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帮孩子学好地理必须结合时事热点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1/4 21:06:38 | 【字体:小 大】 |
教育圆桌微信公众号提问:我家孩子上高中,平时最怕学地理,偏科挺严重的,地理成绩尤其差,我想问下,如何培养地理兴趣,将课堂内容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另外,在地理考试中,有什么可以掌握的小窍门吗?
北京市门头沟区首师大附中永定分校高中地理教师、区学科骨干、区地理兼职研修员施双艳:我认为首先要热爱这个学科,多与大自然接触,激发探索意识,同时,现在很多地理题目都与时事热点联系非常紧密,其实需要家长和老师在平常培养孩子关于时事热点的敏锐度,这样考试的时候才不会发慌。
地理同时也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因此除了在学校的地球科学实验开展各种探究活动外,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开展各种调查研究与野外考察等活动,将课堂所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真正做到学有所用。我们班级曾经做过的活动,家长们可以挑一些来和孩子共同进行。
例如,针对北京雾霾频发的环境问题,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校园周边PM2.5调查与研究;针对各种地质地貌现象,带领学生进行永定河河流地貌考察、房山喀斯特地貌查考、下苇甸褶皱地貌考察等等。
目前,新课改的高考越来越关注对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考察,以社会热点和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切入,创设问题情景,考查学生能否对地理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与解释。因此,我们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既要充分利用地理专用教室和区域资源等进行实验探究和野外考察,同时还要关注生活中的热点,如京津冀一体化、共享单车、冬奥会等,主动探究热点背后蕴藏的基本地理原理和规律。
因此每当遇到学生比较难理解的知识,从我们学校角度,教师都是首先带领他们走进学校的地球科学实验室,开展各种实验探究活动,在活动体验中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地理基本规律与原理。家长也可以效仿学校的做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和交流。学生们在各种实验探究、动手实践中学会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与研究问题,从根本上掌握地理的基本规律与原理,突破难点,形成了地理综合思维,灵活应对高考。(文/记者 李梦婷)
编者按:近年来,北京市教育系统聚焦学生的实际获得,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努力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为全国教育改革发展探索了重要经验。近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做客人民网,围绕北京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新高考改革等基础教育领域的探索经验,以及如何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解读和分享。…
编者按:2021年全国高考将于6月7日起正式拉开大幕。今年,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将实行“3+1+2”模式。…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