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刘贤沛 通讯员钟轩 两只活泼、可爱的中华白海豚手拉手,右边的海豚额头上绣有象征广东地域元素的“木棉花”,代表广东,取名为“悦好”;左边的海豚额头上绣有象征台湾地域元素的“蝴蝶兰”,代表台湾,取名为“悦莱”。9月4日上午,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新闻发布会在中山举行,寓意粤台两地融合发展越来越好的粤台交流吉祥物和文化IP“悦莱悦好”亮相,将在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首次使用。
南都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将于2023年9月7日下午3时30分在中山先生故里——广东省中山市拉开序幕,设定“1+3+5”活动框架,即举办1场开幕式,在中山大学、中山市、澳门特别行政区设立了3个分论坛,结合当前两岸交流合作热点问题设置5项经贸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把中山论坛打造成为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力求实效的两岸标志性、综合性的多功能交流平台。
自2010年以来,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已成功举办四届,成为两岸交流的重要平台。以“弘扬中山先生奋斗精神 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的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将于9月7日下午在中山市拉开序幕。本届论坛由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广东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中山市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以及中山大学联合主办;全国台企联,孙中山基金会、孙文学校等20个单位参与协办。
本届论坛举办地域以中山市为原点,立足中山,面向全省,放眼两岸,设定了“1+3+5”活动框架,即举办1场主论坛(开幕式)围绕政治、经济、文化三条主线,在中山大学、中山市、澳门特别行政区举办3场分论坛;结合当前两岸交流合作的热点问题,聚焦两岸青年群体,设置了5项经贸文化交流活动,分别是台资高质量发展——中山行活动;大湾区台湾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启动仪式暨百名台博进院企活动;“走进中山——探访伟人故里”两岸媒体采风活动;第十届台湾青年岭南行之孙中山历史文化探寻营活动;“中山杯”海峡两岸青少年棒球邀请赛。
论坛期间,两岸各政党、各界别、各组织等2000余名新老朋友欢聚广东,共襄盛会,共同弘扬孙中山先生奋斗精神,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讨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问题,体现了两岸同胞加强两岸交流和人员正常往来的共同愿望。
发布会上公布了粤台交流吉祥物和文化IP形象。由北京青年设计师冯静设计创作的作品“悦莱悦好”,被确定为粤台交流吉祥物,并在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首次使用,该作品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造型可爱,必将在推动粤台两地交流和合作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海峡两岸中山论坛是广东对台工作的核心品牌,是两岸交流交往的重要平台。中山市是海峡两岸中山论坛的永久举办城市。本届论坛的举办,有助于中山更好地挖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擦亮伟人故里城市名片;有助于中山与台湾地区产业合作往纵深发展;有助于打造高效服务台商台企发展软环境;有助于中山打造台湾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平台。同时,对进一步讲好中山故事、广东故事、大湾区故事,让更多的台湾同胞了解中山、了解广东、了解大湾区,助推中山与台湾地区深化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和各领域融合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筹备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冼智前介绍,中山市是大陆台商台企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自1988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台资企业在中山蓬勃发展。目前,累计批准台资企业1400多家、投资57.8亿美元,广泛分布于20多个领域。台商台企已成为中山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当前,中山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抢抓深中通道即将开通的历史机遇“全速奔跑”,推进转作风、“工改”、治水“三大攻坚战”破局成势,加快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吹响了“再造一个新中山”的号角,这为包括广大台胞台商、台湾青年在内的两岸同胞创新创业、工作生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冼智前介绍,本届中山论坛聚焦高质量发展,围绕两岸经贸合作做了精心的组织安排,邀请了全国台企联、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等行业公会、台商台企代表,以及港澳侨代表等,约250名商界嘉宾参加中山论坛系列活动。期间,将挂牌成立“台湾高层次教育人才交流引进中心和台湾高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开展“百名台博进院企”活动,将开展中山市台资高质量发展经贸推介会,签约一批台资项目。
此外冼智前表示,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的举办,有助于中山更好地挖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中山与台湾地区产业合作往纵深发展,以及打造高效服务台商台企发展软环境、台湾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平台。据了解,中山将深化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头号工程”,落实中山“惠台71条”等政策措施;持续创新台湾人才引进机制,探索台湾同胞共建共享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供给,建设海峡两岸人才社区、台湾青年创新创业园区等平台载体,创新扶持政策和措施,构筑两岸青年创新创业优质生态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