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在“捧杀”里年轻人看不到生…
 东淀蓄滞洪区过水面积不断增…
 流血事件接连出现紧张局势螺…
 【世界说】2023年美国已有约…
 全球沸腾时代来了
 2023世界期待更多的正能量
 为世界经济复苏 增添信心和力…
 涉休假旅游、购车购房、餐饮…
 国家发展改革委:确保恢复和…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20条举措为…
 人民日报又出大招!这次竟然…
 20条恢复和扩大消费政策举措…
 那些军事弱国的军迷怎么办?…
 2020年年终盘点(一) 疫情冲…
 翻炒“太空竞赛”美国太霸道
 观象台:翻炒“太空竞赛”美…
 台湾统一时我们会面临什么攻…
 2023年6月6日公务员考试时政…
 2023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汇…
 2023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政…
 【今日时政】公务员考试时政…
 2023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汇…
 科研成果与科学新闻的张力
 绿色优先让万里河山更多姿
 一个苹果的“科技范”
 智能领跑“齐”迹发声!品牌…
 英特尔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开…
 快讯 《新闻联播》头条:推进…
 福建省教育厅印发2023年工作…
 实施科教强省战略 办好人民满…
 林和平厅长赴泉州三明等地调…
 教育头条 香港多所大学已购A…
 北京十大律师事务所最新排名…
 注意!2023年天津初级经济师…
 重要!事关入户深圳、个税抵…
 中级经济师有什么专业
 2023年甘肃省中级经济师考试…
 时政微观察丨行者常至
 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
 【今日时政】公务员考试时政…
 “大运号”旅游主题列车:在…
 时政微观察|众志成城 守望相…
 汤晶媚这次你真解释不清了
 “在加拿大无法看新闻”谷歌…
 现在如何能看到真新闻?
 新闻的真实性容不得一丁点马…
 乌方拒绝在多国和平倡议基础…
 美国“暴力周末”发生多起大…
 刚通报!死亡15人失踪4人
 淄博4人好样的!今天上午刚发…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国内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在“捧杀”里年轻人看不到生活的真相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8/8 13:53:46 | 【字体:

  前几天,一条兼职大学生口诛笔伐优衣库的帖子冲上了社交媒体的热搜,当事人小K在帖子里质问:“大学生就活该一小时16元给你打扫卫生?”

  在40℃的夏日高温里,商场里能吹到空调的16元一小时的优衣库兼职,在大学生的眼里这是作贱青春与知识。与此同时,在城市的另一端,通州马驹桥的农民工大叔们,蜂拥着上前对10元一小时的装卸招工中介说,选我,我身体好我能干。

  这让我想起了2年前那个“超六成大学生认为毕业10年内会年薪百万”的热议话题。

  当时《中国青年报》对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发起了一项调研,回收的2700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00后对自己进入职场后的薪资比较乐观,超过20%的大学生预期自己毕业后月薪过万,其中8.20%男生和3.25%女生预期自己会进“5万元俱乐部”。此外,67.65%大学生评估自己毕业10年内会年入百万。

  很多官方媒体都对此也进行了报道,其中不乏《身怀年入百万的梦想:“这届”年轻人不躺平,挺好》这样的标题。

  国产都市剧里没有穷人,刚毕业的年轻人就可以出门打车,住着上好地段的好房子;小红书里的女孩们都很精致,男朋友是不仅有钱还能围着自己转的,工作是想不干就不干的;在短视频平台里,生活是昂贵手办,是出国旅行,是潜水跳伞;而在不少大V的口中,工作时而是年薪百万的体面,时而是没意义的不如躺平,就在两个极端之间来回切换。

  大数据和算法进化得越来越聪明,内容总是能轻易地击中用户的心意,自动过滤掉那些我们不喜欢、不认同的声音与观点,我们所关注的领域和话题,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生活就此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信息茧房”里。

  每个人都在筛选着自己喜欢看的信息,每个人的世界也都是自己希望看到的世界。

  我们看着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内容,听着我们想听到的声音,学着我们认同的观点,当自身的先入之见一点点根深蒂固,大众男也就一步步丧失了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

  流量用捧杀的方式,收割着年轻人的情绪,让涉世未深的他们,陷入怨天尤人的逻辑自洽中,离世界的真相也越来越遥远。

  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的起点不同、自身条件不同,有人一出生就在罗马,有人奋斗了一辈子也只是牛马。

  如此这般,普通人就更不该把“年轻”、“好奇心”、“乐观积极”这些为数不多的人生资本,仍拱手相让,主动被剥夺。

  三年前,B站在五四青年节前夕推出了一条宣传片《后浪》,我记得这个视频当时的反响特别的好,内容是航拍、旅行、艺术、Cosplay,在繁华的城市里寻找文化,在自由生活里探索兴趣,不困于人与人之间的壁垒,不惑于自己的喜恶,一切的出发点都源于热爱。

  他们把年轻人捧得高高的,老艺术家何冰的一番演讲,配上慷慨激昂的背景乐,任谁听了都会热血沸腾,在年轻人的集体助推下,更是开启了一场流量盛宴,后来这条视频的播放量破亿,把B站的股价都生生推高了30多亿。

  它呈现的生活,离我这样的普通人实在是太遥远了,那是只属于中国几亿青年中不足5%站在金字塔顶端富足无忧的人。

  现实里的青年一代,是那些数以亿计赚着三四千块生活在四五线的小城青年,是每个月要把三分之一的薪资交给房东的一二线打工人,他们当年读的是县城的高中,考上了一个二本的大学,找了个勉强糊口的工作,这些人是不会在视频里出现和被看见的,因为大家是“平庸的大多数”,没有可被讨论的“话题点”,都在为生活疲于奔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社会里充当着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也没什么时间去发这些既文艺又漂亮的vlog。

  仔细一算,全中国的985院校也不过才34所,而这34所高校的毕业生,这其中也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人能够爬到社会的食物链顶端成为精英,而剩下的大多数,都在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坦白来说,“大学生就活该一小时16元给你打扫卫生?”这个问题背后的答案是学历贬值。

  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就有1158万,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往后这个数据只会越来越高,大学生早就没有了以往的金贵,学历也不是企业付费的标准。

  况且,十多年前我参加高考的时候,能考上大学的比例比现在低得多,那时候同学之间周末约着去自助餐厅兼职当个服务员、或者是发传单,干一天50块,也没有人觉得有多委屈。

  我们找工作的时候,就业大环境比现在好得多,那时候大厂的管培生不少都得去一线,比如TCL、京东,能不能当上管理不好说,但动不动就得加班熬个大夜倒是真的,第二天照样出现在工位前,也没听说过谁就受不了要整顿职场。

  所以,每每看到“00后整顿职场”“年轻人离职拉横幅庆祝”“自从不上班整个人都精神了”这样的爽文话题时不时就冲上热搜,内心都会产生几分悲哀,它一次又一次地挑逗着年轻人的情绪,给他们树立了错误的工作价值观。

  我们苦日子才刚刚开始,经济和人口的问题就摆在那,所以不要把不切实际的希望寄托于未来,要活好当下。

  20出头的年龄,趁着年轻精力充沛,要尽快找到自己的优势选好赛道,然后在这个领域深耕,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在高薪和大企业之间,优先选大企业,抓住一切机会努力往上爬,把自己进行变现。

  因为年轻,你当然也可以选择裸辞,选择换赛道,甚至说选择一段时间不工作,去读书、去旅行,这都没问题。但前提条件是一旦从校园走向社会,作为一个成年人,请务必先保证养活自己,不要衣食住行还得伸手靠父母。

  不要等到中年的时候,才蓦然发现自己被榨干了价值,工作中上面有前辈挡着,下面有年轻人在往上冲;生活中也是上有老下有小被夹在中间,既有生活的压力,又没了年轻时候的勇气,剩下的就只有中年危机。

  经济学家陈志武说过一个观点:人的一生中,最缺钱的时候就是年轻时,但这时候人力资本投资的必要性最高,比如读书上学、积累经验等,消费欲望也最强,最需要花钱。而年老之后,虽然积累了一辈子财富,收入也最高但是消费需要最低,消费能力和欲望都下降了,花钱的边际效用当然也递减。

  而所谓的消费升级,升的也是二三线城市青年的消费力。所以在互联网信息洪流的裹挟下,“种草”无处不在,这让当代后浪比他们的前浪受到的“诱惑”可多多了,不仅如此,连2小时就能放款的借贷渠道资本都给大家准备了十几个。‍‍‍

  而反观我们父母那一辈儿,年轻的时候想要借点钱,十天半个月都不一定能借到不说,可能还得先腆着脸去找个肯帮忙的担保人。‍‍‍‍‍‍

  现在回过头去看,我们这代普通家庭里的父母,没几个是靠发了横财攒下的钱。绝大多数的家庭,从九十年代初月收入几十再到后来的几千,就是一辈子靠勤勤恳恳、节节省省地抠出了老家的一套三室一厅。‍‍‍‍‍‍‍

  一代年轻人的青春,不该被欲望套牢,被负债奴役。攒钱,是对生活的一种掌控感。

  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曾在《慢慢变富:让人生更富有的金钱与工作法则》中写道:“攒钱比花钱更容易。毕竟花钱的方法有很多,但攒钱的方法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少花钱’。”

  在这个社会里,只有真金白银握在手里,才是实打实的安全感。也许有一天,你会欣喜地发现,你所攒下的钱,恰好可以买下你的梦想。

  关于婚姻,投资大师巴菲特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是跟谁结婚。只有在选择未来伴侣这件事上,如果你真的选错了,将让你损失很多。而且这个损失,不仅仅是金钱上的。”

  他的搭档芒格也说过:“生命就是一系列的机会成本,你应该和能方便找到最好的那个人结婚。”

  而当下社会年轻人的生存压力又很大,比如面对未来的迷茫而无所适从、难以摆脱的阶级固化、负担不起的房贷车贷和生活成本,再比如网上总是能刷到的夫妻反目的新闻,让我们看到了婚姻那些破败不堪的一面,这些都让年轻人对婚姻不再向往。

  但我们也应该正视一点:婚姻仍然是普通人能够选择的最靠谱的抵御人生风险的方式,家庭也是社会最小抵抗风险的单元。

  两个人的合作,钱放到一起花,日子放到一起过,理论上来说性价比是会更高的。

  既然婚姻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既重要又必要,那就不要上来就抱着一个完全拒绝的想法和态度,不如一开始就多看、多想、多接触,尤其是女孩子,要趁着年轻多给自己一些选择的时间和机会。

  网上有太多鼓吹不婚不育、煽动男女对立的内容,因为人们愿意看待这样的新闻,劝婚劝生大概率会被骂,因为没有人不向往自由,没有人愿意始终被责任所束缚。人们希望看到一点不一样的,以鼓励自己,来对抗那日复一日毫无波澜的生活。

  大数据总是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些需求,也就会顺势制造更多这样的“童话”,捧杀利用年轻人的情绪赚得盆满钵满。

  人这一生并不长,很多事情都是有时间窗口的,窗户一旦关上了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打开。

  说到被“捧杀”,不得不提到《纸牌屋》第一季里那个叫罗素的议员。当主角弗兰克在扶持他成为州长的时候,用了一个相当专业的竞选团队来给罗素重新塑造媒体形象,帮助他戒酒、戒毒。

  罗素的自信心和能量场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可谓是一通百通,很好地发挥了自己的才华,并且还找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女朋友。

  自信心爆棚的罗素开始试图挣脱弗兰克的掌控,但他却没想到自己的价值,恰恰在于自己毫无自律,是个酒鬼、瘾君子、好色之徒。

  在弗兰克的计划之中,罗素就是一枚棋子,他的突然失败就是其中一步,这样对总统和副总统来说造成更大的压力,因为他们不能失去宾夕法尼亚州的支持。

  在没有突发情况出现的时候,副总统马修斯不可能那么容易答应竞选州长,从而弗兰克可以顺利当上副总统。

  本来就自视甚高,喜欢独树一帜,再有人连吹带捧,很容易就头脑发热,以为四海八荒自己最棒。当被现实轻轻一击,又立刻像霜打的茄子泄了气的皮球,很容易一蹶不振,立马躺平,觉得人生就此无望了。‍‍‍于是错过了人生这个最具有想象力和上升空间的时期。

  这让我想起了《山月记》里曾写道:“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

  年轻人,忘掉那些“不可能”的借口,去坚持一个“可能”的理由,请给时间一点时间,让过去过去,让开始开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趣同学(ID:liuzhiqu7788),作者:劉知趣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国内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国内新闻:

  • 下一个国内新闻: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国内新闻 在“捧杀”里年轻人看不到生活的真相 (08-08)
    普通国内新闻 东淀蓄滞洪区过水面积不断增长 超20公里堤坝和… (08-08)
    普通国内新闻 汤晶媚这次你真解释不清了 (08-08)
    普通国内新闻 “在加拿大无法看新闻”谷歌和Meta屏蔽新闻抗… (08-08)
    普通国内新闻 现在如何能看到真新闻? (08-08)
    普通国内新闻 新闻的真实性容不得一丁点马虎 (08-08)
    普通国内新闻 乌方拒绝在多国和平倡议基础上与俄谈判 克宫:… (08-08)
    普通国内新闻 死亡率超10%、多名高官确诊伊朗疫情引发中东忧… (08-07)
    普通国内新闻 font color=0000ff中国经济网简介font (08-07)
    普通国内新闻 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总编辑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 (08-07)
    普通国内新闻 国务院新闻办就2022年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 (08-07)
    普通国内新闻 揭开“中国法治网”的真面目 (08-07)
    普通国内新闻 痛心!今天长春突发爆炸当地网友称疑是煤气罐… (08-07)
    普通国内新闻 【珠海】最新消息!斗门一酒店附近爆炸致3伤 (08-07)
    普通国内新闻 最新|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今天接连发生8起爆炸… (08-07)
    普通国内新闻 辽宁爆燃事故致1死1伤 男子故意引爆 辽宁营口… (08-07)
    普通国内新闻 西安今早发生爆炸事件 (08-07)
    普通国内新闻 湖南疫情信息最新通报!今日起所有在长沙人员… (08-06)
    普通国内新闻 湖南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现场救援工作结束… (08-06)
    普通国内新闻 湖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无症状感染者4例 (08-06)