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不吃早饭小心肠道“报复”;…
 2024继承新政策出台!遗产不…
 独生子女房产继承危机:2025…
 父母过户给子女新政策解读继…
 吉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举行…
 甘肃一副市长请辞!
 云南能投董事会会议:探索云…
 早新闻 本周有三件大事情
 昨夜今晨京津冀发生这些大事…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今年有哪…
 万字长文丨腾讯研究院发布《…
 江西富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
 14比1!当着全世界的面中美立…
 【每日时政】近期热点及试题…
 【每日时政】近期热点及试题…
 观察频道_新华网
 今天开始!演习封控要港要海…
 1996年因一少将叛变我国数十…
 解放军锁岛军演成功整个过程…
 山东心理学会中等职业学校心…
 日照全链条护航学生身心健康…
 高端智库看山东|2024职业教…
 三分钟速览《新闻联播》2020…
 2024年11月25日山东新闻联播…
 2024年10月10日中央新闻联播…
 中国再次惊艳世界!新华社官…
 上天入地 前赴后继——中国科…
 中国地质科学院2024年度十大…
 连云港市区十月最新房价走势
 11月第1周北京新房价格60468…
 最新!2024年10月武汉二手房…
 报复性旅游终结!酒店房价直…
 市级政策图片解读
 黄金周市场再创历史新高 四川…
 转战陕北中的情报工作
 2024年11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
 甲辰(2024)年全真派道士传…
 全球焦点AI速递:昨夜今晨国…
 最新消息!3分钟看完今日国际…
 别让垃圾信息侵蚀掉孩子的大…
 传承文化之美!看中国加入《…
 2024御翠园售楼处丨北京朝阳…
 打造惠及世界的“幸福路”(…
 关于报送第34届中国新闻奖音…
 习视频报道
 今日要闻:2024年11月11日16…
 2024-12-23
 2024年1月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
 教育新闻发布渠道大盘点!知…
 素材 2024年12月每周时事素材…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科技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不吃早饭小心肠道“报复”;全国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 国内一周科技导读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12/26 14:16:47 | 【字体:

  18日下午3时许,汽车滚装船“礼诺北极光”轮在江苏南通正式交付。据悉,该汽车滚装船全长199.9米,型宽37.6米,型深14.53米,设计吃水9.35米,运载能力达9100车,配备1台低速双燃料主机和3台双燃料发电机,可使用LNG和常规燃料,是目前汽车运输船领域中首型可使用碳中和燃料的船舶,

  中国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专家联合国际团队日前以封面文章形式在国际期刊《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分子医学》发表报告,其中显示他们利用国际首创的“离体大脑养护技术”,成功将一个“死亡”了50分钟的离体猪大脑“复活”。

  心脏骤停患者常发生严重的脑损伤,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既往研究认为,大脑仅能耐受5至8分钟缺血损伤,这导致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极低。

  这项研究以猪作为实验对象,首先使猪心脏停跳,随后将其大脑与身体分离。50分钟后,研究人员将离体的大脑与体外生命支持设备通过插管连接,形成一套支撑大脑复苏的生命系统。结果显示,该猪大脑被成功“救活”,能够恢复大脑功能并保持一定时间的活力。研究团队在6小时后主动终止了实验。

  该研究成果为心跳骤停抢救提供了新策略,未来有望提升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并为脑科学研究提供全新的平台。

  19日,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天空地植物病虫害智能监测预警系统——“慧眼”正式发布。“慧眼”系统集成了多项技术,为智慧植物保护提供了国产化关键技术底座,让我国病虫害监测预警进入了数智化时代。

  据悉,“慧眼”系统由空天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中科空天数字研究院、安徽大学联合发布,克服了传统植保调查测报技术田间调查识别难、低空监测精度低、区域预警能力弱等行业痛点。

  10月20日,我国首个省级综合性种质资源库——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以下简称中心库)在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天府现代种业园全面运行。

  据悉,中心库分为植物种质资源库区、畜牧水产库区和科普展示区,有资源收集保存、研究利用、科普展示三大功能。作为种业的“诺亚方舟”,其对四川以及西南地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推动现代种业育种创新、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产生积极影响。

  作为国家种质资源保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心库可保存各类种质资源188.4万份(剂),包括植物种质资源52.4万份、食用菌种质资源5万份、畜禽水产种质资源131万剂。此外,种质资源在中心库的保存期最高可达50年,能够满足四川未来30到50年动植物种质资源标准化保存的需求。

  据中国气象局消息,全国累计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全国乡镇全覆盖。

  据中国气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建成了由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409个海岛站、120个高空气象观测站、2架高空大型无人机、546部天气雷达、9颗在轨风云气象卫星等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其中,9颗风云气象卫星实现高低轨组网观测,使我国成为同时运行黎明、上午、下午、倾斜4条近地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产品服务于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量达到43分钟,台风24小时平均路径预报误差减小至62公里,提前6个月预测全球气候异常事件。

  10月22日,记者从正在河南郑州举行的2024中国动植物考古学大会上获悉,我国研究人员通过对黑龙江省洪河遗址犬科动物遗存的古DNA分析发现,至晚在距今6000年至5500年,欧亚大陆东西部的文化交流在我国东北地区就已存在。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兴成介绍,其团队试图通过洪河遗址犬科动物遗存的古DNA分析,结合其出土情境,复原洪河遗址古人类在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这一历史进程中生业模式的转变,以及与可能存在的文化交流。研究结果表明,单倍型A是洪河遗址家犬的主要母系单倍型,其中大多数A型家犬显示出与东北亚地区以及太平洋诸岛的家犬相似的遗传关系,并与其他地区中国古代样本距离较远,而个别样本与美洲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古代家犬距离较近,可能暗示着两者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此外,洪河遗址还发现了B型、C型两个欧洲家犬的主要单倍型。

  小肠作为营养吸收的关键场所,既吸收人体从外界摄取的营养,也吸收肝脏等体内代谢器官产生的系统循环营养。这种“内外源”配合的双向营养供给模式,是小肠生理的显著特征。

  研究发现,营养供给失衡与肠道功能异常、免疫屏障受损、系统代谢紊乱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而健康、节律的饮食方式对于维持肠道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然而小肠“内外”两种营养供给途径是如何差异性调控肠道生理功能的,目前仍缺少系统性科学研究。

  对此,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王迪课题组联合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研究员刘琬璐课题组,系统性阐明了小肠双向营养供给环境的核心特征和动态规律,可视化了不同营养路径和营养种类在小肠吸收过程中的时空差异及其对机体防御和营养吸收的调控作用,并揭示了营养供给紊乱引发肠道脂质过度吸收,进而加剧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作用机制。

  22日,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在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舟山侧海平面下42米深处,“定海号”盾构机成功穿越海堤,由陆域段进入海域段掘进施工。这标志着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开启“穿海之旅”。

  甬舟铁路线公里,项目建成运营后,将结束舟山群岛不通铁路的历史。金塘海底隧道是甬舟铁路控制性工程,位于东海海域宁波与舟山之间的金塘水道下方,全长16.18公里,是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

  金塘海底隧道中采用盾构法施工区段长11.21公里。今年5月16日,金塘海底隧道掘进使用的“定海号”和“甬舟号”盾构机从舟山侧和宁波侧同时出发,相向掘进施工。“定海号”盾构机由东向西计划掘进6270米,“甬舟号”由西向东计划掘进4940米。两台盾构机将在穿越高水压及多种复杂地层后,在海底实现精准对接。

  记者了解到,“定海号”盾构机进入海域段施工期间,将面临海堤保护、海堤下排水板缠绕刀盘等多种风险,同时还需要解决复杂地质刀盘结泥饼、刀具磨损,高水压条件下盾构机密封,以及长距离掘进高精度对接等技术难题。

  中铁十一局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项目负责人张金涛介绍,施工过程中,建设团队从盾尾刷针对性改良、盾构泥浆配比、掘进姿态控制等方面入手,不断强化过程管理,为盾构机畅行海底保驾护航。

  新一代智能化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高效灭火技术工程化研发项目,近日通过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验收。该技术能实现在各类复杂火灾场景中的高效灭火,尤其是对锂电池灭火具有显著效果。

  新一代智能化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高效灭火技术依托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孵化的中科永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该技术以环保为核心,智能化为驱动力,通过优化泡沫生成与喷射系统,不仅能提升灭火效率,降低资源消耗,而且具有环保和减少污染的功能。

  据科研团队负责人介绍,团队研发了复合型高稳定微细泡沫锂电池专用灭火剂。该灭火剂通过无机和有机复配技术制备,具有高稳定性和微细泡沫结构以及环保无毒、高效降温、吸烟降尘、吸附高危气体等特点。这一灭火剂在国内尚属首创,并已在多种场景中实现了工程化应用。

  国家航天局24日上午在京举办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交付仪式,此次交付的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载荷包括主粮作物、经济作物、微生物航天育种载荷,以及空间技术试验载荷等20大类。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载荷的交付,标志着实践十九号卫星工程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据了解,实践十九号卫星是我国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充分发挥了新一代返回式空间试验平台“育种周期短、搭载效率高”优势,圆满完成了近千个种质资源空间育种试验,为我国种质资源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国产元器件、原材料等提供了珍贵的在轨验证机会。

  经北京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任命邓祥征同志为北京工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0月21日,东北农业大学官网消息,日前,省委决定:刘竹青同志任东北农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科技导报》创刊于1980年,中国科协学术会刊,主要刊登科学前沿和技术热点领域突破性的成果报道、权威性的科学评论、引领性的高端综述,发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科技管理、优化科研环境、培育科学文化、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咨询建议。常设栏目有院士卷首语、智库观点、科技评论、热点专题、综述、论文、学术聚焦、科学人文等。

科技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科技新闻:

  • 下一个科技新闻: 没有了
  •  
     栏目
    普通科技新闻 不吃早饭小心肠道“报复”;全国建成76万余个… (12-26)
    普通科技新闻 中国再次惊艳世界!新华社官宣“大国重器”标… (12-25)
    普通科技新闻 上天入地 前赴后继——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 (12-25)
    普通科技新闻 中国地质科学院2024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揭晓 (12-25)
    普通科技新闻 12月23日东方财富财经晚报(附新闻联播) (12-24)
    普通科技新闻 请回答2024!烟台向上的最大底气 (12-24)
    普通科技新闻 “建功‘十四五’ 奋进农险人”——中华保险2… (12-24)
    普通科技新闻 重磅!美国最不想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中国高… (12-23)
    普通科技新闻 科技大事件 丨 部分欧盟 iPhone 宣布停售;小… (12-23)
    普通科技新闻 新鲜早科技丨苹果库克频繁访华透露信号;余承… (12-23)
    普通科技新闻 中国太空行走破纪录世界从中看到什么 (12-22)
    普通科技新闻 内陆盆地何以频频取得海洋科技突破 (12-22)
    普通科技新闻 2022年度系列 (12-22)
    普通科技新闻 2024年十大科技进步除了AI还有这九个 (12-21)
    普通科技新闻 除了载人航天还有十项高科技中国领先全球让西… (12-21)
    普通科技新闻 “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发展突破”在京发布 (12-21)
    普通科技新闻 权威发布滨州市将于近期出台科技创新引领标志… (12-20)
    普通科技新闻 加快建设特色科技强省:贵州省科技创新的新征… (12-20)
    普通科技新闻 青云科技:在算力方面及AIGC行业的应用领域及… (12-20)
    普通科技新闻 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