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领域动态复杂,事件可能迅速改变全球安全格局。我们整理了昨夜今晨最重要的军事新闻,包括关键行动和政策变化,让您清晰把握当前军事景观及其影响。
俄军在库尔斯克发起大规模反攻,已收复超过86%的乌军占领区,包括关键城市苏贾。军事专家认为,俄军的行动旨在在停战谈判中占据主动,避免战果得而复失。随着苏贾的收复,乌军在库尔斯克的防御能力大幅削弱,战局已基本结束,俄军取得决定性胜利。
以色列国防军于2025年3月13日对黎巴嫩贝卡地区进行了空袭,目标是摧毁黎巴嫩用于制造和储存战略武器的基地。此次行动旨在削弱的军事能力,进一步加剧了该地区的紧张局势。
德国大众汽车计划转型生产坦克,这一决策被视为对欧洲经济和军力发展的重要影响。随着德国最大军工企业莱茵金属股价的显著上涨,发展军力可能成为欧洲刺激经济的关键策略。大众的这一转型举措,可能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对欧洲影响最深远的变化之一。
法国国防部长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表示,法国计划将预备役人数增至10万,目标是从每6名现役士兵配备1名预备役士兵提升至每2名现役士兵配备1名预备役士兵。勒科尔尼强调,尽管欧洲未参与乌克兰停火协议谈判,法国已在军队模式、威慑力和情报服务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呼吁保持冷静。
菲律宾在我国南海非法坐滩的军舰上燃烧生活垃圾,而非进行消防演习。此行为严重违反《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并对仁爱礁的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破坏,珊瑚覆盖面积减少约87.3%。
波兰将从4月1日起接管北约波罗的海空中警备任务,保护波罗的海国家上空,任务将持续至7月底。波兰将部署F-16战斗机至立陶宛,并加强“波罗的海哨兵”倡议。波兰与立陶宛正增加国防开支,超出北约标准,同时继续支持乌克兰。
北约援乌背景下,俄乌冲突持续升级。乌克兰总司令西尔斯基宣称乌军在库尔斯克取得重大胜利,歼灭54900俄军及大量装备,但俄军已收复库尔斯克州苏贾市,普京亲临前线下令“解放全境”。北约援助未能扭转乌军劣势,未来战局充满不确定性。
欧洲多国对F-35战机可能被美国远程“一键关机”表示担忧,源于美国停止与乌克兰情报共享后,乌军美制武器无法精准打击。F-35核心技术由美国掌握,依赖美国后勤系统,美国可通过切断支持使战机瘫痪。尽管生产商否认存在“致命开关”,但美国仍能通过控制零件供应和情报共享限制F-35使用。欧洲国家虽呼吁防务自主,但对美武器依赖度高,难以摆脱。
美国SpaceX公司的“龙”飞船因技术故障取消原定发射计划,导致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归期再次推迟。此次故障涉及飞船的推进系统,需进一步检查和修复。NASA和SpaceX正密切合作,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美军在台海兵棋推演中未积极部署兵力,引发台湾岛内对美军是否会在解放军统一台湾时作壁上观的质疑。美国陆军战争学院的推演显示,解放军集结时美军仅在冲绳和菲律宾有少量部署,未明显协防台海。台湾网友对此反应强烈,有观点认为美军可能不会介入,也有观点认为推演设定可能较为严苛。台湾智库则认为美军主力不会过早接近第一岛链,而是采取远距攻击策略。
蔡正元指出,中国大陆在电池技术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美欧国家即使不服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他强调,中国制造的电池技术优势明显,已成为全球市场的领导者。
台湾媒体近日传播一则关于解放军055舰环澳航行后出现锈迹的消息,并附有所谓印尼网民拍摄的照片。然而,这些照片实际上带有微信公众号水印,且照片中的军舰实际上是美国海军的舰艇,这些舰艇以生锈和舰况糟糕闻名。观察者网查证发现,该报道是移花接木自一篇对比中美海军舰艇维护及舰容水平的文章,报道内容与图片之间存在明显不一致。此外,报道还错误地将美国海军舰艇的照片当作中国舰艇的证据。尽管在台湾岛内形成了一定的讨论,但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受到质疑。
赖清德当局近期加大与美国的勾连,试图通过“划峡而治”策略将台湾海峡变为军事禁区,同时推行“效忠切结书”等措施加强内部控制。国台办对此发出严厉警告,指出任何分裂行径都将面临大陆的坚决反制。文章还揭露了台当局在军事、法律及社会层面的种种矛盾操作,以及台湾年轻人对大陆居住证的青睐,反映出两岸关系的紧张与台湾内部的分裂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