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对于中国大国崛起的担心从拿破仑时代就开始了,虽然近百年来西方忙于自相残杀,暂时无暇他顾,但不少明智的西方人士知道中国必将会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力量甚至文明方面成为世界霸主,说得恐怖一点,未来全世界的人都可能被儒家文化同化,同样是人口超过10亿的大国,却没人关心印度未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正因为如此,西方才如此恐惧,力量格局出现逆转,令西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焦虑,但打又打不过,和平演变又彻底失败了,各种小动作犹如蚂蚁撼树,唯一的办法只有封锁了,挣扎一下总比束手待毙的好,
80年代冷战达到高峰时,西方面对苏联军队的强大压力已经力不从心,开始想把中国拉入北约,改变面临西欧的压力,这就是中美密月期,可当时中国武器太落后,甚至还不如越南,按美国人的唯武器论思维这不足以把苏军拖在远东,于是克林顿政府的国防部长威廉·佩里首先起草了一份大武器库方案,计划免费向中国提供从预警机、空中加油机、运输机到F-16/79战斗机,M1坦克,武装直升机到“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的全部美军装备,当然是降级的猴版,然后美军在中国储备武器方便将来苏美开战时运来美军从远东发动进攻,这种想让中国当炮灰的想法被中国断然拒绝了,美国仍不死心,为了让中国装备美式F一16/79战斗机,国防部长温伯格不但破坏了以色列的“狮”歼击机计划,主动提出价值5.5亿美元“和平典范”计划的军事合作计划,最终不了了之,
在改善了和西方的关系之后,中国反而对欧洲武器感兴趣,如法国岀售2套「海虎」舰载对空搜索雷达,2套TAVITAC舰载自动指挥系统,2套响尾蛇舰对空导弹,1套100毫米舰炮和16PA6STC柴油机、AS-365N直升机,SA-321直升机的技术,德国出售了16V396-SE84和8V396-SE84两种柴油机,英国提供了HUDWAC抬头显示器、JSkyMaster对海搜索雷达和Mk202涡轮风扇发动机,意大利出售了空空导弹,A244S型鱼雷,机载中央计算机、抬头显示器、惯性导航系统、头盔显示器、数据总线RAMSES舰载电子战系统,可变声纳系统和Grifo-MG型机载雷达等等,特点是中国总是购买一两套成品,装备数量十分有限,基本上是过渡与试验的性质,中国的海空军装备开始具备一定程度的西方、以色列色彩,典型的例子包括052B型导弹驱逐舰、J10战斗机、安装以色列105毫米坦克炮的79型坦克、红旗7地对空导弹等,
好景不长,80代末后这些军事合作全面终止,中国再度面临第二次掐脖子的状况,对华军事禁运领头的是美国,对中国的防范无所不用其极,其次是欧盟的对华军事禁运,和美国不同,对华军事禁运的问题在欧盟内部争议相当激烈,欧盟内部有关对华是否解除禁运的这一话题的争论存在三个派别,赞成解除禁运的国家包括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老欧洲国家。英国、丹麦、比利时、卢森堡态度左右摇摆,80年代中国与法国、意大利的军事合作总是购买一两套成品,然后自己仿造。因此整个欧洲的军事企业对对华解除军事禁运问题并不热情,不过何谓武器,欧盟各国的解释不完全一-样,德国、法国认为军民两用性质、甚至军用性质的发动机不在武器范围。英国则认为非致命性项目,包括发动机、雷达、航电设备可以出售。
倾向于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的欧洲国家不是希望开拓新的军火市场,而是指望获得中国经济市场的大饼,欧洲大国领导人出访中国寻求商务合作之前,通常都会发表支持解禁的声明,换取交往的实际利益。法国总统萨科齐主张欧盟应该在2008年解除对华武器禁运,布莱尔首相在任时期发表过支持解除禁运的声明,德国政府坚定地反对解除对华禁运,波兰、匈牙利、波罗的海三国和北欧国家长期在这一问题上追随美国,只要有一国不同意,这一议题就不可能通过。所以关键的因素还在于美国,解禁也成为这些国家在更大的国际问题上同美国讨价还价的一张政治牌,凡是与美国主张相左的老欧洲国家,几乎都支持对华解禁,
052A驱逐舰是这个过渡时期的典型产物,052A的第一艘112号舰的动力是美国GE的LM2500燃气轮机、法国原装的响尾蛇舰对空导弹.原荷兰电讯公司生产的RAPIDS电子支援和RAMSES电子干扰系统。作战指挥系统也是法国的TAVITAC,应该说中国还是有所收获,获得了西方80年代陆海空装备的部份先进技术和作战指挥概念。尤其是系统对抗、情报战争的诸多硬件、软件技术。不到5年052A的第二艘113舰除了动力系统之外已经全部变成了国产,强5系列攻击机、歼7E都受到意大利航电系统的影响,这时的中国军工对外国技术奉若神明,全部照抄,甚至有过一个这里的笑话,在一个西方进口的产品包装箱内发现一块肥皂,中国军工仿制这个产品后也在包装箱内放一块肥皂,最后才知道肥皂是工人洗手后无意掉进去的,
只有被西方军事禁运后,中国才开始了自己的摸索,自力更生,回归国产化。1996年下水的051B级驱逐舰动力系统重新回到了中国所熟悉的蒸气轮机,主要的雷达、电子作战装备都是国产的,由于苏联崩溃,从1997年开始,为弥补国产装备研制严重滞后的现象,开始大量从俄罗斯进口了主战装备,如956E导弹驱逐舰,S300PMU1/2地空导弹,道尔M1地对空导弹,苏27SK战斗机,俄式RIF一M舰对空导弹、新的俄式雷达、数据链系统、航空发动机随之进入了中国,同样是俄式装备国家的乌克兰则成为提供舰船雷达、动力系统设计改良、技术,陆军电子战系统的主要国家,规模之大,以科技含量、价值计算,超过了50年代的水平,同时中国遵循每一个项目都力图获得技术转移的原则,整个军队装备、生产体系再度向苏式色彩过渡
由于俄中双方具备兵器技术合作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加之付款方式灵活,同时在毫无选择的情况下,这一时期中国军队的武器进口数量、技术转移的种类创造了历史纪录。共进口了143架苏27SK、歼11、歼11A,40架苏27UBK教练机、76架苏30MKK、24架苏30MK多用途战斗机,总共283架俄制战斗机,俄制的AL31F系列发动机用于J10A战斗机生产,JH7A歼击轰炸机配备了俄罗斯的H31P反辐射导弹和俄式激光制导炸弹陆军装备中的155毫米52倍榴弹炮、A100多管火箭炮、120毫米迫榴炮、FT2000反辐射导弹都具备了很强的俄式色彩,中国还积极引进了激光制导炮弹、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BMP3步兵战车火控系统,30毫米机关炮,Su27SK战斗机,AK176M76毫米、AK63030毫米舰炮等等诸多的俄式武器生产线,
中国在联合生产歼11、歼11A的过程中,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在俄罗斯的西西伯利亚航空联合体进行了相当一段时间的训练,主要是设计上的教育,这对帮助中国人自己设计俄式战斗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然后就开始了独立自主仿制的道路,首先是歼11B取代苏27SK的基本型,首要目标将是逐步换装国产的13200公斤加力推力的WS10A涡扇发动机,至于雷达、飞控系统的整合,2010年,J10B多用途战斗机已经基本试飞完成,J11B战斗机使用的空空导弹,也普遍换装了PL8和PL12,在Kh59T电视制导导弹的基础上,中国已经自己生产了KD88电视制导导弹,陆战装备方面,中国的坦克工业、装甲车工业、火控系统、导弹武器,来源于苏联,90年代从俄罗斯进口过BMP3的火控系统,但是自己的发展相当快速,目前的99A2型主战坦克已经开始使用1500马力的柴油机,俄罗斯的类似发动机尚未投产,至于反坦克导弹、远程火箭炮、新一代的155毫米自行炮,中国有自己的特点,与俄罗斯几乎没有差距。而300毫米远程火箭炮是从仿制俄罗斯龙卷风起家的。目前弹药的种类、射程超过了俄罗斯。
在进口昂贵的956EM导弹驱逐舰的同时,为降低总体装备的制造成本,采取了部分的进口替代政策,于是出现了使用大量俄罗斯子系统的052B~051C国产导弹驱逐舰。956E/EM导弹驱逐舰的船壳声纳、雷达、130毫米舰炮等系统被运用到了054A型护卫舰上,随着HQ16垂直发射型舰对空导弹的出现,Shtil-1舰对空导弹不再大批量采购,90年代中国从俄罗斯进口了舰对舰导弹、舰对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但是现在自己已经生产运用三种以上的垂直发射器,包括一种冷热共享垂直发射器。目前有能力生产垂直发射器的国家,只有美国、中国、俄罗斯,中国海军的水面舰越造越大,俄罗斯海军的水面舰越造越小,中国甚至开始向俄罗斯出口柴油机,052C上出现的主要装备几乎是过去从未见过的,而且基本实现了国产化,
西方各种专家以为中国没有能力修复辽宁号航母,但是仅仅5年不到的时间,中国的大连造船厂还真正全部修复了内部,这样的工作比建造一艘新航母还要困难,意味着中国的造船工业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直接跳过建造直升机航母,6万吨以上的中大型航母一步到位的建造方式也令多少西方的观察家跌破眼镜,20年来中国完成了二艘航母,设计开工了第三艘航母,同时研制蒸汽、电磁弹射。这些弹射器开始采用数字化控制模式,实际上具备相当高的技术,不是一两年之内可以研制完成的。第三艘航母的出现意味着中国结束了仿制航母的过程,开始进入独立设计、运用大型航母阶段。目前有能力生产如此大型航母的国家,实际上只有美国、中国。其他国家的航母,几乎都使用美国生产的蒸汽弹射器。俄罗斯并无研制、生产蒸汽、电磁弹射器的能力,苏联解体的时候,在乌克兰实验的蒸汽弹射器并未完成,西方对中国军事崛起的速度预测完全失败,最为典型的是J20出现的速度和航母的建造规模,
西方国家都没准确预测出歼20的出现时间、性能,J20的快速出现说明中国在战斗机设计方面已经具备自己的头脑、特色,不再需要西方、俄罗斯的设计帮助,对J10B多用途战斗机的改良速度也多少超出了预想,从2006年歼10A开始装备部队,到2008年就拿出了歼10B多用途改良型,歼10B生产数量相当少,生产时间甚至不超过1年,随后很快转产装备无源相控阵雷达的歼10C多用途战斗机,WS10在2008年还被军方拒收,仅仅2年就解决了技术麻烦开始运用到歼20上,能够生产WS10A发动机那样的国家只有美法俄中国,歼11B、歼15战斗机研制速度也是令俄罗斯大出意料,如此高技术的第三代作战飞机,没有相当完善的工业基础和巨大的投资是不可能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的运用范围,大大超过了俄罗斯的战斗机。后者只有Su57装备,还没有投入大批量生产。第三代战斗机多数装备的是机械扫描雷达,Su35装备的是无源相控阵雷达,歼16重型战斗机、歼10C的座舱设备完全不输给Su35,甚至可能更好,飞机设计队伍已经相当成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陆空军使用的无人机和大量的无人机机载武器,中国目前总体技术在无人机、主战坦克、舰船综合技术方面也在美国伯仲之间,俄罗斯甚至尚未有攻击无人机出现,与欧洲相比,中国某些方面更超前,中国的微电子、半导体、芯片技术已经完全超过了俄罗斯。2010年1月,中国突然成功地宣布进行了弹道导弹的高高度拦截试验,也多少令欧美技术专家感到震惊。最后是太空军事运用、电子作战、信息作战能力,从发射卫星种类、数量上看,中国远远超过俄罗斯和欧洲任何国家。侦察卫星的分辨率已经达到0.3米以下。中国是唯一在进行导弹击落卫星试验的国家。中国的预警机、电子侦察机无论在数量、种类方面,都仅次于美国,比任何欧洲国家都多。KJ2000\KJ500早已运用有源相控阵雷达,俄罗斯才刚刚宣布计划用有源相控阵雷达改装现有的A50预警机,052C/D导弹驱逐舰、055导弹驱逐舰已经装备了三种有源相控阵雷达,俄罗斯的海军用有源相控阵雷达才完成了设计,尚未开始装备。可以看出中国的航电技术进步速度,
中国次对外大型军事合作,例如50、60年代的中苏军事合作、80年代的中美、中国、欧洲军事合作,都因为政治原因,最终以其他国家撤走专家、终止军售而告终,以不愉快的结局收场,因此害怕卡脖子已经成为中国军事工业界的本能极力希望早期完成克隆,依靠自己而生产,即使是欧洲,目前多国联合设计、生产武器是主要趋势,因此欧洲各国,即使是德国、英法,整个国防工业也存在诸多的外来因素,舰载武器垂直发射系统主要依赖美国,离开了美国的军事技术,韩国、日本的军事工业,大半会停产,即使是美国,地对空反弹道导弹系统的寻的器等也进口日本技术。而中国却不同,中国的兵器工业更加独立化,几乎一国包揽全部武器装备的开发,这主要是感谢西方的禁运。
中国在过去30年培养了大量的年轻、有为的军事科学家,航母、J20的总设计师都是年轻一代,中国的基础教育水平实际上在30年前已超过了日本、美国等西方国家,30年前中国的中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物理,中学三年级学习化学,而日本高中一年级才开始学习物理,一名云南大学物理系毕业生考入东京大学,历经研究生课程、硕士、博士课程毕业,在硕士阶段,他几乎不需要认真读书,这些课程在大学一年级就已经学习过,中国的军事工业近年来快速的技术发展,内在原因是全社会拥有极好的基础教育水平,因此才能培养杰出的人才。与俄罗斯、苏联不同的是,中国派到发达国家的留学生相当之多,更多人回国在中国的军事工业界工作,表现出相当高的才干,几乎接近「老师」的水平,同时从20年前开始,中国通过「引进武器、同时引进人才」的战略,中国获得了相当多的前苏联武器设计人才。
同时中国在军事建设上所具备的财政力量远远超过任何第二、第三世界国家,在军事工业上的进步速度、军备速度远远超过印度、日本,中国在总体军事建设的规划、计划、开工速度、建造质量方面早已超过了俄罗斯,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法达到中国的军备扩充规模,核动力战略核潜水舰、核攻击潜艇、航母、洲际弹道导弹、中远程弹道导弹、弹道导弹、卫星拦截系统、大型水面舰、新型第四代战斗机、大型轰炸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同时着手、动工,已经展现了朝世界性超级大国迈进的军事架构,而不是地区性军事强国的目标,充足的经费,庞大纵深的国土和巨大的生产力量,上述现代化武器的开发速度远超美国,几乎主要的军事工程建设,都以2倍的速度快于俄罗斯和其他西方国家,,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只有日本的1/8,现在已经超过日本,未来20年,中国还有较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加速扩大内需的情况下,维持6%以上的中速、平稳增长率,似乎并无太大的困难,而且预算开支不存在巨大的赤字,反而外汇充裕、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债权国。
美国军队作为中国最大的假想敌,中国对美军的各种主战装备,尤其是空军装备进行仔细的了解。同时也强化了对美空军作战思想、手段、方法的追踪,花了很大的精力、经费对美国现役战斗机、武装直升机、无人机进行了1:1、0.5:1的风洞试验,对于美国的航空武器,诸如防区外GPS炸弹也进行过各种测试,以便了解这些武器的基本性能,大大缩短了与美国的差距,凡是美国还在设想、设计、试验失败的未来武器,中国都一一研制成功并装备部队,10年之内,中国在诸多的军事工业领域的技术自主色彩将会大大增加,如果年均军事预算继续保持年均增长两位数的成长方式,将超过1000亿美元,这一时期将是中国军事工事的黄金时代,
有人认为虽然有成绩,但应该谦虚点,大国就是大国,干什么要装孙子?装了人家也不信。美国兰德公司,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戴维森海军上将和前司令卡莱尔上将,哈里斯上将,美国太平洋舰队情报主管法内尔,前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拉夫黑德上将,美国国防部前副部长沃克,美国战略技术办公室主任蒂姆·加里森,参联会主席马克-A-威尔斯上将的异口同声:“要为敌人技术领先美国的时代做准备了”,不过这线年也说过:“英国将不惜任何代价,决不充许美国海军超过英国皇家海军”。一个国家的国运来了,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挡得住的,何况几千年来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中国领先世界,西方不过领先了百余年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