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雷利对中国近期发生暴雨洪涝灾害表示深切慰问,强调欧方坚定致力于同中方发展良好关系。欧盟的“全球门户”计划同“一带一路”倡议并不对立,而是互补关系,都旨在促进全球发展。期待尽快访华并同中方开展战略对话,共同筹备今年欧中领导人会晤,推动欧中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
王毅表示,当前,中欧高层交往保持良好势头,双方都认为合作伙伴是中欧关系的最主要特征。中方始终以积极态度推进中欧关系,高度重视预定年内举行的中欧领导人会晤,期待会晤为中欧关系和双方合作发挥战略引领作用。中欧双方要开展更多机制性对话,把疫情三年中欧之间缺失的交流功课补起来,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的强劲动力。中方欢迎博雷利高级代表今秋率团访华并举行战略对话,通过广泛、深入交流为领导人会晤做好政治准备。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我注意到欧美媒体对于中方出席此次乌克兰问题国际会议,可谓是非常兴奋。比如说路透社,打出几个大字:中国出席将俄罗斯排除在外的会谈。
总结一下欧美媒体的逻辑,其实非常直白,那就是此次沙特阿拉伯举办的乌克兰问题国际会议,既然是由乌克兰及其西方支持者主导,且将俄罗斯排除在外,那么中方的出席,是否意味着中方在俄乌冲突上的某种态度转变?我不这么认为,甚至我觉得中方出席此次会议,可能与西方试图解读出的信号南辕北辙。比如今天的香港《南华早报》就指出,中方的到场是为了确保这次会议不至于成为某种“反俄大会”,中方不是为了孤立俄罗斯而出席,恰恰相反,中方是为了会议最终能达成某种真正有意义的结果而出席。
欧美媒体有某种有意无意的错误解读,我认为也很正常,因为他们有着很强的自我中心主义,认为这个世界一切都是围绕着他们转,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表态、抉择,要么是在支持他们,要么就是支持俄罗斯。这对于中国人而言,无疑是荒谬的,中国人看待乌克兰问题的逻辑,就算不是从国际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那也是从中国人自己的角度出发,因为中国的外交政策从来就不是为欧美服务,不是为俄罗斯服务,更不是为乌克兰服务,从来都是首先为中国人自己服务,这就叫独立自主的大国外交,不是任何其他国家或是国际社会用几句诡辩式的道德绑架就可以左右的。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回顾一下过去,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中方始终在扮演着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角色,要知道,中国不是乌克兰问题的制造者,也不是乌克兰问题的当事方。
2022年2月26日,时任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阐述中方五点立场;3月7日,王毅谈化解危机四点主张;4月1日,王毅谈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五个坚持;5月19日,王毅在金砖国家外长视频会上强调,输送武器换不来乌克兰和平;7月7日,王毅谈中方三点关切;9月23日,王毅出席联合国安理会乌克兰问题外长会;2023年2月19日,转任中央外办主任的王毅会见乌克兰外长;2月24日,中方在冲突一周年之际正式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3月22日,国家主席习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联合声明,强调通过和谈解决乌克兰危机;4月26日,习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强调对话和谈是唯一的出路。不难发现,欧美舆论无视了上述这一切,就知道盯着一个问题:中国到底是支持俄罗斯还是支持乌克兰?但问题来了,中国为什么一定要做这道选择题?为什么中方一定要支持一边?如果说中国一定要支持什么,那就是超出俄乌之外,我们支持国际社会的利益最大化,我们支持大国与小国平等,我们支持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神圣不可侵犯,我们也支持一个国家的主权安全合理关切应受到正视。
我相信我们所有人对于乌克兰危机,都有着高尚的认知,但不要忘了,我们所有人也生活在一个现实的世界之中。动动嘴皮子,讲述绝对的善从来都是简单的,难的是在看似不可能的矛盾中,寻求一条妥协的道路,这才是国际社会真正需要的。
所以中国参加这次乌克兰问题国际会议,不是仅仅单方面维护乌克兰或是俄罗斯的立场,不关乎俄罗斯是否在场,而是为了再次重申中国的公正立场,维护超出俄乌之外更广泛的国际最大公约数。当欧美试图通过乌克兰,通过这次会议将我刚才提到的“支持乌克兰还是俄罗斯”这道选择题强加给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当然有义务站出来,告诉所有国家,我们没必要困在这道被强加的单项选择题中。
如果乌克兰希望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出手相助,那就应该好好听听欧美之外的声音,而不是唯欧美马首是瞻,毕竟如果道德绑架管用,美国也就没必要建立北约了。
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一直都在外事领域奔忙。
当地时间7月2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太平洋岛国汤加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认识王毅已经有10多年了。我期待能像过去一样,与他良好合作。”
对于王毅重新出任中国外交部部长一事,布林肯除了称自己与王毅是老相识之外,还称更换外长是中国的“主权决定”,并强调美中以负责任的方式经营双边关系是很重要的。
布林肯在汤加出席记者会时,还提到一句话,美中“要从外交和接触开始,无论中方外长是谁,我都会与他合作”。
此前一天,白宫发言人卡琳·让-皮埃尔也曾在记者会上提及,中国更换外长与否,“是中国的内部事务”。她还说,美国致力于加深与中国的沟通渠道,以防止任何误会和误判。
类似的情况,诸如日本内阁秘书长松野博一7月26日也曾称,希望与中国包括王毅在内的官方人士密切沟通,并称“日中双方共同努力,建立具有建设性和稳定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帕特尔7月25日所言,也值得一看。其称,布林肯近期在印尼和北京都曾与王毅进行会晤,接下来美方将会继续与中方保持高层沟通渠道畅通。海叔犹记得,布林肯6月份访华时,曾邀请中国外长访问美国。如今,帕特尔也对此作出一番解释。其表示,美方继续期待太平洋两岸的高层官员接触,仍希望这样的情况继续。其进一步补充称,“任何中国外长的外访计划将由中方作出宣布”。
当地时间7月26日,布林肯(右)访问汤加时会晤汤加首相肖西·索瓦莱尼 图:wellandtribune网站
在汤加,布林肯没少挑拨离间。在会见汤加首相肖西·索瓦莱尼的时候,布林肯假惺惺地称,汤加不用在美中之间选边站;另一方面他又称,汤加得提防来自中国的经济胁迫。
这些当然是无稽之谈。哪怕随布林肯到达汤加的不少美国媒体注意到,汤加市面上,从店面到汽车,无数中国元素,甚至布林肯与索瓦莱尼举行会谈的大楼都是“基建狂魔”中国建造,但这并不能说明中国在胁迫汤加什么呀!
而对于美国来说,汤加是个小国,小到曾经显得那么的不重要。直至美国发现了汤加与中国之友谊渐深,才又想起来于今年早些时候建立美国驻汤加大使馆——这是怎样一种急火攻心才能干出的事情啊!
2022年1月汤加火山爆发后,两架中国空军运-20运输机从广州白云机场起飞,搭载救援物资驰援汤加 图:澎湃影像
王毅再次出任中国外交部部长。但也要看到,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一直都在外事领域奔忙。或者说,他自去年卸任外长,至如今重新担任外长以来,并没有离开过外交事务第一线日,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安卡拉同土耳其外长费丹会谈 图:外交部网站
就在布林肯在汤加提及王毅的时候,王毅正从南非约翰内斯堡飞往土耳其。当地时间7月26日,王毅在安卡拉同土耳其外长费丹会谈时谈到,中国要同土耳其一道——
海叔倒是注意到,美国也是联合国成员,也是二十国集团成员。由此说来,中美其实是可以正常合作的。不知道布林肯怎么看?
咖啡厅监控流出百万人围观,马斯克惊呼太可怕!你喝了几分钟咖啡,AI一清二楚
波士顿大学「鸭嘴兽-70B」登顶Hugging Face大模型排行榜!高效数据集+独特LoRA微调是关键
一月裁员8万多人!全球科技行业裁员名单公布,公司越大裁的越多,X一次性裁掉一半员工!
西部数据因便携SSD故障陷入困境:固件更新无法解决问题,或面临集体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