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时政新闻眼丨明年中国经济怎…
 你幸福吗?全球10大最具幸福…
 石大科技常务副总经理杨军辞…
 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封测前十大…
 新华社发声:决不会允许房地…
 重磅!国家禁止房价下跌!还…
 中央政府从来没想让房价跌下…
 两会学习笔记①丨10天13篇 网…
 【手绘图解】两会笔记:人大…
 两会笔记【2】--新闻报道
 天眼查:我国现有超454万家旅…
 国家发改委:旅游业成为经济…
 全国及各省市旅游业扶持政策…
 检察机关主要办案任务在基层…
 今日时政素材归纳十条_2021年…
 2021最新时事热点素材(合集1…
 国常会:近期一些地方接连发…
 细说中国最近20来年发生的巨…
 近日广东发生重大安全事件:…
 2021年国际时政素材摘抄(82…
 2021国际新闻最新消息十条摘…
 2023年10月26日周四《新闻联…
 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
 回顾十八大以来习关于科技创…
 深入学习习关于科技自立自强…
 国内外近千部剧目亮相2023广…
 元首外交·心相近丨带好货、…
 阿里巴巴承办COP28 “数字化…
 2023年第三季度“德州好护士…
 时空无涯认知无限——2020年…
 【智库声音】盘点2020年俄罗…
 小绿楼市周报丨一周杭州热点…
 杭州楼市:预期在上升!
 杭州楼市猛回头了
 教育部发布会介绍近期教育改…
 近期教育行业政策热点及总结
 教育部介绍近期教育改革与发…
 疫后策|代表联名呼吁:让风…
 明庆忠:跨省游需求旺盛适时…
 今年两会这些话题上热搜!对…
 人民日报2022年1月微时评汇编…
 2022年度法治日报系列评论—…
 城市“升级”的启示(评论员…
 中国新闻网航拍石港镇“鱼米…
 中新网江西新闻-中央主流新闻…
 生态环境部:到2025年全国地…
 12月10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
 2022年10月24周一《新闻联播…
 今年前11月中欧班列货物运量…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双方超191万…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时政新闻眼丨明年中国经济怎么干?这场会议释放重要信号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2/14 2:32:14 | 【字体:

  三年前,在一场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习说,“现在,在波涛汹涌的世界经济大潮中,能不能驾驭好我国经济这艘大船,是对我们党的重大考验。”

  12月11日至12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当前的经济形势怎么看?明年的经济工作怎么干?如何驾驭好中国经济的大船?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今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7月,习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出重要判断:“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

  去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今年中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摧伤虽多意愈厉,直与天地争春回。”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恢复速度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处于领先地位。

  本月6日,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我国经济恢复仍处在关键阶段”。

  今年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需要克服的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这是“不利因素”。

  “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现在,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这是“有利条件”。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感慨:“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中华民族5000多年都是这样。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

  立足当前形势,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信心”,号召全党坚定信心、开拓奋进,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在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中,强调要“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经济工作鲜明“定调”。

  工作总基调,依然是“稳中求进”。2016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经指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要长期坚持。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对比过去两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定调,明年中国经济工作在“稳”的基础上,无论是“进”还是“立”,都更强调主动作为、积极有为,“进”的底色更浓。

  此次会议在明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中,明确指出要“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闻稿,“科技自立自强”在总体要求中提及尚属首次。

  与之呼应,在这次会议部署的明年九项重点工作当中,第一项就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由此可见科技自立自强在明年经济工作中的分量。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也写入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中。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会议还强调,“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

  从这些部署不难看出,明年的宏观政策更注重针对性、有效性、一致性。“有形的手”将精准发力、攥指成拳、形成合力,致力于打造更加稳定可预期的宏观政策环境。

  理解明年经济工作的基调,关键是把握好蕴含其中的辩证关系。“稳”是“进”的基础和前提,更注重量的积累。“进”是“稳”的动力和方向,更注重质的提升。

  曾说,“‘稳’和‘进’要相互促进,经济社会平稳,才能为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创造稳定宏观环境。”他强调,“稳”和“进”是辩证统一的,要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把握好工作节奏和力度。

  “先立后破”,也需要辩证统筹,把握好先后顺序。曾作过一个形象的诠释:“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

  从“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到“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五个必须”,进一步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在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系统部署明年经济工作。会上强调,明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

  “新质生产力”,这一词语不仅入选今年十大流行语,也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一个关键词。

  今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它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也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如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引发各方期待。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三大工程”,指的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是中央在建设领域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今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盘活改造各类闲置房产。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推进“三大工程”。

  有评论认为,“三大工程”有利于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现代化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习今年3月在中国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说的这段话,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得到充分体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说,“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鼓励民营企业“放下包袱,大胆发展”。

  上个月,在上海考察时指出,要落实保障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政策措施。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

  始终关注着优化营商环境这件大事。上个月,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中,说,“推出更多‘暖心’举措,优化外国人来华和停居留政策,着力打通大家在华使用金融、医疗、互联网支付等服务的堵点。”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指出,切实打通外籍人员来华经商、学习、旅游的堵点。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三农”工作时提出,要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在准确把握明年经济工作的政策取向方面,这次会议指出,要在政策效果评价上注重有效性、增强获得感。

  这次会议围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重点部署,强调要“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从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到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到发展银发经济,一项项举措温暖人心。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部署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会上的这一段话,传递了时不我待的责任感使命感:“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

时事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时事新闻:

  • 下一个时事新闻: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时事新闻 时政新闻眼丨明年中国经济怎么干?这场会议释… (12-14)
    普通时事新闻 国内外近千部剧目亮相2023广州演艺交易会 (12-13)
    普通时事新闻 元首外交·心相近丨带好货、坐轻轨、通海关感… (12-13)
    普通时事新闻 阿里巴巴承办COP28 “数字化转型日” 数字化推… (12-13)
    普通时事新闻 胃肠癌患者是否都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2-12)
    普通时事新闻 2022 年社交媒体营销趋势:专业人士的预测 (12-12)
    普通时事新闻 最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晒出成绩单 (12-12)
    普通时事新闻 时政微观察丨调理“任督二脉”中国经济持续回… (12-11)
    普通时事新闻 时政微观察丨洞察时与势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12-11)
    普通时事新闻 时政热点:2021年6月4日时政常识汇总、汇总 (12-11)
    普通时事新闻 今日时政摘抄_2022年4月14日时政常识积累 (12-10)
    普通时事新闻 每日时政内容摘抄:公考时政常识汇总(2022年… (12-10)
    普通时事新闻 2022年十大时政常识摘抄(4月20日) (12-10)
    普通时事新闻 疫情素材秒变命题作文:郑州一中学老师以“一… (12-09)
    普通时事新闻 2021年国际时政素材摘抄(614) (12-09)
    普通时事新闻 2021年时政热点摘抄:时政素材要点(1231) (12-09)
    普通时事新闻 人民日报评论员: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 (12-08)
    普通时事新闻 2018国内外简短时事评论20篇 (12-08)
    普通时事新闻 闪电评论丨风起海岱 齐鲁大地风鹏正举 (12-08)
    普通时事新闻 2021时事政治热点50条-2021时政热点重点总结(… (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