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世界周刊丨矛盾与裂痕
 文明浸润乡土 新风吹拂心田—…
 泉州新闻一周回顾第210期(1…
 深网观察 第210期“教科书式…
 2023年可能出现的重大科学新…
 “遇见未来”之江波×梁杏丨…
 前沿:科技引领未来创新改变…
 “绿色、智能、节俭、文明”…
 “遇见未来”之郝景芳×张弋…
 女房产销售表演一键换装脱下…
 VR看房!直播短视频!房企线…
 三个房产销售的直播卖房“变…
 房产女销售穿职业装、秀大长…
 房地产大变天!中介涌上抖音…
 勇担时代使命强国复兴有我!…
 你贡献了多少?前三季度全国…
 《新课堂——同心战“疫”》…
 最新通知!做好中小学“复学…
 CETV1家长朋友圈隔代教育看不…
 推动五盖山项目打造成旅游新…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我国新增4个…
 旅游新闻速览 导游直播、乡村…
 假日期间辽宁红色旅游持续升…
 假期旅游热 祖国山河美
 中消协回应丰巢事件;抖音回…
 今日头条5月打击103个违规账…
 新闻头条十篇
 新闻头条(精选5篇)
 许家印豪掷67亿港元入主FF 贾…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就美…
 为“一带一路”注入更多正能…
 為“一帶一路”注入更多正能…
 共筑繁荣:“一带一路”为构…
 华彬打造国际人文交流新范式
 时政微观察丨“软联通”:相…
 多项数据看中国经济活力 各地…
 10月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较上…
 【媒体看科大】近期众多媒体…
 孙颖莎的积分为何比陈梦的两…
 台退役少将“炮轰”台海军人…
 不断打卡泄露机密?“蓝委”…
 菲律宾:与台湾地区无军事接…
 国防部:有关国家应停止用双…
 菲军总参谋长:菲律宾与台湾…
 ESG媒体专题报告:四大方向探…
 喜报!济南两人获评2022年度…
 沂南县大庄镇:倡树新时代美…
 中美俄三国学者线下对话 共议…
 刷到中介短视频女子坐飞机去…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世界周刊丨矛盾与裂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0/22 7:23:31 | 【字体:

  就在本周国庆长假期间,世界发生了不少戏剧性的事件。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在费尽心思避免美国政府在十月一日关门之后,自己却“下课”了。而引发这场“政坛地震”的导火索之一,就是国会山争吵不休的“援乌议题”。当花钱如流水的“援乌”越发变成“无底洞”,西方国家积蓄已久的矛盾和裂痕也不断凸显。

  当地时间10月6日,美国众议院前议长麦卡锡否认在2025年任期结束前,会辞去国会众议员的职务。

  当天,美国众议院以216票支持、210票反对的结果罢免了麦卡锡的议长一职。

  任职不到一年的麦卡锡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被罢免的三号人物,也是1875年以来任职时间最短的众议院议长。

  在《纽约时报》看来,这一表决结果反映出美国国会深度的政治极化。而《洛杉矶时报》则直言,这场罢免大戏的精彩程度,堪比美剧《纸牌屋》。

  就在麦卡锡被“罢免”前不久,9月30日晚上,由他支持的一份短期拨款法案刚刚在国会获通过,暂时避免了美国联邦政府再次“关门”,然而这份拨款法案也成了麦卡锡下台的导火索。

  由于该法案没有照顾到共和党强硬保守派大幅削减联邦政府开支、加强边境管控的主张,在众议院获得通过主要依靠的是议员的支持,共和党保守派为此大为恼火。

  共和党籍众议员 马特盖茨:下周的这个时候,以下两件事的其中一件会发生,要么麦卡锡不再是议长,要么他将成为服务于的议长。

  10月2日,共和党籍众议员马特盖茨在众议院提出动议罢免议长麦卡锡,他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乌克兰的秘密协议是什么?”

  在9月26日出台的“参议院版短期拨款法案”中,原本包含主张的约60亿美元的对乌克兰援助,就在政府“关门”前最后一刻,美国总统拜登签署的最终版法案却删除了这一项。

  美国《国家》杂志评论员 艾布拉姆斯基:国会通过拨款法案并保持美国政府运转,唯一的方法就是在乌克兰问题上向(共和党)保守派让步。

  10月1日,短期拨款法案通过的第二天,拜登强调“在任何情况下”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都不能中断,并希望麦卡锡“信守承诺”。

  一时间,整个国会和华盛顿都议论纷纷,有传言称拜登之所以同意在法案上签字,是因为与麦卡锡达成了一份秘密协议,先让国会通过不含“援乌”内容的拨款法案,避免政府陷入“关门”,之后再就援乌问题进行单独投票。

  共和党籍众议员 马特盖茨:议长先生,告诉我们,关于乌克兰的秘密协议里到底有什么?你对拜登总统的承诺是什么?

  麦卡锡一度被美国媒体称为“15轮投票先生”。原因是,今年1月,他历经了5天时间,共计15轮表决,才接替佩洛西当上众议院议长。而在这15轮投票中,麦卡锡受到的阻力主要就来自盖茨领导的共和党极端保守派。

  据美国媒体爆料,当时麦卡锡为了换取盖茨的选票,还向他许诺了“握有实权”的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位置。然而,在麦卡锡最终当上议长后,却并没有兑现“诺言”。

  10月3日,在众议院投票罢免议长麦卡锡前,麦卡锡的盟友、共和党籍众议员格雷夫斯高举手机,声称是在展示盖茨竞选团队的短信。

  共和党籍众议员 加勒特格雷夫斯:短信里面说给我钱,看看吧,给我钱,我来发动罢免动议,利用官方行动来筹集资金,这就是华盛顿(政坛)令人作呕之处。

  在众议院,共和党拥有221席,拥有212席,正常情况下罢免动议需要218票才能获得通过,而此次投票,由于几名议员缺席,门槛降至214票,微弱多数使共和党的每一票都显得至关重要

  最终,马特盖茨拉拢了7名“反水”的共和党议员,和全体人一起成功罢免了麦卡锡。

  麦卡锡遭罢免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为什么共和党人总是相互争斗?”

  众议院少数党领袖、人杰弗里斯尽管曾在短期拨款法案上和麦卡锡“联手”,但这一次,却并没有选择帮麦卡锡一把。

  共和党籍众议员 德里克范奥登:我唯一能说的是,他(马特盖茨)要么是骗子,要么是傻瓜。

  在《国会山报》看来,麦卡锡遭罢免,可能使众议院“陷入混乱”。而实际上,这一历史性事件,可能还是新一轮乱局的“开端”。

  麦卡锡被免职后,众议员麦克亨利担任临时议长,值得一提的是,麦克亨利是麦卡锡的坚定盟友。

  麦克亨利接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国会众议院籍前议长佩洛西下达“驱逐令”。

  10月3日,佩洛西发表声明称,麦克亨利限令她4日结束前把国会大厦内的办公室腾出来。

  籍众议员 吉姆麦戈文:小气愚蠢地把南希佩洛西赶出办公室,这对国会山文明有何贡献?

  当美式民主沦为“权力的游戏”,这“冤冤相报”的“有毒气氛”也只会越来越浓烈。

  10月4日,拜登敦促共和党人停止内斗,而在英国《卫报》看来,他真正担心的是国会山的动荡可能会扰乱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计划。

  五角大楼表示,美国国会此前批准用于补充美国军火库存的259亿美元还剩下大约16亿,只能维持乌克兰两个月左右的军事行动开支。

  美国总统 拜登:美国可以在下一批援助案中支持乌克兰,我们也许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为此找到资金。

  在美国《政客》杂志看来,如今,美国对乌援助的未来走向很大程度取决于谁来当下任众议长。

  10月4日,众议院多数党领袖史蒂夫斯卡利斯和司法委员会主席吉姆乔丹均公开表示。将角逐众议院议长职位。

  当地时间10月5日晚上,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布,支持吉姆乔丹竞选众议长。

  值得一提的是,乔丹是特朗普在国会的“铁杆”,也是与特朗普合作,试图推翻特朗普败选结果的共和党人之一。

  对此,美国《国会山报》指出,作为目前共和党总统参选人的领跑者,特朗普利用国会的领导真空,进一步展示出他对共和党的控制。

  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则认为,无论是谁担任新议长,都将面临和麦卡锡一样的困境,无异于“换个司机开同一辆愚蠢的小丑花车”。而目前为止,众议院这场混乱的最大受害者是乌克兰。

  今年9月,白宫证实,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已向乌克兰提供了约1130亿美元的援助。其中,军事援助占各类援助总额的一半以上。

  “海马斯”多管火箭炮、“布拉德利”步兵战车等美式装备,被基辅视为游戏规则的改变者。然而俄乌冲突已持续近20个月,如此“烧钱”拱火,美国还能撑多久?

  10月5日,路透社公布的最新民调显示,美国两党选民对于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的支持度都在下降。只有41%的受访者同意华盛顿“应该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的说法,低于今年5月时的46%。

  由于通胀高企、分配不均等问题,今年以来美国多个行业举行大规模罢工,不少抗议者打出标语:停止资助乌克兰战争。

  9月底,共和党籍众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在国会大厦前公开反对向乌克兰提供援助,她曾将援乌计划比作人变相的“洗钱计划”,直言部分援乌资金最终落入了与关系密切的非营利组织的口袋。

  美国《外交》杂志则撰文称,在冲突长期化的背景下,西方国家对乌克兰获胜的乐观预测已经动摇,西方对基辅的持续援助可能无法得到保证。

  美国记者 普莱特根:美国迄今仍是乌克兰武器装备的最大援助者。美国以任何形式削减援助,都可能引发示范效应,影响美国盟友对乌提供武器的意愿。

  再过一周多的时间,10月16日,将迎来克里米亚战争爆发170周年纪念。克里米亚战争,被看作是“第一场现代战争”,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战争爆发前的1848年,英国资深政治人物帕麦斯顿,曾说出了一句名言:“我们没有永远的盟友,没有永远的敌人。获取永恒的利益,我们将一以贯之。”这成为英国对外政策的基石。

  欧盟外交事务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 博雷尔:在扩员方面,我们必须以一种量身定制的方式工作,即10个候选国,每个候选国都需要一种具体的方法。

  媒体注意到,欧盟急于“扩员”的背后,是欧洲相对影响力的降低以及“欧洲变穷了”。

  西班牙《机密报》在《新的世界秩序让欧洲被人踩在脚下》的文章中提到,2004年,欧盟GDP占全球总量的26%,但到2015年,比例已降至22%。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大大低于”20%。

  《机密报》的分析文章认为,欧洲影响力日渐衰落的原因之一,就是欧盟外交政策屈从于华盛顿的利益,导致“战略自主权”丧失,而“乌克兰正在发生的事情”就是最好的证明。

  随着英国脱离,欧洲增长乏力,急需吸收新血液以扩充自身体量。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更把2030年看作是欧盟必须扩容的一个“坎儿”。

  但把欧洲的未来发展与美国强力推动的“援助乌克兰”强行绑定在一起,则引起了巨大争议。

  此前的10月2日,欧盟外长会议首次安排在乌克兰召开,被看作是援乌问题上西方“秀团结”的表现。

  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 博雷尔:今天,我们在基辅举行了一次欧洲联盟外交部长的非正式会议,这肯定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有几个原因。这是理事会第一次在欧盟以外举行会议,这是我们第一次在一个(入盟)候选国家见面。

  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欧盟很可能从27国扩充到30个甚至36个,而此次乌克兰被放在“火线入盟”的前列,格外引人注目。

  英国《卫报》等媒体认为,欧盟扩员有地缘政治的考量,用“入盟大礼包”换取相应国家对“援助乌克兰”的支持,在提升欧盟存在感的同时消减俄罗斯的影响力。

  匈牙利总理 欧尔班:至于乌克兰是否会成为(欧盟)成员国,我可以说,每个欧盟成员国都必须达成共识才行。有些地方有必要举行全民公投,议会也足够了,如果你看看匈牙利议会,我并不觉得匈牙利议会有能在两年内投票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的强烈愿望。

  更令欧盟高官感到尴尬的是,随着美国众议长麦卡锡下台,拜登原先承诺的对乌援助计划很可能“泡汤”。

  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 博雷尔:这当然不是意料之中的,也当然不是一个好消息。

  10月3日,荷兰海军上将罗布鲍尔承认,乌克兰的军事装备需求超出了北约的承受能力,西方援乌的弹药储备已接近枯竭。

  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罗布鲍尔:我们开始放弃欧洲半空或更空的仓库,现在火药桶已见底。

  爱沙尼亚国防部官员萨尔姆指出,即便在成本相对低廉的爱沙尼亚,制造一枚新炮弹的价格约为5000至6000美元,接近俄罗斯成本的10倍。

  10月1日,斯洛伐克前总理菲佐领导的方向党在国民议会选举中获胜。这被看作是在援乌问题上欧洲内部“变天”的前兆。

  斯洛伐克前总理 菲佐:斯洛伐克和斯洛伐克人民的问题比乌克兰更严重,这就是我现在所能说的。

  斯洛伐克前总理菲佐:我真的不喜欢欧盟在某些问题上缺乏自己的立场,而且被美国所拖累。我们一直在重复这种说法,我们不喜欢那样(援乌),这不是一个和平项目。

  匈牙利总理 欧尔班:布鲁塞尔声称“如果没有乌克兰的粮食,严重的饥荒就会威胁着非洲国家”,由于战争使黑海无法通过,匈牙利在布鲁塞尔的要求下开辟了一条固定的过境走廊,以便食物可以从乌克兰和匈牙利到达非洲。但直截了当地说,他们欺骗了我们,乌克兰的粮食没有进入非洲,他们在匈牙利销售,比匈牙利生产商的谷物还便宜,把匈牙利(谷物)赶出了我们自己的市场。

  匈牙利总理 欧尔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和波兰以及斯洛伐克一起,下令禁止从乌克兰进口23种农产品。

  这被看作是波乌关系从“是好兄弟就要两肋插刀”的“蜜月期”开始转冷的信号。

  波兰总理 莫拉维奇:我们不再向乌克兰转移武器,因为我们现在正在用最现代的武器武装自己,如果你不想(被迫求别人)保护自己,你就必须有一些东西来保护自己。

  近年来,执行“农业民粹主义”的波兰和匈牙利正是反对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和移民政策的代表。而在俄乌冲突和欧盟决定“扩员”的背景下,可能引发类似2015年的“欧洲难民潮”,也引起两国的担忧。

  匈牙利总理 欧尔班:在移民问题上没有达成协议,因为之前我们决定在单方面协议的基础上对移民进行监管,但这一要求在上次会议上被改变了,波兰和匈牙利对这项提议并不满意因为在法律上,我们是,怎么说,我们被“强奸”了。

  从这点来看,纯粹建立在所谓“西方价值观”上的“援助乌克兰”,在复杂的现实利益面前,并不那么牢靠。

  10月1日,早已看清西方的“画饼”本质,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与双方接触的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表示,欧盟让土耳其等待了数十年,土耳其如今对欧盟已经没有任何期待,再也不能容忍在成为正式成员程序中出现任何强迫要求和新条件。

  早在2018年,美国外交学会全球治理项目主任帕特里克就断言,历经70多年的所谓“西方团结”的根基,已然被破坏。而如今,在乌克兰问题上,美国不断递刀子、拱火浇油、又在背后“捅刀子”的做法,更令欧洲人苦不堪言。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分析称,目前西方对乌援助存在两个不确定因素:一是是否具备长期输血的能力;二是是否具备可持续性的政治意愿。

  《华盛顿邮报》直言,对乌援助并不是一份礼物,而是西方对未来地区秩序的投资。一旦投资得不到预期收益,“西方团结”表象下的“裂痕”,就会进一步扩大。

时事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时事新闻:

  • 下一个时事新闻: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时事新闻 世界周刊丨矛盾与裂痕 (10-22)
    普通时事新闻 文明浸润乡土 新风吹拂心田——乡村移风易俗成… (10-22)
    普通时事新闻 泉州新闻一周回顾第210期(12月2日—12月8日)… (10-22)
    普通时事新闻 深网观察 第210期“教科书式”急救应从儿童抓… (10-22)
    普通时事新闻 ESG媒体专题报告:四大方向探索新赛道“乡村振… (10-21)
    普通时事新闻 喜报!济南两人获评2022年度优秀文化市场综合… (10-21)
    普通时事新闻 沂南县大庄镇: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 胡… (10-21)
    普通时事新闻 中美俄三国学者线下对话 共议全球发展与未来 (10-21)
    普通时事新闻 刷到中介短视频女子坐飞机去买房交了 160 万但… (10-21)
    普通时事新闻 一周新闻速览(20221212—19) (10-21)
    普通时事新闻 《“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印发、2022年学生… (10-21)
    普通时事新闻 2022年2月第1周国际时事汇总 (10-21)
    普通时事新闻 2022 年全国出生人口数据出炉 (10-21)
    普通时事新闻 一周通报丨2人被查3人被开除党籍12起典型问题… (10-21)
    普通时事新闻 国家卫生健康委:14家大型公立医院开展高质量… (10-20)
    普通时事新闻 中国已与39国签署46份气候变化合作文件 绿色发… (10-20)
    普通时事新闻 来了!新闻早班车10月19日 (10-20)
    普通时事新闻 出口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占比达70% 中国石化… (10-20)
    普通时事新闻 【新闻早茶】冷空气携大风、降温齐袭河北!还… (10-20)
    普通时事新闻 外媒述评:众议长被罢免国会大厦再次见证美国… (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