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国家主席习31日晚在北京继续以视频方式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重点阐述对气候变化、能源、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看法。
习指出,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是当前突出的全球性挑战,事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也关系地球未来。国际社会合力应对挑战的意愿和动力不断上升,关键是要拿出实际行动。第一,采取全面均衡的政策举措。必须统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兼顾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民生,主要经济体应该就此加强合作。第二,全面有效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要坚持联合国主渠道地位,以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基石,以国际法为基础,以有效行动为导向,强化自身行动,提升合作水平。第三,加大对发展中国家支持力度。二十国集团成员应该率先促进先进技术推广运用,发达国家也要切实履行承诺,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
《海南自由贸易港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今天(11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共39条,从优化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等方面作出规范,提升海南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推动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
今天(11月1日)起,《塞罕坝森林草原防火条例》正式施行,为塞罕坝这道“绿色长城”筑起一道法治“防火墙”。作为一部森林草原防火方面的专项法规,条例对旅游防火、联防联控等进行了规定,提升塞罕坝森林草原防火的整体能力。
今天(11月1日),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开幕,包括68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131位世界顶尖科学奖项获得者、数十位中国两院院士、132位各国顶尖青年科学家等参会。与会嘉宾将围绕“开放科学:构建开放创新生态”的年度主题,展开线上线下的深度交流和智慧碰撞。
今天(11月1日),世界先进制造业大会在山东济南召开。本次大会以“新动能 新生态 新格局”为主题,将展开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论坛、工业互联网论坛等8场高峰论坛和先进制造业创新成果展。
习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
央视网消息:11月1日,国家主席习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
习指出,当前,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日益显现,全球行动紧迫性持续上升。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是我们面临的时代课题。
中国石化今天(11月2日)发布消息,胜利油田济阳页岩油勘探取得多点突破,首批上报预测石油地质储量4.58亿吨,初步测算该地区页岩油资源量达40亿吨以上,目前已具备全面开发条件。
第二十三届中国·莆田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正在福建莆田湄洲岛举行,52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以线上线下方式参加。同期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发布了共同保护海洋生态、共同推进海洋发展、共同传承海洋文化等倡议。
央视网消息: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将于11月4日在上海举行。中共中央、国家主席、主席习将通过视频发表主旨演讲。
届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财经频道、4K超高清频道、中国国际电视台各外语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大湾区之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等频率将现场直播;央视新闻、央视频、央视网等中央重点新媒体平台将同步直播。
今天(11月3日)15时4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远征一号S上面级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二号02组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94次飞行。
2021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2日在北京开幕,来自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五个金砖国家的150余名代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深入交流治国理政经验。此次研讨会是落实中方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三次会晤上提出相关倡议的具体举措,开幕式上还举办了《2020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暨人文交流论坛论文集》发布仪式和“金砖国家治国理政合作研究与智慧分享计划”签约仪式。
中宣部今天(11月3日)授予肖文儒“时代楷模”称号。肖文儒现任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参加工作38年,先后参与事故灾难救援700多起,多次冒险深入矿难现场,成功解救被困群众1000多名。今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时代楷模发布厅》栏目将播出他的感人事迹。
今天(11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即将发布的“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的相关情况。今后将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加强古遗址古墓葬考古研究和保护,全面提升文物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实现从文物资源大国向文物保护利用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今天(11月5日),由中国科学院研制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这是全球首颗专门服务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科学卫星,通过热红外、微光和多谱段成像仪全天时协同观测,为开展可持续发展目标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11月5日)发布《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年)》,坚持儿童优先,积极应对新时期儿童健康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队今天(11月5日)搭乘“雪龙”船从上海出发。此次南极科考将围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开展大气成分、生态环境等科学调查工作,并对南极中山站、长城站进行越冬人员轮换及物资补给。
今天(11月6日)11时,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三星的方式,成功将遥感三十五号卫星A星、B星、C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96次飞行。
“2021上海城市推介”活动今天(11月6日)举行。现场,上海市从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等6个方面对外进行了推介。上海近期确定了83个投资和意向投资的重点项目,总投资金额565亿元。
第三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今天(11月6日)在北京开幕。论坛以“开放信任合作”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600多位专家学者。论坛期间将发布年度人类社会发展十大科学问题、人类免疫解码科学计划等,引领前沿科技创新方向。
据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今晚(11月7日)进行首次出舱活动,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着“飞天”舱外服进行舱外作业,航天员叶光富在舱内配合支持。目前,出舱活动正在进行中,预计将持续6小时
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湿地公约》第14届缔约方大会将于明年11月在湖北武汉举办,这是我国首次承办该国际会议。此次会议主题为“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会上,将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审议公约发展战略等重大事项。
今天(11月9日)是全国第30个119消防日,围绕“落实消防责任、防范安全风险”主题,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应急救援演练和消防安全宣传活动。穿越激流,国家水域救援北京大队在寒冷天气下展开离心力救援、活饵救援等多科目训练。呼和浩特、南通、青岛等地分别举行了高层建筑、地铁、海上船只火灾扑救的演练。
我国首条直通中越边境口岸高铁全线日),广西防城港至东兴铁路最长隧道——铜鼓岭隧道贯通,标志着我国首条直通中越边境口岸的高铁全线隧道贯通。防东铁路全长46.9公里,建成通车后,防城港至东兴将结束没有铁路的历史,通行时间从90分钟缩短至2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