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对消息有了一定的掌握。相对来说,在新闻实务考试中,消息是最简单,也最容易上手的题目。那什么最让同学们头疼呢?那就是今天要说的新闻评论。
什么是新闻评论?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对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评论。你有什么观点,写出来就好了。话是这么说,但是如何写好,这可就难了。所以,今天需要我们认知新闻评论写作中的若干问题。
新闻评论是现代各种新闻媒介普遍运用的,面向广大受众的政论性新闻体裁。它以说理为主要表现手段,着重从思想政治或伦理的角度分析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实或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旗帜鲜明的表明态度,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借以指导当前的社会实践,影响和引导社会舆论。
透过定义,我们可知新闻评论主要是用来说理的。那么如何说理呢?这就需要提到三个很重要的内容,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它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明确地表示着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它是一个意思明确的表判断的陈述句。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或者说明论点的理由和事实的总称,主要分为理论性论据和事实性论据。
理论性论据:主要指人类经验实践验证而得的理论、经验,如人们发现并公认的自然、社会等运行规律,以及人们普遍认可的或者会惯习的思想、观点、准则等。运用理论性论据进行论证,实际上是已经确认的结论或已知的成果,去证实新提出的观点和见解,帮助分析和处理尚待解决的问题。
事实性论据:证明或者说明论点的具体的事实材料。这类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述或者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极具说服力。我们常说的“事实胜于雄辩”便是如此。
论证:指阐述自己的观点后,采用一定方法对其加以证明,使自己的观点有了一个证实。
比喻论证:将抽象的道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使道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容易被人接受。
类比论证:通过讲故事、打比方的办法将相类似的两件事进行比较,从而由此及彼,自然地得出新结论的论证方法。它以浅寓深,以近比远,形象鲜明,有很强的说服力。
对比论证:运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或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鲜明的对比,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
通过查看定义,尤其是对字号加粗部分反复咀嚼,我们便很好理解评论最重要的几个部分了。
同学们在备考期间,花里胡哨的评论也看了不少,其实总结来说,基本都以下边这种方式来写的:
第三部分:依据事实,提出举措——或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是对已有事实发扬光大
经常写论文的同学就发现了,评论始终贯穿着问题意识,一直在“三步走”,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的,只要在评论中贯彻好这“三步走”,观点不极端,没有什么明显的病句,就不会有太大问题啦。
那么,考研考试又经常以什么样的形式出题呢?结合历年的经验总结,我们发现,不同高校的出题方式大致一样,即提供一则材料,让考生依据材料写出规定字数的评论。需要提醒的是,材料以经济、教育、互联网、社会民生为主,所以在备考时,要多关注此类材料。
(标题态度明确,直接表明作者对“评职称”的肯定。评论标题最重要的就是态度明确。)
7月14日,据荔枝新闻报道,江苏在职称序列中首次增设快递工程专业,分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四个层次,对应的职称为技术员及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近日,苏州已有22名“快递小哥”获评该专业的技术职称。(第一段简单陈述新闻事实)
当下,社会对快递的需求量大,带动了快递行业的发展,但是快递行业内部,却长期缺乏一套完善的职业评价体系。这使得快递从业人员的就业环境,难以匹配快递行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江苏省将快递行业纳入职称评估体系的做法,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这种做法,可以为优秀的从业人员提供更明确的晋升通道,并在一定程度改善优秀快递业者的社会地位,从而加深从业者对所身处行业的认同感。(本段简要分析新闻事实,并明确论点——这种做法,可以为优秀的从业人员提供更明确的晋升通道,并在一定程度改善优秀快递业者的社会地位,从而加深从业者对所身处行业的认同感。“好处不止一点点”。)
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8年快递市场监管报告》,我国快递服务企业年业务量已达到507.1亿件,人均快递费用支出高达432.7元,增长率保持在高位。快递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人们生活速度的加快,也使得对快递的需求量急剧增大,尤其是在以618、双十一为代表的“购物狂欢”期间,快递使得人们实现了“足不出户,动动手指,购物到家”的消费闭环。然而,消费增长虽带动了快递业发展,但快递公司对快递从业人员的管理并不到位,快递行业的从业环境也并不怎么样。(本段例举事实分析快递行业从业环境需改善的必要性)
一方面,快递行业从业准入门槛低,快递员素质参差不齐,行业相关丑闻频发,加之一些社交媒体的传播,快递员时常以一种辛苦奔波但素质不高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从而遮蔽了那些有能力且兢兢业业的“快递小哥”的存在,使得想好好工作赚钱养家的快递员无法形成对行业的认同感。
另一方面,快递公司对快递员的工作分配、薪酬激励以及福利保障体制也不健全。不合理的劳动时间和薪酬激励体系,是快递行业的流动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些优秀的快递小哥有可能因为不能获得相对应的待遇和过饱和的工作状态,又看不到上升的通道,对行业缺乏认同感,因而选择离职,劣币驱逐良币,不利于该行业发展,跟不上当下社会需求的增长。(上述两段,分析当前环境对快递从业人员的不良影响)
要改善快递员当前的就业环境,亟需对整个快递行业的结构做出一定的调整。江苏此番试行“职称制”,实际上是将传统行业的晋升通道移植到了快递行业身上。具有优秀业务能力的快递员,能够看得到努力工作的未来发展道路,形成了行业认同感,自然也就愿意更好地服务客户,相反,那些业务能力不足的快递员也可能会因为无法晋升而被淘汰,从而有利于快递业的健康发展。(本段对江苏该举措的利好之处进行表扬,并有发扬光大之意。)
社会上一些人歧视快递员,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快递员的整体素质不彰。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能够用实际的业务水平,让人们愿意取下有色眼镜,来接纳快递行业从业人员,这比单纯呼吁大家不应该歧视辛苦工作的快递小哥要有效得多。也只有这样,快递员才能在获得了内部晋升机会的同时,也获得相对应的社会地位。(本段承接上段,继续深入分析江苏此举的意义)
总而言之,江苏省的新规,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如果真的能通过评职称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形成健全的行业体系,不仅是快递从业者的福音,也是广大快递用户的福音。(总结升华,对快递从业者的未来进行展望)
这篇评论从标题到结构都十分流畅,作者对于个人观点的论证也比较深入。先从事实入手,分析当前环境给快递业带来的不良影响,接着对江苏的举措进行表扬,最后提出希望。这篇评论立论并没有多出彩,但是作者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了,也论证明白了,就很难得了。
我们今天先把评论的基本定义和逻辑框架梳理一下,之后我们还会对评论写作技巧进行讲解。当然,更多的内容都在刘岩师哥的课程直播中啦,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报班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