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军核潜艇惨遭围猎美方请求和中国对话中方:端正好态度再来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0/14 11:07:46 | 【字体:小 大】 |
我们都了解,近来美军一直在台海、南海等地进行挑衅行动,频频试图挑起事端。每次都受到中国解放军的坚决阻止,使其无法如愿。然而,美国却转向菲律宾,试图将其变成前哨,成为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工具。当菲律宾和中国因仁爱礁问题发生冲突后,美国找到了进入南海的借口。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和菲律宾频繁在中国近海进行军事演习,伴随着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与美国的亲密往来,美国试图将菲律宾卷入台海问题。
最新消息称,美国正计划在偏远的菲律宾巴丹群岛省巴斯科岛建设新的港口,以便其海军能够在此进行频繁的海上军事演习。与此同时,美国国防部启动了“对外军事融资计划”,再次向台湾提供8000万美元的军事装备支持。这一做法与乌克兰的情况相似。很显然,美国这次在中国周边的军事部署极具针对性。
然而,中国也不是束手无策,对于美国大型军舰和航母的行踪,我们了如指掌,毕竟我们的高分卫星并不是用来看风景的。但专家指出,尽管明面上的武器大家都能看到,但隐藏在水下的核潜艇卫星可能无法察觉。因此,最值得警惕的是潜伏在海底的核潜艇。
据记载,2021年,美国海军的“康涅狄格”号核动力潜艇在南海进行潜航时曾发生事故,然而引起关注的不是潜艇事故本身,而是该潜艇事故发生时离南海非常近。虽然最终该潜艇没有遭受严重后果,但这也暴露出我国监控系统的不足。如果不是事故,我们或许会对潜艇的存在毫无察觉。因此,如果没有意外,后果将不堪设想。
然而,这已经是两年前的事情了。时至今日,中国已成功测试了世界上首个使用太赫兹设备的潜艇探测装置,这一成就足以让美国潜藏在海底的核潜艇无处可藏。国防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表示,太赫兹设备成功识别了公海中产生的微小表面振动,这些振动正好符合潜艇的特征。以前,振幅在10-100纳米之间的振动很难被探测,但现在我国的新设备完全可以逐一识别美国的核潜艇。通过不同振幅的振动波,不仅可以准确判断核潜艇的位置,还可以获取到其性能数据。
可以看出,美国自认为的海上霸权在中国强大的技术面前正逐步瓦解。因此,未来如果美国再试图在我国周边挑衅,必须小心翼翼,因为他们心知肚明,再也不是无底洞了。最近,美国希望重新开启与中国的对话渠道,希望建立新的沟通机制。但中国国防部再次强调,中方不拒绝与美国对话,但前提是必须基于原则。因此,我们期待美国能调整其态度,以寻求与中国对话的机会。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