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而让敌人出现逃离战斗的恐惧心理!这些武器经常会内置一个关键性的组成部分:那就是它们的噪音系统!有些噪音被专门设计出来用于触发敌人的不安心理。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已知的几款声音武器
斯图卡轰炸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空军投入使用的一种俯冲轰炸机,由容克斯公司研制。斯图卡轰炸机最容易辨认的特征就是:它那双弯曲的鸥翼型机翼和固定式的起落架以及独特尖锐的咆哮声。
斯图卡从1935年就开始在西班牙内战中投入实战,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作为德军闪电战的一部分,斯图卡轰炸机取得了非常大的战果。除了能精准的打击地面目标外还配备了用于威吓周边敌人的装置。
它是一个由螺旋桨驱动的气鸣装置,飞机进入俯冲时,警报器会发出响亮的尖叫声,随着下降速度的增加,声音会越来越大,德军称之为“耶利哥号角”。1940年后德军在地中海战役,北非战场大量投入斯图卡进行俯冲轰炸。
1943年后斯图卡的攻击机型号,更是在苏德战争中发挥出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而面对它的对手只记得关于斯图卡的一件事,那就是尖叫声!
很多军事爱好者们都不会感到陌生,这款火箭炮不但在二战的时候帮助苏联立下了汗马功劳,更是在我国的抗美援朝战争当中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喀秋莎火箭炮在发射时会发出呼啸的声响,一度让德军闻“声”丧胆,德军将之称为“斯大林的管风琴”!
但喀秋莎火箭炮在设计时却从未像斯图卡一样考虑过其声音对敌人的心理影响,它是一种创新的火炮武器,正式称为BM-13型火箭炮,BM-13型火箭炮采用载重卡车为底盘,安装8个导轨式发射架,构成移动式火箭炮发射系统,可挂载16枚M-13型固体燃料火箭弹,战斗射程可以达到8500米,最大行程385千米!
BМ-13火箭炮特别适合打击暴露的密集集结地和野战工事及集群坦克部队,在苏德战争爆发的前夜,苏联作出决定全力生产BМ-13火箭炮,并在6月28日组建了,一个BМ-13特别独立火箭炮连!由于保密,苏联并未公开火箭炮的正式名称型号,但是炮架上有一个字母“K”
苏军战士便称其为喀秋莎,由于采用的载重汽车底盘,所以喀秋莎能达到机动行驶,并固定发射的作战目的,火箭炮的汽车底盘的后部,有2个手动的千斤顶,发射火箭弹时,炮手要将千斤顶放下固定,以保证发射平台的稳定性,发射装置位于驾驶室中由炮长操作。
BM-13型火箭炮与普通的身管火炮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一是火力强大。它能在极短时间内射出几十发火箭弹,对敌方目标进行火力覆盖,二是射程远,无需承受后坐力的特点让火箭炮更容易加大射程,为其长期担负远程打击任务奠定了基础。
正是因为具有这些优势和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曾生产了数量庞大的该型及其改进型火箭炮,对战争取得胜利起了重要作用,火箭炮也因此名扬天下。
在电影绿巨人中出现过一款声波武器,它可以对远处目标射出强烈的声波,从而达到击退效果!
现实中这种武器是否存在呢?声波武器本质是一种远程高音声学设备,主要是作为通信工具向远距离的人群发送信息,它能盖住特大音量的音乐或成千上万人发出的呐喊声,发出一连串的持续2至5秒高音量爆裂声!
美军曾研发的主动拒绝系统就是这样的设计原理,主动拒绝系统简称ADS,是美军耗时15年成功研发出的一种无声无息的电磁波,它能让人产生厌恶感并实时逃离现场。
这种电磁波武器威力强大,射程可以达到1000米,是一种非致命武器。在军事行动中,ADS可以向躲在掩体内的或敌人使用,哪怕敌人躲得再深,都会使其在非常痛苦的状态下失去战斗力
ADS有两个主要功能,分别是用于远距离通信的语音放大器和警报声,警报声可以达到160分贝,比喷气发动机的音量还要高40分贝,如此响亮的声音会导致范围内的人,产生疼痛、迷失方向甚至听力受损。
由于武器相对较小,因此可以安装在车辆、直升机和巡逻艇上,还可以将它们安装到货船上以防止海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