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即将于明日(2023年9月9日)在新加坡隆重开幕,届时,世界各地的肺癌专家学者将齐聚一堂,为观众带来学术盛宴。大会前夕,“医学界”连线大会主席、新加坡国立大学Pyng Lee教授,为读者提前透露本次大会的精彩亮点。
“我很荣幸,有机会在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在新加坡举办这届会议。”作为大会主席及新加坡东道主,Pyng Lee教授对线上线下参会的中国肿瘤学专家表示热烈欢迎。据官网显示,本届大会吸引了6000余名观众,来自世界各地的300余名讲者将为观众分享肺癌及其他胸部恶性肿瘤领域的前沿进展。会议主题丰富,内容广泛,覆盖了生物学、预防、筛查、分期和治疗等方方面面。
“我们安排的专题适合所有对肺癌感兴趣的、来自不同学科、不同行业的人员,包括研究员、基础科学家、病理学家、放射科专家、肺科医生、胸外科医生等。”Pyng Lee教授说,“这将是一场激动人心的会议。”
WCLC 2023全体大会的“主席研讨会”环节,两项重磅临床试验——MARS 2研究与FLAURA2研究将公布结果。Pyng Lee教授介绍,这两项研究是“里程碑式的”、“可能改变临床实践与相关指南”。
MARS 2研究对比了扩大胸膜切除术与非根治性手术治疗胸膜间皮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恶性胸膜间皮瘤初诊时多为晚期,治疗困难,预后欠佳,治愈病例罕见。因缺乏大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标准术式一直存在争议,MARS 2研究结果的公布有望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该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接受扩大胸膜切除术联合化疗后,生存率更差,且手术并发症较多,表明扩大胸膜切除术可能并非“必要步骤”。基于此,Pyng Lee教授认为:“无论胸膜间皮瘤是否可切除,我们都应该建议患者先接受化疗,以延长生存,减少并发症。”
FLAURA2研究旨在评估奥希替尼联合化疗对比奥希替尼单药在EGFR敏感突变(Ex19del/L858R)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一线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奥希替尼是第三代EGFR-TKI药物,能穿透血脑屏障,具有良好的中枢神经系统活性,且能有效应对T790M突变所致耐药。这项研究再度证实,奥希替尼联合化疗能为晚期NSCLC患者带来更优的总生存与无进展生存。”Pyng Lee教授指出。
在Pyng Lee教授主持的全体会议“在中低收入地区将研究发现转化为临床治疗(Transforming Discovery into Treatments in Lower Middle Income Regions)”专场中,讲者将从TRACERx研究与PEACE研究出发,围绕肺癌如何演变、发展或转移进行观点分享。除此外,Pyng Lee教授表示,她对肺癌早筛相关话题也有浓厚的兴趣。因新加坡严格的禁烟令,大多人并无吸烟史,基于NLST高危人群定义标准的肺癌筛查尚未开展。Pyng Lee教授计划在本次WCLC上,提议针对无吸烟史或轻度吸烟者进行筛查。“由于肺结核病灶可能增加疤痕癌的风险,可以将肺结核纳入风险因素。”Pyng Lee教授说,“当然,我们也要警惕过度诊疗,这可能为患者带来伤害多于获益。”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肿瘤领域学术会议之一,WCLC大会现场国内外专家云集,分享肺癌领域前沿研究进展。会议期间,“医学界”将奔赴现场,诚邀中外肿瘤大咖解读重磅研究结果,共享真知灼见。在这里,您可以零距离听大咖解读肺癌领域最新资讯、畅谈新加坡所见所闻,快速掌握会议精华,尽览国内外前沿进展。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