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能化、装备制造、现代农业……陕北大地高质量项目建设风正劲、战正酣。10月16日至17日,2024年三季度全省重点项目观摩团走进延安、榆林,看在建项目建设进度、议产业项目促产业链发展。
子洲县超细白绒山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延安市安塞区阳光储能系统集成制造项目、延安市安塞区年产3万吨腐竹项目……无论是正在建设的,还是已经投产的项目,都洋溢着凝心聚力形成的澎湃动力,彰显出向“新”而行的发展活力。
10月17日,观摩团成员走进延长石油榆林煤化有限公司乙醇醋酸下游产品项目建设现场。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国内唯一从煤到POE的全产业链条,填补西北地区高端精细煤化工新材料产品空白,对榆林突破万亿GDP大关、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当前投资建设的乙醇醋酸下游产品项目,是我们在榆横工业区打造高端精细煤化工新材料示范基地,统筹规划建设的榆横甲醇醋酸深加工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也是我们根据延长石油集团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按照‘补链、强链、延链’发展思路,立足园区既有的甲醇、醋酸产业基础,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的重要转型项目。”该公司总经理李军林表示,项目生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乙烯基油等高端新材料,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目之所及,皆是火热的发展图景;耳之所闻,皆是赶超跨越的铿锵之音。每一个项目都是生动的案例,让来自全省各地的观摩者看到了陕北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的成就与经验。
“我们将深入学习借鉴这次观摩项目的好经验、好做法,坚持不懈抓项目抓招商,多措并举促投资促发展,全力以赴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观摩团成员、铜川市市长郝光耀说,“我们将聚焦年度目标任务、省市重点项目,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服务措施,推动手续再优化、建设再提速,力争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奋力推动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尽管室外秋雨绵绵,但在延安市安塞区刚刚建成的阳光储能系统集成制造项目宽敞明亮的厂房内,工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北方公司总经理朱建国表示,公司项目所属产业链是新型电力工业,总占地58.4亩。除建有部件加工、储能系统生产、检测等功能区外,还有一条储能电池PACK生产线月底开始试生产,建成后可年产储能电池3GW,预计亩均产值2353万元,亩均税收118万元,带动就业约200人。
阳光储能系统集成制造项目抢抓新能源基地建设机遇,是实现绿电有效存储、输送,推动绿色能源稳定供应的重要配套项目。项目建成后,可为国网电化学储能电站、黄陵矿业共享储能电站等项目提供配套储能系统,缓解电网调峰压力,对优化传统电网主架构,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先进的生产设备和高效的工艺流程,无不展现出陕北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坚定决心。一个个高质量项目,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全省产业布局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高质量项目建设是稳增长、促转型的基础支撑。这次观摩看到的开工建设项目,为下阶段全省工业提产能、稳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观摩团成员、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朱磊说,“此次多个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提示我们下一步要更多考虑前期布局,做好重大项目的谋划、储备等前端环节,更好完善‘四个一批’项目库。同时,进一步培育创新驱动新引擎、塑造产业链群新优势、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让陕西工业走上‘量’‘质’齐飞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一路走来,从基础设施建设的火热现场到民生福祉提升的重点工程,从科技创新的产业基地到现代化的工业园区,每一个项目都凝聚着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每一个项目现场都是生动的课堂。
走进位于安塞高新区的涡喷式航空发动机项目厂房,只见多台先进机床高效运转,涡喷式航空发动机重要零部件生产线正在有序生产。
“我们依托航天七院和四川长虹集团科技研发成果,实现了从‘实验室’到‘工业化’的加速转化。项目填补了延安市先进航空制造业空白,实现无人机发动机ECU控制器材和关键零部件国产化,为全省培育和发展低空经济、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产业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安塞华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晓风说。
开工项目看进度,投产项目看成效。通过观摩,观摩团成员清晰地看到,陕西正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全省各地不断运用市场化方式盘活资源、激发活力,持续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合力,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目前专门针对自动驾驶的保险产品较少,部分保险公司正在进行相关专属保险产品和服务的探索。
新昌县副县长王丽英介绍,当地引导本地企业进入机器人产业蓝海,同时招引一批优质机器人企业落地发展,抢先发力机器人产业链,新兴产业“生根发芽”,近两年研发费用达12亿元。
“大雪节气时,天地闭藏,水冰地坼,此时自然界阴气极盛,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阴气转盛而潜藏于内。
高校科技成果如何转化?如何克服这一普遍性难题?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在政策保障、体制机制、应用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成立了技术转移研究院,通过构建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
“这款智能仿生手应用了脑机接口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可识别佩戴者的运动意图,并转化为动作……”近日,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在浙江杭州举行,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5+2”国家顶级节点已全面建成,接入顶级节点的二级节点达370个,接入的企业节点超过45万家。
2024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12月2日至5日在重庆举办。数据显示,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今年前10个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4%,连续20个月保持在30%以上,增加值同比增长7.4%,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42.7%。
近日,国际电信联盟接连召开重要会议,高度聚焦人工智能标准制定。在2024年世界电信标准化全会上,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局发布了该部门第一份关于人工智能的决议。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了消费的创新发展,满足了消费者对高科技体验和品质生活的追求。通过推动科技创新应用,使前沿科技成果惠及更多消费者,已经成为各国促进消费的关注点之一。
数智化加工大米与传统方式加工大米,有什么不一样?一键预约、自动过磅、烘干、加工、包装、装车……记者来到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的湖南生平米业股份有限公司,年加工稻谷30万吨的5G智能车间里,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首任总指挥兼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介绍了未来长征火箭发展的方向。
该公司牌楼500千伏输变电工程于11月25日正式投运,并在工程验收过程中首次应用无人机激光建模技术。
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发实蝇类害虫的新型控制方式,从而提升我国果蔬产业抵御这类害虫的能力。
协议紧扣“支持香港打造国际高端科技人才集聚高地 共同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主题。
2日,第29届亚洲种子大会在海南三亚召开,大会以“潮起亚太 种业辉煌”为主题,由亚太种子协会主办,将持续至6日。
3日13时56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三乙”)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三号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近年来,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生产应用,香港在上中下游“全链发力”、促进“环环相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愈发清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12月2日,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首台硬岩掘进机(TBM)“江汉先锋号”在土建4标8号平洞顺利始发掘进,标志着引江补汉工程正式进入TBM掘进施工新阶段。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对外公布了运城市夏县崔家河遗址考古发掘资料,该遗址属于距今5000余年的仰韶中期庙底沟文化,并出土一件同时期罕见的彩陶鱼纹盆。
近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普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此次修订聚焦科普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强化了社会各界的科普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