协指出,作为有着“传统情怀”加持的老字号,更应该在品牌和产品进化的同时,认清自身定位,瞄准市场需求,传递出对消费者习惯的尊重之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老字号品牌改良工艺流程、宣传新理念打造差异化产品以拓宽销路、提升利润的做法本无可厚非,但不能忽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更不能以所谓的“消费者教育”等营销手段、改变产品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消费者这一初衷。

  近年来,文娱消费持续升温,以“密室逃脱”“剧本杀”等为代表的沉浸式娱乐项目蓬勃兴起,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也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这些投诉问题主要表现为:很多“密室逃脱”“剧本杀”主题涉及惊悚、恐怖、血腥、鬼怪等元素,但一些店家存在事先未明确告知消费者游戏规则及“惊悚”环境的问题,尤其是对未成年人并没有作出适当提醒与劝阻。同时,“密室逃脱”“剧本杀”往往在狭小昏暗的空间开展,且游戏场景通常采用易燃物来装修装饰,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因个别经营者倒闭或跑路,预付式消费者单方面遭受财产损失。而且剧本涉嫌抄袭、消费者意外受伤、店内工作人员骚扰等乱象也屡见报端。

  对此,中消协分析认为,“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沉浸式娱乐项目迅速扩张、野蛮生长,带来的风险隐患不容忽视。有关部门要根据《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从经营安全、未成年人保护、内容安全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监管,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各地消协组织要畅通投诉渠道,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商家要加强行业自律,坚守底线诚信经营,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用优质的剧本、良好的体验来吸引消费者,同时要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不受侵害。另外,消费者也要注意选择在规范经营的场所消费,并对存在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的商家进行举报。(记者 万静)

科技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科技新闻:

  • 下一个科技新闻: 没有了
  •  
     栏目
    普通科技新闻 菜刀不能拍蒜 “价格刺客”套路买单 中消协公… (02-13)
    普通科技新闻 昭通两会丨干出政协新样子 奏响履职最强音——… (02-11)
    普通科技新闻 喜迎两会丨履职为民践初心 实干担当助发展 —… (02-11)
    普通科技新闻 诗画两会丨书写2022年精彩答卷 (02-11)
    普通科技新闻 【聚焦象州两会】象州法院2022年工作报告获一… (02-11)
    普通科技新闻 2022年中国全国两会吸引全球目光 (02-11)
    普通科技新闻 “科技强国 强国有我”2022年科技大篷车公益巡… (02-11)
    普通科技新闻 解码四川科技①|十个方面看2022年科技工作成… (02-11)
    普通科技新闻 西部首家国家实验室设立、新增国家级科创平台… (02-11)
    普通科技新闻 2022年科技界五件大事!世界未来将受影响嫦娥… (02-11)
    普通科技新闻 两院院士评出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华中… (02-11)
    普通科技新闻 2021两会特别报道凤凰评论:中国两会积极回应… (02-10)
    普通科技新闻 学生作业2016 - 短新闻 资讯 (02-10)
    普通科技新闻 【2021两会热点提案 你怎么看?】 (02-10)
    普通科技新闻 两会声音:政协委员提案聚焦民生热点 (02-10)
    普通科技新闻 两会观察|深度聚焦民生热点广东各派提案有何… (02-10)
    普通科技新闻 《权威发布》 20220919 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 (02-09)
    普通科技新闻 《权威发布》 20220913 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 (02-09)
    普通科技新闻 《权威发布》 20220818 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 (02-09)
    普通科技新闻 《权威发布》 20220623 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 (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